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氏家族(三)清明祭祖、續譜和復修宗祠是緬懷祖先

蒲以紅、 撰稿

達州市蒲讓祖後裔遷徙原趙家區片區(馬家、雙廟、碑高,木子、申家、大竹縣等鄉鎮),於2018年4月4日在趙家鎮同福大酒店圓滿成功地舉辦了蒲讓祖後裔宗親近200人聚會。會議選舉了蒲讓祖後裔續譜和復修宗祠組委會副會長,趙家片區會長蒲正亮,為趙家片區蒲氏家族族委員會族長等族委會委員組成的機構。

蒲氏家族(三)清明祭祖、續譜和復修宗祠是緬懷祖先

蒲氏家族(三)清明祭祖、續譜和復修宗祠是緬懷祖先

蒲氏家族(三)清明祭祖、續譜和復修宗祠是緬懷祖先

蒲氏家族(三)清明祭祖、續譜和復修宗祠是緬懷祖先

趙家片區會議現場


2018年4月5日,外遷達川區虎讓鄉蒲家梁,遷虎讓鄉蒲家梁始祖(讓七代)蒲奉禎墓前,舉辦了隆重的清明祭祖祭祀儀式,在外打拼事業的蒲姓本家宗親130餘人從全國各地匆忙趕回蒲家梁,參加自家家族傳統清明祭祖盛會。會議選舉了蒲中宇為虎讓鄉蒲氏家族委員會族長等委員組成的機構。

蒲氏家族(三)清明祭祖、續譜和復修宗祠是緬懷祖先

蒲氏家族(三)清明祭祖、續譜和復修宗祠是緬懷祖先

蒲氏家族(三)清明祭祖、續譜和復修宗祠是緬懷祖先

虎讓及石橋片區會議現場

蒲氏家族(三)清明祭祖、續譜和復修宗祠是緬懷祖先

蒲氏家族(三)清明祭祖、續譜和復修宗祠是緬懷祖先

蒲氏家族(三)清明祭祖、續譜和復修宗祠是緬懷祖先

祭拜遷虎讓鄉一代祖:蒲奉禎

(字:迎祥)


清明時令雨連綿,遊子客鄉憶祖先。望斷長空南去雁,纏綿思緒透心寒。一生奮鬥誰無過,蓋世功德記神壇。立志承前來啟後,興家立業普新篇。

蒲氏家族(三)清明祭祖、續譜和復修宗祠是緬懷祖先

虎讓片區清明祭祖合影

蒲姓出自己姓,遠古時期,得姓始祖”蒲衣”,18歲為舜之師,舜為帝后,欲讓位於始祖蒲衣,始祖執意不受歸隱蒲邑(yi,都城)(今山西省永濟縣蒲州一帶),舜帝原本姓蒲的後代被封於此,他所在的方國建立了蒲國,稱為蒲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就本支蒲姓而論,出自河東山西蒲坂之地,自山西遷河南,自河南遷江西,自江西遷湖廣(麻城縣孝感鄉),自湖廣遷西蜀(蜀北果州城北銅鑼鼓埡,今南充),自西蜀遷古璧州(今通江縣),建業於走馬嶺兵山塚。先祖蒲蘆公(字時賢)任古璧州知州,祖妣餘氏,生三子:長子蒲讓公(遷達始祖), 於明朝成化年問(1465年至1468年間),自古璧州長途跋涉遷徙到古達州西管村坪寶珠山(今管村村坪村1組,就是1村1組)定居置業,復任巴州知州,故,蒲蘆祖後裔被稱為”知州派”。二子蒲運昌祖(直公),居通江縣印斗山花巖子。三子蒲仁祖(諒公),居通江五包石長瓦(今通江縣文峰鄉土門灣蒲家溝)。民國修蒲氏族譜時,長房蒲讓祖後裔和三房蒲仁祖後裔字輩統一。

遷達始祖蒲讓,配庹(tuo)氏,生二子:韜、濤。韜公配管氏,生:榮恩、榮登、榮表、榮孝、榮先、榮昌六子(即我們現在講的六大房)。從第3代開始,榮孝祖從寶珠山遷管村大蒲家灣,小蒲家灣,管村石佛寨蒲家碥,水井溝蒲家山。4代明山祖遷金檀蒲家壩、蒲家岥,5代蒲文祖(明山祖之三子)遷西外蒲家嘴。各大房先後從管村、金檀,外遷到現趙固鎮蒲家梁、蒲家榜、蒲家河溝、老鵝坪,通川區龍灘鄉雙河口周家嘴(現東嶽廟村),榜檬雙鄉匡家坪蒲家灣、傅家碥,金石鄉,復興鎮洞子口村蒲家山,米城鄉蒲家灣,罐子鄉蒲家灣,陳家鄉大田壩蒲家巖,河市鎮祝家店蒲家灣,新興、么塘梨樹坪等周邊鄉鎮遍及整個達州市,陝西省安康市、漢中市,部分蒲姓本家宗親通過參軍、參工、升學就職、婚遷至全國各地及至香港、臺灣地區。榮表祖生二子,存山、雙山。7代祖蒲奉禎(字,迎祥)配楊氏,生子玉成,約三百年前(左右),奉禎祖攜眷(玉成當時年方12歲)從管村蒲家灣一路很辛跋涉遷徙到現在的虎讓鄉千坡嶺蒲家粱,一代代出現過優秀的蒲姓本家宗親人才,為蒲氏家族增添了榮耀!

蒲氏家族(三)清明祭祖、續譜和復修宗祠是緬懷祖先

蒲氏宗祠原貌

蒲氏宗祠在清朝嘉慶年(1816年)新舉人蒲念皋倡募下,成功建祠於金檀鎮楊家巖村蒲家壩。歷代蒲姓宗親清明祭祖,外遷蒲姓本家宗親晝夜兼程,騎馬或趕路齊聚蒲氏宗祠,參與祭祖祭祀儀式,場面非常壯重而又熱鬧!蒲氏宗祠在解放後被迫建成學校,培育出了物理科學家楊繼才 ,現中國國防動員委員會政委劉家國,加拿大華裔首席科學家劉國。蒲氏宗祠是蒲姓本家宗親的福址,蒲姓本家先祖英靈護佑蒲姓本家宗親,蒲氏宗祠是蒲姓本家宗親的福址,庇佑了一代代優秀蒲姓宗親走向了人生輝煌的成功巔峰!

此次續譜自2017年3月倡導以來,通過經常性地利用各種形式大力宣傳,得到了眾多蒲讓祖後裔宗親的鼎力支持。於2017年10月2日在蒲氏宗祠原址,成功召開了蒲讓祖後裔續譜和復修紀念標誌物籌備啟動會。因當時人力、物力、財力受到限制,得此消息的蒲姓本家宗親強烈要求,又於2018年正月初2,外遷各地的蒲姓宗親熱情洋溢地從四面八方,約600人云集於蒲氏宗祠原址,非常圓滿成功地召開了蒲讓祖後裔宗親首次回家聚會,會場氣氛十分熱烈喜氣祥合。蒲姓宗親們紛紛慷慨解囊,有上至耄耋之年的八、九十歲老輩、蒲姓女兒、家庭貧困的蒲姓本家宗親現場為續譜和復修蒲氏宗祠捐集善款,有通過轉賬或委託他人代捐,他們的行為令人振奮和感動!

此次續修新蒲氏族譜摸底調查登記正在正常有序進行。在登記過程中,蒲姓本家宗親已是六、七十多歲老人,他們不顧自身年老體弱多病,冒酷暑嚴寒天氣,奔走於各鄉村蒲姓本家宗親居住地親力親為登門登記,這種敢於擔當、甘願為蒲氏家族熱心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所有蒲姓宗親敬佩!

在此次續譜和復修蒲氏宗祠登記和宣傳過程中,湧現出了民國修蒲氏族譜先輩的子孫繼續接力,挑起這一神聖重擔。有父子、兄弟姊妹、夫妻共同齊心合力為續譜和復修宗祠操心操勞!

家譜是一個家族的歷史記載。續修新蒲氏族譜的意義和作用是:追本溯源、理清關係、凝聚親情、團結互助、傳承祖德祖訓、啟迪後人、奮發向上、為國貢獻、為家族爭光。滴水成河,海納百川。號召所有蒲姓宗親,儘自己所能,眾志誠成,扭成一股繩,為續譜和復修宗祠作貢獻!

通過續修家譜,能夠上對得起祖宗,下對得起後人,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後世的好事,能夠實現凝聚親情、承前啟後的目的。只要蒲姓宗親們熱心積極地為續譜和復修宗祠集攢資金,這項浩大工程一定能夠完成。就能夠實現每個蒲姓本家宗親的名字與先祖名諱千古同系、千古同在,每個為續譜和復修宗祠作出突出貢獻的蒲姓本家宗親的名諱,將會烙記在新蒲氏族譜和蒲氏家族功德碑中,千古流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