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11個會,午飯3分鐘!你選擇的生活,決定了你的階層!

一天11個會,午飯3分鐘!你選擇的生活,決定了你的階層!

想起一本書《把信送給加西亞》,它是阿爾伯特·哈伯德的作品,講述了在19世紀美西戰爭中,一個“把信送給加西亞”的傳奇故事。

美方有一封具有戰略意義的書信,急需送到古巴盟軍將領加西亞的手中,可是加西亞正在叢林作戰,沒人知道他在什麼地方。挺身而出的一名年輕中尉——安德魯·羅文,沒有任何推諉,不講任何條件,歷盡艱險,徒步三週後,走過危機四伏的國家,以其絕對的忠誠、責任感和創造奇蹟的主動性完成了這件“不可能的任務”,把信交給了加西亞。

世界上,能把信帶給加西亞的人是很稀少的。很多人滿足於平庸的現狀,在推諉、偷懶、取巧中應付自己的生活,卻並不知道:想要成功就必須選擇生活,而不是讓生活選擇你。對於每一個人來說,生活需要的不是問題,而是解決問題。

安德魯·羅文通過他不畏艱險的敬業精神,影響並推動了一項事業的發展,正如許多公司中那些孜孜不倦、埋頭苦幹的領導者和員工一樣,他們的敬業精神有力地推動了公司事業的發展。

一天11個會,午飯3分鐘!你選擇的生活,決定了你的階層!

任正非:

只有到棺材釘上時才能鬆口氣

有人問任正非,我們到底到什麼時候才能鬆口氣?任正非說“只有到棺材釘上時才能鬆口氣。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貫徹永恆的是管理改進。”

任正非曾說,華為會否垮掉,完全取決於自己,取決於管理是否進步。希望大家不要做曇花一現的英雄。“當我們想躲在成就上睡一覺時,英雄之花就凋謝了,凋謝的花能否再開,那很成問題。信息產業中,一旦落後,就很難追上了。”

任正非還給華為人講了清代彭端淑著作中的一個故事:

四川有兩個和尚,一個窮,一個富。

一天,窮和尚問富和尚:你想到南海去嗎?

富和尚答:我早就想去了,已準備了好幾年,但現在船還沒造好,條件不成熟,還要繼續等。

窮和尚說:我只要一個水瓶、一飯缽就足夠了。

一年後,窮和尚就從南海回來了。

彭端淑在文章末尾說:可見處事之難易,並不在於事本身,而在於你是否有決心有毅力克服困難,也就是是否發揮了主觀能動性。

李嘉誠,最好的僱員

曾有這樣一條新聞,長和集團2016年5月13日在香港召開週年股東大會,李嘉誠由於突患腸胃炎未能出席。股東會上就有小股東提議,李嘉誠退休前,在長江大廈設置舞臺,讓小股東輪流和李嘉誠合影。

對此,李嘉誠長子、長和集團副主席李澤鉅當即接話:“他才請了一日病假,你就讓他退休,他是最好的僱員。”

李澤鉅的答覆,從側面說明了李嘉誠是有多賣力工作。

比如,從20歲起,李嘉誠便熱衷於閱讀其他公司的年報。除了尋找投資機會,也從中學習其他公司會計處理方法的優點和漏弊,以及公司資源的分佈。他自稱可以對集團內任何一家公司近年發展的數據,準確地說出其中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看一看便能牢記,是因為我投入。”

每天早晨,李嘉誠都能在辦公桌上收到一份當日的全球新聞列表。據一位跟隨他十餘年的人士透露,這份新聞列表並非摘要,而是一個又一個的新聞標題,多來自《華爾街日報》、《經濟學人》、《金融時報》等全球知名媒體。李會先瀏覽,然後選擇其中想看的文章,讓人翻譯出來細讀。

李嘉誠的這個習慣堅持了十餘年,並因此而專門設立了一個四人小組,負責這項工作。而他之所以看標題,不看摘要,是不想被別人誤導。

“如果李先生是個停滯的人,就不可能有今日之成就。”李嘉誠的一位下屬感嘆,“外人都將他看成超人,而他自己,則始終將自己看成是變成超人之前的那個人”。

李嘉誠辦公室最惹眼的,是清代儒將左宗棠題於江蘇無錫梅園的詩句:“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尋平處住,向寬處行。”

宗慶後:都沒到西湖邊喝過茶

和富豪的頭銜比起來,宗慶後的生活談不上“品質”。平常,他總是穿一件普通的夾克衫,一雙有點舊的布鞋,有些是最便宜的大路貨,但他認為這很好,“幾十元的衣服穿在身上,人家都會以為是幾千元的,我幹嗎花那個錢?”宗慶後這樣調侃道。

穿衣服隨便,吃飯也很簡單,用宗慶後自己的話說,這輩子最愛鹹菜腐乳,身體照樣健健康康。如果不出差,宗慶後的一日三餐幾乎都在公司食堂解決。

早年的一篇媒體採訪文章中,有這樣一個細節:杭州這些年變化很大,西湖變得越來越美,整個城市的環境也越來越乾淨、充滿江南韻味。早年走街串巷送汽水的宗慶後,自以為閉著眼睛也走不丟,但最終他發現,杭州變得自己已經不認識了。其實,不是杭州變化快,是他總忙於工作,根本沒時間出去四處轉轉。

有一次,電視臺錄製節目,專門把他拖到了西湖邊喝茶。節目錄完了,他大發感慨:“在這座城市活了大半輩子,沒想到原來坐在這裡喝茶這麼舒服。”下屬建議,乾脆在西湖邊租個地方辦公得了,累了可以坐湖邊喝喝茶,看看景。

“那就光顧著喝茶觀景了,看過的文件轉頭就得忘了。”宗慶後立刻否決了這個提議。

女兒宗馥莉總是勸父親多出去走走,但宗慶後只要一出門,基本就是奔機場。

雷軍、羅永浩有多拼?

一天有11個會,午飯3分鐘

雷軍和羅永浩都上過電視訪談類節目,透露的細節讓我們知道了作為創業者有多拼搏。

雷軍透露,會議密時平均一天有十一個會,然後基本每天中午飯大概三分鐘。

羅永浩在採訪中亦稱,我對老婆的虧欠蠻多的。我現在處在嚴重創業的狀態,基本沒有個人生活。上次度假是春節,上上次度假是上一個春節。我理想的生活是:做我喜歡的事。一週工作六天,每天工作十小時,這樣就蠻幸福,但現在完全做不到。

90歲“壽司之神”與

70歲“天婦羅之神”的堅持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聞名遐邇,普通人想一睹其風采很難,因店裡才10個座位。但店裡一直有一預留位——這人在小野店裡吃了7000多次壽司,被小野二郎視為知己、敵手。他也是被尊為“神”的名廚——“天婦羅之神”早乙女哲哉。

小野二郎吃天婦羅,只去他的店。71歲的早乙女說:我花了有1.7億日元,都夠蓋樓了。但錢不重要。看到他90歲還站在那兒,我告訴自己,我也要像他那樣。“在他的壽司裡,我能吃出那份堅持。那一刻,我們心意相通。”

兩人十餘年沒說過話,就用食物交流。早乙女說:“17歲時,我決定把炸制天婦羅當做一生的事業。當我站在客人面前,我希望我要以不輸給一流藝術家的水準來炸制天婦羅。”

即便成了泰山北斗般的人物,早乙女每天下班後,還要回憶當天工作,記錄值得一記的心得。“夢想如果不打好基礎,就算實現了也會很快崩塌。”

而對於“天婦羅之神”這個稱號,他認為:如果一定要稱某些人為神的話,他們大概是那類從不認為自己做到了最好,而是覺得可以不斷提升的人。

耐克創始人:

懦夫從不啟程,弱者死於路中

耐克創始人菲爾·奈特給耐克留下的最寶貴信條是:“打破常規者,人恆敬之”。別管別人怎麼說你的想法很瘋狂……前進,不要停下來。甚至在你達到目標前都不要想是不是要停下來,不要過多地關注“目標”到底在哪裡。不論面臨什麼,都不要停下。無論你喜歡與否,生活是一場比賽。懦夫從未啟程,弱者死於途中,只剩下我們繼續前行。

“我想告訴那些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不要為了一份工作或職業而安頓下來。去追尋內心的召喚。即使你不知道那個召喚是什麼,但不要停下腳步。如果你這樣做了,就可以更容易克服日復一日的疲憊,撫平內心的失望,達到你想像不到的高度。人生即是成長,不成長即死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