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梆子大王」丁果仙

“山西梆子大王”丁果仙

晉劇著名錶演藝術家丁果仙,原名丁步雲,藝名“果子紅” 。她創造的晉劇鬚生“丁派”唱腔,對晉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促進了晉劇藝術的發展,故有“山西梆子大王”的稱譽。

丁果仙於1909年出生於河北省束鹿農村的一個錢姓貧苦農民家中,小名“果子”。她四歲時因家中生活艱難,被賣與山西太原的丁家。七歲開始了她的學藝生涯。始學青衣,後改鬚生,九歲清唱賣藝,十三歲正式登臺演出。由於山西梆子中把“鬍子生”這個行當稱做“紅”,所以“果於紅”也就成了丁果仙的藝名。丁果仙一投身藝海,便選擇了一條從未有人涉足而又充滿風險道路。以往在晉劇舞臺還沒有女扮男裝的先例,丁果仙由青衣改學鬚生,一心想要打破常規,以一個男子漢的形象出現在觀眾面前,為此,她付出了巨大的心血,經過許多艱辛的磨鍊,終於在她十七八歲時一唱成名。她的唱腔圓潤豪放,卻不帶女腔女調,表演灑脫逼真,卻不帶女態女相,因此獲得“山西梆子鬚生大王”的稱譽而名馳海內。

“山西梆子大王”丁果仙

丁果仙在她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善於吸收前輩藝人不同風格的唱腔,博採眾長,提高自己的藝術水平。她還注意學習其名劇種中典雅俊逸的精華,剔除晉劇中粗俗紛雜的缺點。在道白上,她一改土音而吸收了京韻,對晉劇是一大改革。經過藝術的再創造,逐漸形成了她那嗓音高昂宏亮,剛柔相濟,樸實深沉,氣息運用自如,咬字清晰純正的演唱風格,達到了剛勁典雅、樸實華美的藝術境地,創造了她獨具一格的晉劇鬚生“丁派”唱腔藝術。

“山西梆子大王”丁果仙

丁果仙演出的《空城計》、《捉放曹》、《太白醉酒》等戲,塑造了一批儒雅俊逸的人物形象,顯露出很高的藝術造詣。1952年她以演出的《打金枝》、《蝴蝶杯》等劇目參加全國第一次戲曲觀摩演出,榮獲了一等獎。1955年,她主演的《打金枝》被拍攝成了電影。

丁果仙在解放後曾歷任太原市晉劇團團長、山西省晉劇院副院長、太原市戲曲學校校長、山西省戲曲學校校長。她非常注意培養晉劇藝術接班人,培養了大批學生,如馬玉樓、張鳴琴、武忠、閻惠珍、劉漢銀等都是晉劇舞臺比較有影響的鬚生演員。

“山西梆子大王”丁果仙

丁果仙於1972年逝世。她在近五十年的藝術生涯中,以她那精深的藝術造詣和卓越的藝術成就,創造了珍貴的藝術財富,把晉劇鬚生的表演藝術推進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老醯兒諞晉》旨在傳播三晉文化、講好山西故事,希望《老醯兒諞晉》能成為人們認識山西、瞭解山西的一個窗口。老醯兒才疏學淺,有弘揚山西文化的心,但力所不能及,還希望能得到山西文史專家和愛好者的關注和支持,共同努力把這個平臺建設好、經營好,為宣傳山西,助力山西發展出一份力!歡迎您的加入,可通過留言聯繫老醯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