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攤破浣溪沙》:易安難擬,此花不與羣花比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易安难拟,此花不与群花比

週末讀詩062期

本期詩人

李清照

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濟南章丘人。其父李格非為東坡門下士,母親為狀元王拱辰孫女。十八歲時與太學生趙明誠成婚,時趙父為吏部侍郎,後進左丞相。元佑黨爭時父罷官,蔡京當權後趙父卒,兩人屏居鄉里十年,雅好書畫金石的蒐集整理。靖康後流寓南方,趙明誠病死,晚景淒涼。李清照為婉約詞人之一大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今存詞四十餘首,清詞麗句,最善白描。詩留存不多,感時詠史,情辭慷慨。後人有《漱玉詞》輯本。

李清照《攤破浣溪沙》:易安難擬,此花不與群花比

江弱水

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

這首《攤破浣溪沙》,也是詠桂花,意境清雅,情味深長,生活細節是典型的宋人,語言習慣是標準的易安。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易安难拟,此花不与群花比

桂花

開頭即引蘇軾《南歌子》“苒苒中秋過,蕭蕭兩鬢華”,符合李清照常用前人成句入詞的習慣。“熟水”“分茶”乃宋人流行的作法。

“熟水”是宋人常用的夏日藥用飲料,近似如今的廣式涼茶和北方的酸梅湯,做法是將藥材香料之類投入裝滿開水的瓶中,密封多時再飲用,藥香濃冽,可以清溼解暑。宋仁宗曾經敕令翰林定“熟水”的品級,以紫蘇為上,沉香次之,麥門冬又次之。蘇東坡喜歡麥門冬熟水。李清照臥病在床,飲豆蔻熟水,據說有行氣消滯之效。

“分茶”是當時一種流行的茶道。宋人將茶葉先蒸後壓再碾末,飲時注入沸水,茶湯表面會泛起各種紋樣,如粟文蟹眼等,以為巧變。有點像意式咖啡上的拉花,但天巧多於人工。明代變蒸青為炒青,煮茶為泡茶,就不再有“分茶”之戲了,所以明人詩詞中,“分茶”一詞寥寥可數。“熟水”二字更是幾乎絕跡,其製法似乎也失傳了。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易安难拟,此花不与群花比

環桌而坐的文士,正進行著茶會。(宋徽宗趙佶文《文會圖》局部)

此詞當是李清照晚年病後所作,以藥代茶,有益於養痾去疾。但日常生活的滋味猶在,心情不差。“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二句,從平淡中得風流。“枕上”與前面的“臥看”、後面的“終日”相接相應。易安早期詞作中盡是“瑞腦”“紗櫥”“羅裳”之屬,有著《紅樓夢》式的太平華貴;晚期則多寫尋常的居家、簡樸的物事,更容易讓一般讀者產生共鳴。

在這清寂的日子裡,相看兩不厭,只有木樨花。木樨花為桂花別稱,其“終日向人”,一如溫雅沉厚的知心朋友陪伴著自己。李清照另有《鷓鴣天》詞詠桂花,“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而在本詞中,桂花卻轉疏遠為親近,皆因經歷了衰病,而生起對萬物的感念,所見往往“好”與“佳”也。

這首詞首見於《花草粹編》卷四,艾朗諾疑是書賈射利而贗入的。但“熟水”“分茶”明顯是宋人特有的名物和詞語。當然,如果要偽造易安詞,故意用些宋代專有名詞自也不難,好像將鼎彝做舊到土花斑斕,如另一首《攤破浣溪沙》的“苦粗生”用唐宋俗語。可是,竊以為,哪怕“豆蔻煎熟水”假冒得來,豆蔻“連梢”煎熟水也不可能捏造,因為那就具體到細節了,得有活的經驗,有在場的生動。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易安难拟,此花不与群花比

漢學家、宋代文學研究權威艾朗諾

何況,李清照獨特的感性氣質與語言方式,想模仿得像,也很不容易。比如,“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醞藉”二字似得李清照偏愛,存詞中數見不鮮:

微風起,清芬醞藉,不減酴醿。(《多麗·詠白菊》)

不知醞藉幾多香,但見包藏無限意。(《玉樓春·紅梅》)

更常見也最讓人不經意放過的,是“好”字。上回我們已經說過,用“好”字來簡單直接地表達對事物的判斷,是李清照的一貫作風。

艾朗諾對後出的李清照詞表示懷疑,是可以理解的,但他認為風格近似並不足以證實其真偽,我覺得過分了。在我看來,《花草粹編》裡的兩首《攤破浣溪沙》都斷難作偽。像《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這樣的冶豔之作,艾朗諾說是為迎合晚明人的觀念情趣而造的假;那麼,這兩首詠桂詞與晚明思潮毫不相干,那又出於什麼目的作偽呢?它們只是個人的寫意抒懷,但卻微妙地吻合李清照的身份、心境、語言風格和藝術水平。明詞衰敝已甚,要找到這樣的仿冒者很難。

再說,如果真是高仿比正版更高明,那麼,直視其為李清照的作品又有何不可呢?繫於她名下的四十多首詞或有偽託,可是對它們的認知,已經成為李清照的接受史的一部分。更何況如錢鍾書《管錐編》論《列子》所說的:“使《列子》果張湛所偽撰,不足以貶《列子》,只足以尊張湛。”“能贗作《列子》者,其手筆駕曹、徐而超嵇、陸,論文於建安、義熙之間,得不以斯人為巨擘哉?”是的,能寫出這樣的作品,豈非明代詞人中最出類拔萃者?我們還真想一識這位隱形的高手呢。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易安难拟,此花不与群花比

管錐編

版本: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07年12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