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劇|《蝶變——塘約之路》第一集

廣播劇|《蝶變——塘約之路》第一集

广播剧|《蝶变——塘约之路》第一集

牢記囑託·創新奮進

由中共安順市委宣傳部

貴州廣播電視臺

安順市廣播電視臺

聯合創作錄製的四集廣播連續劇

《蝶變——塘約之路》

第一集

广播剧|《蝶变——塘约之路》第一集

該劇已於7月18日至21日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紀錄中國》欄目中播出。7月23日至26日,本劇在安順市廣播電視臺105.9新聞綜合頻率播出,每天上午8:30首播,下午4:30重播,也可在喜馬拉雅FM及蜻蜓FM上同步收聽!

广播剧|《蝶变——塘约之路》第一集

簡 介

四集廣播連續劇《蝶變——塘約之路》以安順市塘約村脫貧攻堅為背景,講述了全國人大代表左文學2014年至2017年三年間帶領全村人窮則思變,變則通,最終走上致富路的蕩氣迴腸故事。本故事採用語言、音樂、音響三位一體的廣播劇藝術形式,再現黔中大地上這場轟轟烈烈的脫貧攻堅故事,為全省廣大扶貧幹部堅定信心,樹立標杆;為當前貴州正在實施的“大扶貧”戰略加油鼓勁,是一部藝術性和思想性都俱佳的作品。

广播剧|《蝶变——塘约之路》第一集

如今的塘約村

广播剧|《蝶变——塘约之路》第一集

破繭成蝶

广播剧|《蝶变——塘约之路》第一集

乾淨整潔的道路

广播剧|《蝶变——塘约之路》第一集

漂亮安全的新房

人物表

左文學男 45歲 村支書(又名左二牛)

桂蘭 女 43歲 左文學妻子

彭萬科男 42歲村主任

曹友亮男 58歲 村委委員

丁振飛 男 36歲 村委委員

李琴 女 35歲 村委委員

王貴英 女 37歲 村民

羅老三男 48歲 村民

羅剛子男 22歲 羅老三兒子

陳二孃 女 56歲 村民

彭萬強 男 42歲 村民

朱玉才男 65歲 上一任支書

左俊榆男 60歲 左二牛父親,老支書

村民若干

广播剧|《蝶变——塘约之路》第一集

第一集

【夢幻音樂壓混

小女孩:媽媽,你看這隻毛毛蟲好可憐,它要死了嗎?

媽 媽:孩子,它是在死亡與重生中掙扎,在蝶變。

小女孩:蝶變?

媽 媽:對啊。毛毛蟲要變成蝴蝶,都要經歷非常痛苦的蛻變過程。有的啊,沒有成功,就死去了。有的呢,經過千辛萬苦成功了,就蛻變成了美麗的蝴蝶。

【歡快的音樂

小女孩:媽媽,你看它從蠶中露出蝴蝶翅膀了——

媽 媽:孩子,讓我們一起為它加油。

小女孩:加油,加油,加油——媽媽,你看它變成美麗的蝴蝶啦——哇,飛起來了!飛得好高啊!

1、夜,左二牛家臥室

【雷雨聲

桂 蘭:二牛,二牛。

左二牛:嗯——嗯——

桂 蘭:快起來!這雨大得嚇死個人。

左二牛:(猛然驚醒)啊!真下雨了?我以為是我做夢,我夢見牛在水裡遊,豬也在水裡叫,趕緊開燈看看。

【雷雨聲漸強

桂 蘭:啊!停電了。

左二牛:停電了!趕緊!快把手電筒給我。

桂 蘭:來,這裡。

【窸窣聲、腳步聲、開門聲

左二牛:啊不好!路上全是水,洪水來了,洪水來了!我得趕緊去白紙廠寨,那裡地勢低,肯定被洪水淹了。

桂 蘭:這麼大的雨,你怎麼去啊?

左二牛:我是村支書,不去不行啊,弄不好要出人命!

桂 蘭:哦!好好好,給你,你小心點,注意安全啊!

【腳步聲遠去

2、夜,白紙廠寨

【雷雨聲、哭鬧聲、豬嚎聲混雜一片

村民甲:救命啊,救命啊,漲洪水了,漲洪水了。

村民乙:哎呀,我的豬啊,被洪水沖走了,快幫我拉一下啊——

村民丙:狗蛋!狗蛋,我的兒嘞,你在哪裡呀?

狗 蛋:(哭腔)爸爸,爸爸,我怕——我怕——

左二牛: (大喊著跑來)鄉親們不要慌——鄉親們不要慌——

眾 人:(喊叫)支書——支書——

左二牛:大家不要驚慌,趕緊往山上跑,往山上跑!

彭萬科:對對,鄉親們往山上撤離。

左二牛:萬科,我手機進水了,打不出去,其它村支兩委的人嘞?

彭萬科:我通知過了,已經再救援的路上了!

左二牛:(大聲對吆喝眾人)大家千萬不要心疼屋裡的罈罈罐罐,保命要緊,趕緊往山上撤!

彭萬科:(一起吆喝)鄉親們,大家趕緊往山上跑,千萬不要心疼屋裡的東西,保命要緊,保命要緊——

左二牛:萬科,你在這招呼著鄉親們,我得去陳二孃家看看,她家陳二爺癱瘓了,怕是出不來。

彭萬科:支書你去吧,這裡有我呢!

3、夜,陳二孃家

【雷雨聲

陳二孃:救命啊!救命啊!誰來救救我們啊。

左二牛:(邊跑邊喊)陳二孃陳二孃,別怕,我來了!

陳二孃:二牛支書啊,我們在這裡,怎麼辦啊?水都淹到床沿了!

左二牛:二爺嘞?在哪間屋?

陳二爺:二牛,救救我,救救我——

左二牛:二爺,把手給我,來——(背上身)摟緊了,走!陳二孃,你跟著我!

陳二孃:二牛支書,你背上你二爺先走,我找一下我家那袋米。

左二牛:(急)還找什麼米啊!趕緊逃命要緊啊。陳二爺,來,我們走啊——

旁 白:公元2014年6月3日,一場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襲擊了貴州安順市平壩區樂平鎮塘約村。風雨大作、山洪肆掠,房屋倒塌,田土盡毀。突如其來的災難,對於這個國家二類貧困村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村莊一夜之間成了一貧如洗的廢墟。

4、旁白

【山村環境

旁 白:塘約村村支書左文學,因為排行老二,屬牛,村裡年長的都叫他二牛。父親是村裡的老支書,算是塘約少有的知識分子,所以給他起了個文縐縐的名字。二牛有種幹什麼非幹成不可的勁兒,人緣好,聰明。九十年代初,打工潮席捲中國鄉村的時候,他也加入了打工大軍,丟下新婚的妻子到北京搞裝修,見過世面,但也受過欺騙和歧視。半年後,心灰意冷回到塘約,帶回了一千多塊錢。之後在村裡種過藥材,開過糧食加工作坊,養過豬,養過牛,生意有賺有賠。在村民眼裡,他是塘約少有的能人。

5、村委會辦公室

【屋外蟬鳴聲

【開會前眾人議論

彭萬科:支書,人都到齊了,我們開會吧?

左二牛:好,開會。大家安靜,今天我們村支兩委開個會,大家都知道,村裡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災,我們這個原本就窮得叮噹響的塘約村,這下就更難了。今天把大家召集起來商量下對策,大家都說說你們的想法,萬科,你是村委會主任,你先來。

彭萬科:好,我先說幾句。我覺得呀,當務之急是要鼓勵大家進行生產自救,幫助村民儘快恢復生產生活,很多人家的房屋都損壞了,得先解決居住的問題。

眾 人:是啊,得抓緊組織啊。

李 琴:我贊成,這兩天好多在外打工的青壯年知道家鄉遭災後,都趕回來了,趁著有人在,趕緊組織,要不然等他們走後,就要錢沒錢,要人沒人了。

左二牛:這就是災難聚人心啊!那這樣,我們村支兩委共11個委員,我們村也剛好11個村民組,每人負責一個,散會後大家就把人組織起來,開始幹。

眾 人:好的,我負責雞場壩。

我負責彭家院。

我負責高寨組

我負責石頭寨。

左二牛:好,具體怎麼分,我和彭主任協商後電話通知大家,散會。

6、晝,山路

【山村環境

左二牛:彭主任,我們村只要一遇暴雨就會漲大水,這樣下去不行啊。

彭萬科:是啊,誰叫我們生在這山旮旯裡嘞。人們為了生活,青壯年不得不外出打工,留下來的,不是空巢老人就是留守兒童,看著心酸啊。

左二牛:前兩天啊,市裡的領導來視察災情時找我談話,問我們塘約為什麼不搞合作社。

彭萬科:合作社?就是搞集體大生產吧?行嗎?

左二牛:三十多年前,安徽的小崗村率先實行聯產承包,掀起了全國的農村體制改革,使人們放開了手腳,地裡想種什麼就可以種什麼,想打工也可以出去打工,很多人因此而受益,說句實在話,我也是受益者。

彭萬科:好是好,就是沒有解決根本問題啊。大家不都說嘛,一夜跨過溫飽線,三十年難進富裕門啊,我們掰開手指頭數數,我們塘約村也就你一個左二牛啊。

左二牛:別老拿我說事兒,不過我想表達的也是這個意思。打工的出去了一波又一波,但又有幾個是靠打工富起來了嘞。我看還是得另想辦法才行。

彭萬科:支書,你腦子靈光,有什麼想法,說說。

左二牛:要想改變現狀,就得拔掉窮根。這些天我一直在思考,我覺得單打獨鬥沒出路,我們必須聯合起來,抱團發展。

彭萬科:怎麼聯合?

左二牛:搞合作社,將土地集中起來經營,你覺得如何。

彭萬科:你說詳細些,我聽得雲裡霧裡的。

左二牛:我的想法是讓村民以土地入股,抱團發展,實行規模化生產,實現效益最大化。就拿芹菜來說,我們的村民賣給蔬菜中間商一塊五一斤,中間商拿去三塊賣給零售商,零售商再四塊五賣給消費者。這樣一斤芹菜有三塊錢,也就是兩倍的附加值,但問題是附加值不在我們農民手裡啊。如果進行集體化生產,我們不光可以賺取更多的附加值,而且還省去了賣菜的人力和物力。合作社盈利後,年終進行保底分紅。

彭萬科:嗯,有道理,那怎麼個分法?

左二牛:按田每畝700元,土500,坡耕地300,你覺得如何?

彭萬科:我覺得可行,我同意。

左二牛:老彭啊,我們倆想到一起,尿到一壺啦。哈哈哈。

7、夜,村室

【村室環境,眾人議論紛紛

眾 人:支書,又要開會啊?

我現在關心的是我家那沖毀的地今年種些什麼好。

就是嘛,開會開會,光說不練,有啥子用嘛!

左二牛:大家都到齊了,我們開始吧。有人說我們支部整天就知道開會,光說不練是假把式。我們要做事啊,首先要統一認識,統一思想,要不然,你說東,他幹西,啥子事也幹不成。今天就是開到天亮,也要開出統一的思想,拿出個統一的辦法。我們塘約村,今後到底怎麼辦?大家怎麼想的就怎麼說,暢所欲言。友亮叔,你帶個頭。

曹友亮:二牛,你提出的改革方案可能是太,太超……啥子來?

彭萬科:超前。

曹友亮:對對,超前。大家都不太明白是啥子名堂。這個工作不好做啊。沒有一家願意入股的,合作社要經營他們的土地可以,但得先給錢。

李 琴:支書,雞場壩也是這種情況。

丁振飛:石頭寨也差不多。

彭萬科:我們彭家院也不理想,我好說歹說,就做通了我大哥家的工作,別的也是那個情況。哎,這明明是好事,這些兄弟就是想不明白。老左啊,你不要怪兄弟們,大家沒有讀多少書,也不像你,到過天南海北,見多識廣,所以就——

左二牛:既然村民的工作做不通,大家就想想還有什麼其它的辦法沒?

丁振飛:支書,可不可以用村裡的集體財產來投資做這件事情嘞?

彭萬科:村裡有什麼集體財產?全部家當折算成現金怕也就三萬多塊錢,能做成什麼事情?

曹友亮:是啊,這麼多年了,村裡都是隻見個人,不見集體,哪有多少集體財產啊!即使是有,沒有徵得村民的同意,也不能動啊。

左二牛:友亮叔說得在理。

李 琴:我看啊,明擺著的,要做這件事情就得花錢,但是嘞,我們又沒錢,大家只能過過嘴巴癮嘍。

左二牛:我倒是有個提議,你們看行不行?

彭萬科:支書,你說。

左二牛:可不可以我們村支兩委的人自己籌錢來做這件事?先流轉一個寨子的土地,有個五六百畝就行。按每畝700元來算,六百畝就是42萬,再加上買種子、化肥、機械以及人力成本,我們得籌備一百二十萬左右。你們願不願意?

丁振飛:天啦!一百多萬,那麼多啊,怕是一輛馬車都都拉不完噢。

左二牛:咦!看你那點兒出息!

丁振飛:支書,不是我沒底氣哈。我算了一下,我們11個人攤下來每人得籌十多萬,我到哪裡去找這麼多錢啊?

左二牛:振飛啊,我們村支兩委的人在群眾眼裡,都是村裡的能人,俗話說,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幹部。只有我們村幹部先帶頭把事情幹起來了,群眾才會相信我們。不管用什麼方法,能借就借,借不了就貸款。我本人負責找15萬。

彭萬科:我也負責找15萬。

曹友亮:我負責12萬。

李 琴:支書,我——我一個女流之輩,在家裡又不管家,這錢——我怕是無能為力哦。

左二牛:嗯,乾脆這樣。李琴說的也是實情,女同志就算了,剩下的十名委員,每人負責8到15萬,回家去自己把自家媳婦兒的工作做通,不管想什麼辦法,兩個星期後把錢交到村委會來。你們都站著幹啥子嘛,不嫌累啊?找錢區!散會!

眾 人:找錢去嘍/只能想辦法貸款了/我找我大舅子借點。

8、左二牛家

【雞鳴狗叫聲

桂 蘭:(焦急地)二牛二牛,你過來。

左二牛:一驚一乍的,怎麼了?

桂 蘭:我剛才準備拿存摺給孩子們存點生活費,可是,存摺不見了,會不會是家裡進賊了啊?

左二牛:別咋咋呼呼的,有什麼賊啊?家賊!我拿的。

桂 蘭:你拿存摺幹什麼?我給你說啊,那些錢是留給孩子們讀書用的,可不能動啊。

左二牛:村裡要搞合作社,村支兩委的人都要籌點錢,存摺裡的錢我先拿來週轉一下。

桂 蘭:啊!你要動存摺?那三個孩子讀書怎麼辦?兩個在外上大學,一個上高中,正是用錢的時候,不行!我不答應!

左二牛:桂蘭,我當村幹部的時候,你可是親口給爹承諾要支持我的哈。他老人家雖然去世了,小心他半夜來敲門噢。

桂 蘭:(氣惱)你!咦!

左二牛:你放心,孩子們的生活費我會想辦法的。

【敲門聲

左二牛:誰呀?

丁振飛:支書,是我呀,振飛。

左二牛:來了。

【開門聲

左二牛:哎振飛,你怎麼不去組織大家搞生產自救,一大早往我這裡跑幹啥。

丁振飛:支書,嫂子在家吧?來來來,我們到外面借一步說話。

【二人走出,關門聲

左二牛:哎呀,吱吱嗚嗚像個婆娘一樣,什麼事情?有屁快放。

丁振飛:呵呵呵,支書,還不是籌錢的事情。我昨晚磨蹭了一晚上沒睡著,你也知道,我那媳婦兒就是個母夜叉,我們家都是她做主,我實在開不了這個口。

左二牛:哦——那你準備怎麼辦啊?

丁振飛:這不是沒辦法嘛,所以才——才來找支書幫我想想法子塞。

左二牛:呵呵,我也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啊,剛剛媳婦兒也才找我麻煩。

丁振飛:呵呵呵,我知道支書你神通廣大,一定能幫我的。

左二牛:那——那這樣吧,你就按最低標準準備8萬。現在國家有惠農政策,每戶農戶可以無息貸款5萬,另外的3萬我這裡想辦法多貸一些。

丁振飛:好好好,那就太感謝了。另外啊,這件事情就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千萬不能讓我媳婦兒知道了。

左二牛:好好好,像個婆娘一樣!

丁振飛:呵呵呵,謝謝支書!我先走了。

【跑遠的腳步聲

左二牛:哎!耙耳朵!

旁 白:塘約村合作社資金籌備會開過之後,村支兩委10名男委員都積極想辦法籌錢,借錢的借錢,貸款的貸款,兩個星期後,終於籌齊了。

9、村室

【開會前議論聲

左二牛:開會開會開會!

彭萬科:支書,看你這樣子,有好事?

左二牛:呵呵呵,這段時間辛苦大家了。你們猜猜,我們共籌集了多少錢?

彭萬科:50萬?

左二牛:膽子大點。

丁振飛:80萬?

左二牛:125萬元!

眾 人:哎喲,這麼多啊——

左二牛:所以說啊,這人的潛能一旦發揮出來,是不可限量的。不過嘞,大家不要高興得太早,這萬里長征才走了第一步,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你們看看這合作社取個什麼名字啊?

彭萬科:我看就叫塘約農村合作社嘛。

丁振飛:塘約是地名,中間還是加一個響亮點的名號嘛。

曹友亮:我想了個名字,你們看行不行?

左二牛:友亮叔快說,你是文化人,肯定不錯。

曹友亮:“金土地”。

左二牛:金!土!地!這名字不錯,我們走土地集體化經營,就是要提高土地的利用價值,“金土地”,好!

眾 人:這名字確實是好——

彭萬科:還是友亮叔考慮得周全啊。

左二牛:大家就不要客氣了,今天我們塘約村這“金土地”農民合作社就算是成立了,不搞慶祝,明天在村室門口掛塊牌子就行了。

【用力敲門聲

彭渣妹:(室外,生氣地)丁振飛!丁振飛!你給老孃滾出來。

丁振飛:(慌)啊?不好!我媳婦兒來了。怎麼辦?怎麼辦?

左二牛:振飛啊,看你小夥子一表人才,怎麼就是個耙耳朵嘞。

眾 人:哈哈哈哈哈

彭萬科:振飛,不會是加入合作社這事走漏風聲了吧?

丁振飛:這還用說,我偷偷貸款的事情肯定露餡了,你們可不能見死不救啊,求你們了,幫我說說話。

眾 人:哈哈哈哈哈

左二牛:振飛,你身上抖什麼呀?沒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給我坐直了……

【撞開門

彭渣妹:(闖進)丁振飛,老孃還請不動你了是吧?

左二牛:渣妹呀,我們正在商量事情,你火急火燎的跑來幹啥呀?坐下慢慢說。

彭渣妹:左支書,你可要給我做主啊。那姓丁的居然揹著我去銀行貸了5萬塊錢,我都快被給嚇死了,也不曉得他貸這個款來幹什麼。

左二牛:桂蘭,先給渣妹倒杯水,我慢慢給她解釋。

桂 蘭:好

丁振飛:哎喲,我的姑奶奶嘞,你就不要鬧了嘛,快回去。

彭渣妹:姓丁的,你今天不給我說個明白,我就不走了!

丁振飛:哎!咦!

左二牛:渣妹啊,你聽我說,這5萬塊錢是你們家丁振飛貸的款,但不是貸來他自己用的。

彭渣妹:那是給誰貸的?

左二牛:是貸來給村集體用的。我們要成立一個農民合作社,前期需要些資金,我們在座的除了李琴這個女同志外都貸了款,有的還貸了十多萬,你們家丁振飛自己貸的5萬,我還幫他貸了3萬。

彭渣妹:啊!8萬塊啊,把我家全部家底算上也值不了8萬噢,怎麼還啊?

左二牛:這錢啊,不用你們還,等合作社掙了錢,由合作社來還。

彭渣妹:要是你們的合作社還不上怎麼辦?

左二牛:如果合作社還不上,我左二牛來幫你們還,這下你該放心了吧。

丁振飛:支書,你——

彭渣妹:有支書這句話那還差不多,你們大家可都聽見了哈。

眾 人:聽見了,我們給你作證。哈哈哈哈哈。

左二牛:好了,時間也不早了,大家趕緊回家休息,明天,我們就開始流轉土地。

眾 人:噢,回家嘍,回家嘍。

彭萬科:哎,支書啊,我們一道走,和你說個事情。

广播剧|《蝶变——塘约之路》第一集

製作團隊

該劇由中國廣播劇十大導演——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著名導演王瑋執導,北京人藝、國家一級演員嚴燕生等一批優秀演員傾情演繹。

广播剧|《蝶变——塘约之路》第一集广播剧|《蝶变——塘约之路》第一集
广播剧|《蝶变——塘约之路》第一集广播剧|《蝶变——塘约之路》第一集

出 品 人:肖凱林 尹恆斌

總 監 制:楊茂林 梁正志 陳 靜

總 策 劃:陳海宇 鄒 虹 佟建安 李應發

監 制:邱 黔 劉 昆 徐 薇

策 劃:熊志剛 陳 敏 謝 華 覃 雲

編 劇:王 俐 熊志剛

制 作 人:楊秋芬

導 演:王 瑋

音 樂:陳 梅 王 俐

音 效:安鵬宇

錄音製作:王喆君

解 說:成 亞

劇中人:

左二牛由嚴燕生演播,彭萬科由龍沐春演播,桂 蘭由畢曉蘭演播,李 琴由滕 騰演播,丁振飛由任 傑演播,彭友亮由趙述仁演播,朱玉才由王 林演播,羅剛子由張博之演播,陳二孃由趙麗雲演播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