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減額壽險,你所不知道的事!

壽險,是保障功能非常明確的險種,也是歷史最為悠久的險種之一,遠早於重疾險的發明。

不過,如果我問你,你真的懂壽險保障了什麼,你能回答上來嗎?

一、壽險轉移的是身故風險還是財務風險?

要說壽險的本質,其實壽險轉移的是被保人發生身故(無論何種原因導致)的財務風險。

一位家庭成員身故,除了感情因素之外,還會導致家庭收入來源中斷、喪葬費用支出等財務問題。尤其是身背房貸、車貸或外債的人群,會給家庭帶來更大的財務風險。

而且,身故往往給家庭帶來的財務問題是深遠的,而非暫時性的

比如家庭某成員,年齡40歲,年收入20萬,如果不幸身故,除了喪葬費用等一次性支出壓力較大之外,還意味著未來每年家庭都會減少20萬的現金流,而子女的教育費用支出、老人的贍養費用、還貸的壓力仍然擺在那。

所以說家庭經濟支柱身故,對整個家庭的財務影響是深遠的,而不僅僅是感情上的影響。

“保險觀察”在多個場合也強調過,壽險轉移的仍然是財務風險,而非身故這一事件本身,因為身故具有不可預知性,但是可以通過壽險把對家庭財務的風險轉移掉,這是具有確定性的。

關於減額壽險,你所不知道的事!

壽險轉移的仍然是財務風險

深刻理解了壽險的作用,我們就明白,其實最害怕發生身故風險的是正處在事業上升期的中青年人

這批人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財務負擔重,尤其是住在一線城市的小白領,身背大額房貸是常見現象。與此同時,正處在事業上升期的他們,還未能完全實現家庭財富積累,抵抗風險的能力就更弱了,再加上身故後主要經濟來源斷絕,就會令家庭財務陷入困境。

剛才提到的是壽險可以轉移身故造成的家庭財務風險,也是壽險最核心的功能。現在很多壽險還加入了全殘保障責任,意識是如果被保人發生全殘,也可以獲得保額賠付。

因為和身故相比,全殘帶給家庭的經濟壓力更大,除了失去賺錢能力之外,還會增加未來長期的護理費用支出,加劇家庭的財務負擔。

因此,全殘保障雖然是後來擴展的保障責任,但卻意義重大,現在基本成為了壽險保障責任的標配。

不過要注意,我這裡說的是"基本",而非全部,仍然有壽險產品只保身故不保全殘,大家要注意區分。

二、怎麼算自己要買多少壽險保額?

壽險保額多少才夠?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要準確計算並不容易。

被保人對家庭的經濟貢獻越大,身故對家庭的影響也就越大。但一個人的經濟貢獻是動態變化的過程,升職、加薪、跳槽,都有可能增加自身對家庭的經濟貢獻,而這也是不太好預測的,所以我們在計算壽險保額時可用採取一定的方法來進行估算。

一般來說,保額試算可用通過倍數法生命價值法家庭需求分析法來計算。

倍數法的計算依據是"雙十法則",這種計算方法較為粗陋,不建議採用。

生命價值法的計算結果是比較準確的,以人的生命價值為依據進行計算,來考慮要購買多少保額。

計算時以當前時間節點入手,估計被保人未來的年均收入,並從年收入中扣除生活費、人情費、生活費、稅收等日常支出,這些錢的總和就是被保人的生命價值。

生命價值是假設全部用在家庭其他成員身上的,因此可以計算被保人最少需要多少壽險保額。

關於減額壽險,你所不知道的事!

保額計算要根據生命的價值

舉個例子說明下:

假設有一位胡先生今年30歲, 60歲退休,當前年收入10萬元,每年花費支出6萬元,剩下4w貢獻給家庭使用。

假設年收入增長率和生活支出增長率均為4%,折現率(指將未來有限期預期收益折算成現值的比率)為6%。

可計算出胡先生年收入實際折現率為(1+6%)/(1+4%)=1.923%

胡先生未來30年收入現值為:A=PV(1.923%,30,-100000,0,0)=226.35萬元。

未來30年生活支出實際折現率為(1+6%)/(1+4%)-1=1.923%。

胡先生未來30年的生活支出現值為:B=PV(1.923%,30,-60000,0,0)=135.81萬元。

因此,胡先生的生命價值為226.35-135.81=90.54萬元,所以他的保額至少應達到90萬。

該計算方法因為考慮了年收入和生活費用支出的增長,並考慮了資金的時間價值(折現率),因此計算結果比較精確,但是該方法並不適用工作不穩定,收入大起大落的人群

還有一種計算相對簡單,準確性也不錯的方法,叫做家庭需求分析法,適用於廣大普通家庭。

計算公式是:壽險保額=家庭負債+所有貸款+子女成年前教育費用+父母贍養費+預留生活費-現金存款-可變現資產

因此,瞭解自己這幾塊的風險缺口,就能計算出大致需要的壽險保額了。

三、減額壽險有什麼作用?

現在我們已經會計算壽險保額了,從保障槓桿上來看,定期壽險的槓桿要遠高於終身壽險,因為定期壽險是不確定給付型的保險。

比如保到60歲,60歲之前身故,保險公司會賠付保額。如果是60歲之後身故,那就不賠付了。

而身故概率又是隨著年齡增加而增長的,因此投保定期壽險,保障時間越短,保費會越便宜

有人會說了,那我買定期壽險不是在咒自己早死嗎?想拿到賠償金,就得在保障時間內身故,否則就拿不到賠償金了。

如果這麼想,可就想歪了!

前面“保險觀察”已經說到,最害怕發生身故風險的是正處在事業上升期的中青年人。人固有一死,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死亡的未知性

脆弱的人類無法預知何時死亡,何種情況下死亡,最怕就是在還沒做好財富積累準備的情況下死亡,對家庭造成重大影響。

60歲退休後,家庭經濟責任已經轉移,財富積累也已基本完成,抗風險能力已大大增加,對死亡風險的恐懼就不會像年輕時那麼大了。

所以,定期壽險的意義在於防止在沒有做好財富準備的情況下,過早離世對家庭財務造成影響是儘自身家庭責任的一種方式

當然,終身壽險也有其重要價值所在,但因為其保額必定給付,槓桿比要低於定期壽險,在起到身故保障的同時,更側重於資產傳承。定期壽險則是更為純粹的保障性保險。

說到定期壽險,還有種減額壽險可能你聽到的很少。

這種減額壽險的保額是逐年遞減的,因此其槓桿更高,保費更低。

比如你投保了一款減額壽險,保30年,保額時50萬,那麼保額就會從第一年50萬開始逐年下降,直到30年期滿保額就降為0。

這麼設計是什麼目的呢?

其實這種設計更為貼近有貸款的人群,比如房貸負擔較重的人。

關於減額壽險,你所不知道的事!

一線城市,房貸壓力過重

一線城市房貸貸個幾百萬很正常,如果要買幾百萬的定期壽險,有的產品會超免體檢保額,即便能買,可能保費也會超過預算。

這時候,減額壽險的作用就能體現了。因為房貸的總額是隨著每年還款而逐年下降的,通過保額也逐年下降的減額壽險,正好可以同步匹配,同時降低自己的保費支出。

減額壽險在美國非常多,市場也很成熟,國內相對來說產品就要少了,X荷人壽房貸保定期壽險是為數不多的減額壽險產品。

我們可以將其和定期壽險對標產品弘X大白定壽對比一下:

關於減額壽險,你所不知道的事!

兩款普通定壽和減額定壽的對比

由於房貸保不能選20年、保30年這一計劃,因此只能選交25年、保30年的計劃來進行對比,保費的對比並不統一,但可以看出大致的規律。

從對比表中我們可以發現,減額定期壽險的保費更有優勢,很適合有房貸的人群。

但是,減額壽險也並非適合所有人群,如果除了房貸之外,其他家庭責任還是比較重的人群,就更為適合投保普通壽險,也是更具有大眾普適性的高性價比產品!

我是保險觀察,一個客觀、專業、有溫度、有態度的保險自媒體。請關注我,讓我把專業帶給你!也歡迎點擊“瞭解更多”,關注本人公眾號哦!如果有任何保險問題,歡迎諮詢!

關於減額壽險,你所不知道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