讓座這件小事,爲何每每引發「罵戰」?|新京報快評

文 | 楊鑫宇

5月19日下午1時許,北京地鐵10號線上,有網友聽到一位老人似乎在為“讓座”的事情辱罵一位年輕女孩,後來又用英文辱罵一位反駁他的男士,於是拍下了現場一幕,上傳到了互聯網上。視頻曝光後,這位老人很快就遭到了廣大網友的一致聲討。

然而,5月20日,關於事實真相的另一個版本也浮出水面。有自稱是當事人的孕婦出面澄清,表示老人並非是要強迫別人給他自己讓座,而是因為被罵的女孩沒有看到旁邊的孕婦,感到憤怒才口出惡言,而那位後來和老人展開“英語罵戰”的男士,則出於對被罵女孩的同情才和老人吵了起來。在孕婦看來,兩個人都“挺有正義感”,只是因為性格比較急才吵了起來。

兩個版本的敘述,究竟孰是孰非,旁觀者難以分辨。從理性角度出發,貿然對這起事件中的任何一方進行批判,恐怕都有失妥當。

但理性是一回事,公眾的情緒又是另一回事。事件發生後,網上的爭議不斷升級。對許多網友而言,事實真相、孰是孰非似乎並沒那麼重要,他們想要的,不過借這起事件表達出自己心中積壓的情緒。而這些情緒的共同指向,正是“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讓座”這個話題本身。

回顧近些年來的多起類似事件,“讓座”幾乎成了網絡輿論場上的火藥桶式話題,經常會帶來規模不小的輿論衝突。

在每一場圍繞“讓座”展開的輿論衝突之中,網民們都會迅速分化成兩派。一派堅持“公德第一”,認為只要看到老人、孕婦之類的弱勢群體,坐著的年輕人就該主動讓座,誰不讓誰就是沒素質、不道德;另一派則堅定地反對“道德綁架”,認為“讓座是情分,不讓是本分”,乃至於痛斥那些要求別人讓座的人是“仗著自己的身份作惡”。

在兩派人的口水之間,到底該不該讓座,該給誰讓座,又該怎麼讓座,成了複雜的“道德難題”。

這樣的局面,也讓很多人感到困惑:讓座這麼簡單的事,怎麼就成了“道德難題”?

真正的問題,並不在於“讓座”這一道德規範上面。大道理人人都懂,“要禮讓弱勢群體”的觀念也沒有人反對。但道德規範一旦轉入實踐層面,牽涉到資源的分配,就成了另一個問題。“讓座問題”之所以總是能引起爭議,根本原因還是社會這一領域的資源分配問題上缺乏有效共識。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讓座的義務性質過於模糊:在部分人眼裡,讓座是不容否定的“規矩”;在另一些人眼裡,讓座不過是一種不具有執行力的“倡導”。這樣的模糊空間,自然成了各種衝突和誤解的溫床。

但我們並非不能為讓座行為的性質劃出明確界限。如今,不論在公交還是地鐵上,都有顏色不同的“弱勢群體專座”。公眾不妨明確一條“價值線”:一方面,要求坐在這些專用座位上的人,面對弱勢群體“必須讓座”;與此同時,那些坐在其他座位上的人“拒不讓座”的權利也要保障,以免再次出現“道德綁架”現象。

事實上,用規則層面的共識構建去消弭無謂的爭議,適用的問題還很多,而遠不止“讓座”話題。

□楊鑫宇(媒體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