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旅遊法律大講堂」第二期培訓開講,中國旅遊者海外求助哪五類頻次最高?

“泉城旅遊法律大講堂”第二期培訓開講,中國旅遊者海外求助哪五類頻次最高?

護照丟失、發燒感冒、腸胃炎、衣物遺落、手機遺落……中國旅遊者海外求助哪幾大類型最為常見?遇到這些突發問題,又該如何處理?7月19日下午,“泉城旅遊法律大講堂”第二期培訓活動在山東頤正大廈開講。該系列活動由濟南市旅發委與濟南市旅遊聯合會法律工作委員會共同組織開展。

“泉城旅遊法律大講堂”第二期培訓開講,中國旅遊者海外求助哪五類頻次最高?

本次大講堂活動邀請了山東科創律師事務所律師展玲、泰和泰(濟南)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業海,分別以《旅遊過程中出現人身傷害旅行社如何防範及處理》、《旅行社的自我保護--從裁判者的角度出發》為主題,向旅遊社從業者進行旅遊法律理論講解和實踐案例分析。

“泉城旅遊法律大講堂”第二期培訓開講,中國旅遊者海外求助哪五類頻次最高?

比如,退休張大媽跟團出境遊,進酒店門時被絆倒摔傷,誰該為此事負責?由此也延伸出一個行業問題:旅行社安全保障義務都包括哪些?合理限度範圍內安全保障義務又包含哪些?旅行社的舉證責任指什麼?一般來說,歸責原則又是什麼?

“泉城旅遊法律大講堂”第二期培訓開講,中國旅遊者海外求助哪五類頻次最高?

再比如,遊客呂先生旅遊過程中突發疾病,搶救無效身亡,旅行社是否擔責?遊客靳先生在酒店樓梯跌落摔傷,旅行社是否擔責,如擔責,是地接社還是組團社承擔責任?還有,遊客張某簽訂合同、支付團費3000元后,突發疾病,不能參與預訂行程,要求退費能否獲得支持?

除了兩位律師先後進行詳細的案例講解外,在培訓期間,攜程旅遊還對海外旅行情況進行了大數據分析。中國旅遊者在海外求助,護照丟失、發燒感冒、腸胃炎、衣物遺落、手機遺落,發生比例最高。其中,護照丟失排第一佔30%,發燒佔了27%,衣物遺落14%。求助目的地top10分別為泰國、日本、越南、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中國香港、印尼、中國臺灣。其中,泰國以22.4%的佔比高居第一,日本以12.4%排名第二,越南、韓國以4.6%並列第三。

“泉城旅遊法律大講堂”第二期培訓開講,中國旅遊者海外求助哪五類頻次最高?

攜程旅遊還以前不久剛剛發生的“普吉島黃金救援72小時”為例,詳述了從事故後排查、聯繫客人入住救援酒店、24小時在線解答客人問題、完善單個客戶訴求、機票退改和行程妥善安排等處理步驟,講解全球24小時“旅行SOS”是如何在該事件中發揮作用的。據悉,“全球旅行SOS”服務目前主要包括三大範圍:一是自然災害、恐怖襲擊等突發情況下的支援;二是旅途受傷或生病時求助,包括“協助就醫”、“協助快遞藥品”、“協調翻譯服務”;三是旅途遺落貴重物品時,提供“協助物品找回”、“協助物品帶回國”服務。攜程表示,今後中國遊客在國內外旅遊遇到意外風險時,他們將免費提供旅行中的緊急援助。同時其公佈

全球SOS救助熱線:86-21-22318988。

“泉城旅遊法律大講堂”第二期培訓開講,中國旅遊者海外求助哪五類頻次最高?

“這次培訓內容很接地氣,實操性強。”培訓結束後,一與會者表示,不僅是解決單個問題,更重要的是通過培訓,有助於行業達成共識,提升行業整體自律能力,從而會進一步規範旅遊市場秩序,本次以旅遊企業自願報名的形式公開邀請了170多名旅行社企業負責人和從業人員,還有各縣區旅遊主管部門、執法人員和濟南旅遊啄木鳥,共210餘人參加活動。

“泉城旅遊法律大講堂”第二期培訓開講,中國旅遊者海外求助哪五類頻次最高?

據瞭解,“泉城旅遊法律大講堂”自今年六月開始至十一月底,原則上每月統一組織一次,採用集中授課與現場解答、書面解疑相結合的方式。每次由兩名律師進行授課,具體授課內容由授課律師自行選擇,主要以旅遊實務相關的現行實體法為主,要求每次授課中必須包含行政執法、旅遊糾紛、經營風險防範等方面的講解。十二月份,市旅發委將召開“泉城旅遊法律大講堂”活動總結會議,總結經驗教訓及旅遊市場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