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國最大的慘劇!20萬精銳戰死皇帝被俘,卻只因太監想出個風頭

1449年8月13日,土木堡,北方漸漸清晰的刺耳馬嘶,如同索命的鬼嚎般縈繞在這個大明長城邊防要塞周圍,也縈繞在此休整的20萬疲憊明軍將士和和御駕親征的大明皇帝明英宗的腦海中。在長驅直入的蒙古鐵蹄之下,土木堡,這個平淡無奇的長城內圈堡壘,卻陰差陽錯的成為了明朝最痛苦的傷心之地!

明帝國最大的慘劇!20萬精銳戰死皇帝被俘,卻只因太監想出個風頭

在15世紀的世界,論體量和最大的常備軍數目,恐怕沒有任何國家能與明帝國一較高下。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龐大的帝國,卻屢屢被北方的蒙古部落襲擾。1449年春天,蒙古瓦剌部落像過去的數百年一樣南下劫掠,但這次他們劫掠的地方大同城卻“不同凡響”——為皇帝身邊的紅人宦官王振的家鄉蔚州附近!

明帝國最大的慘劇!20萬精銳戰死皇帝被俘,卻只因太監想出個風頭

王振早年受到家鄉人的排擠,便想借此機會在家鄉人面前“建立奇功”抖抖威風,再加上擔心自己在老家的田產被瓦剌給侵佔,便竭力勸明英宗帶上他御駕親征。昏庸的明英宗一直喜歡聽王振的甜言蜜語,哪兒經得住王振的一番口舌。於是1449年7月16日,帶著滿朝文武和號稱50萬(實為20萬)大軍御駕親征,浩浩蕩蕩的向大同進發。

明帝國最大的慘劇!20萬精銳戰死皇帝被俘,卻只因太監想出個風頭

8月1日,明軍前鋒遇敵,瓦剌首領也先為了誘敵深入,便佯裝撤退。對軍事一竅不通的王振下令追擊瓦剌,而沒有絲毫主見的明英宗唯王振的話是從,使明軍的前鋒騎兵落得大敗。大軍失去了騎兵掩護,只得撤退,而在撤退路線之上,王振想讓大軍經過蔚州以顯自己的威風,卻在行軍多時後又怕踐踏了自家田地的莊稼,急令大軍撤向土木堡,但他的來回折騰讓蒙古騎兵最終在土木堡追上了這些疲憊的明軍,一將無能累死三軍,2萬蒙古騎兵就這樣包圍著20萬精銳明軍,還佔領了土木堡唯一的水源。

明帝國最大的慘劇!20萬精銳戰死皇帝被俘,卻只因太監想出個風頭

就在這個小小的堡壘之內,文章伊始的片段上演了。而此時的蒙古騎兵忌憚明軍人數眾多,不敢發動進攻。但卻佯裝要與明英宗議和,命令騎兵後撤讓出水源,愚蠢的王振竟然信以為真,下令大軍向水源處移動,就在明軍爭相飲水時,躲在暗處的蒙古騎兵乘機四面衝殺,軍心渙散的明軍瞬間崩潰,互相踐踏而死的人數甚至超過了蒙古人的屠殺!此役20萬明軍幾乎全軍覆沒,連皇帝明英宗都被俘虜!然而,這次失敗卻被歸咎於沒有實權的武將,因此它帶來了更可怕的後果——以後的戰爭最高指揮官中永遠失去了武將的身影!

明帝國最大的慘劇!20萬精銳戰死皇帝被俘,卻只因太監想出個風頭

奸臣誤國英雄死,千古遺碑夕照明!大明王朝作為我國曆史上最後一個漢家封建帝國,從不缺乏“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豪邁氣節,但卻因為對前朝的教訓矯枉過正而過於打壓武將重用文人,導致了其在對外戰爭中敗多勝少,不免讓我們這些歷史的看客唏噓不已。而奸臣當道更是讓本就孱弱的武將集團雪上加霜,而就在這樣的背景之下,20萬明軍被2萬蒙古騎兵擊破的土木堡之也就不足為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