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3》口碑扫地,却成全了小众美食纪录片的胜利

《舌尖上的中国3》口碑扫地,却成全了小众美食纪录片的胜利

《舌尖上的中国3》口碑扫地,却成全了小众美食纪录片的胜利

《舌尖上的中国3》口碑扫地,却成全了小众美食纪录片的胜利

陈晓卿的离开似乎也预示着美食纪录片大潮的回落。《舌尖上的中国3》吊足了胃口,却陷在口水骂战中难以脱身。与此同时,小众美食纪录片却成了失望之余的小确幸。

尤其是一部关于水果的纪录片——《水果传》。

《舌尖上的中国3》口碑扫地,却成全了小众美食纪录片的胜利

摄制组不辞劳苦跨越全球15个国家,50个城市,精选出近50种五彩纷呈的水果,呈现了一场最高规格的米其林水果盛宴。

色泽鲜艳、节奏明快的一帧帧动感场景,记录水果从生长到采摘加工到餐桌的每一环,其刺激程度远胜于一场游戏的大通关。

《舌尖上的中国3》口碑扫地,却成全了小众美食纪录片的胜利

全片分为6集,每集35分钟,牢牢锁住了水果的色泽、香味、口感,和屏幕前每一位看官的味蕾。

观影感受?跪地舔屏差可拟。

乱用当代英国作家珍妮特·温特森的话说: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于是,《水果传》在好学者眼中便成了一部水果百科全书。家常的、奇异的、孑遗的、斑斓的、珍贵的……隔着屏幕去了解水果的前世今生。

《舌尖上的中国3》口碑扫地,却成全了小众美食纪录片的胜利

天然果冻——爱玉

在阿里山最深处的里佳部落,清晨六点,年轻人爬上几十米高的巨木,采摘一种名叫爱玉的野果。削皮、烘干、暴晒、刮子、洗爱玉,等到果胶完成对水的点化,一碗晶莹剔透的爱玉冰就大功告成了,配上黑糖水和柠檬汁,Q弹爽滑,是台湾人最喜爱的古早味甜品。

《舌尖上的中国3》口碑扫地,却成全了小众美食纪录片的胜利

巧克力最初的模样——可可果

去越南胡志明市,到Bean to bar品尝巧克力的香浓丝滑。跟着法国人Vincent和Samual开车几千里去寻找巧克力最初的模样,可可果。

可可果生吃,甜中带酸,和烘干后截然不同。

《舌尖上的中国3》口碑扫地,却成全了小众美食纪录片的胜利

黄土高原的馈赠——柿子

充足的光照,秋冬十多度的昼夜温差,使这里生长出的尖柿格外甜。

霜降一到,柿农就忙活起来了。柿子去皮,挂晒,西北风带走水分,揉捏果肉,使柿子软化、脱涩。一个月后,柿子彻底糖化,柿脐在外,面对面挤压成对,放入陶缸内,一层柿皮一层饼,层层隔开。静待12月的深冬时节糖霜落成。

《舌尖上的中国3》口碑扫地,却成全了小众美食纪录片的胜利

列巴的绝配——蓝莓果酱

在大兴安岭深处,生长着一种野蓝莓果。刚烤熟的列巴蘸上蓝莓酱,是内蒙古根河鄂温克族人劳作之余最美味的犒劳。

《舌尖上的中国3》口碑扫地,却成全了小众美食纪录片的胜利

菠萝的海——凤梨酥

五月,广东湛江徐闻,绵延二十万亩的菠萝田迎来大丰收,台湾的甜点大师郭荣锦前往徐闻寻找原生土凤梨的天然味道。相比更适合人类味蕾的糖酸比,更多层次的口感、香气才是凤梨酥的灵魂。

《舌尖上的中国3》口碑扫地,却成全了小众美食纪录片的胜利

梅子熟了——日本梅酒

六月,日本埼玉县的梅子成熟了,山口由美一家开始准备泡制清冽酸甜的梅子酒。4升的方口瓶,加入1000克白加贺梅和1000克冰糖,最后倒1.5升的烧酒,酝酿一坛醇厚芬芳。

《舌尖上的中国3》口碑扫地,却成全了小众美食纪录片的胜利

无花果近亲——木瓜榕

木瓜榕是热带雨林果蝠最爱的美食。蜜糖般的果胶入口即化,千百粒芝麻般的果实带来丰富的味觉体验。

《舌尖上的中国3》口碑扫地,却成全了小众美食纪录片的胜利

孑遗物种——水椰子

生活在马来西亚沙巴的水椰子,坚硬的外壳包裹着柔软的内心,水椰肉搭配牛奶刨冰做成的甜品,清凉可口,很是畅销。

《舌尖上的中国3》口碑扫地,却成全了小众美食纪录片的胜利

榴莲王中王——黑刺榴莲

榴莲的品种高达200多种,黑刺榴莲是其中的佼佼者。因成熟而自然跌落的震荡,会使内部的果肉在3秒内发酵,发酵过的榴莲果肉变得软糯丝滑,有着黄油般的质感。

《舌尖上的中国3》口碑扫地,却成全了小众美食纪录片的胜利

连看6集《水果传》,像是做了一场漫长而甜蜜的梦,梦里都是果色生香,果汁四溅,果肉鲜嫩的诱惑,醒来口干舌燥,心痒难耐。

除开4K高清细节大特写,《水果传》的配音和文字同样具备挑逗人心的魔力。

《舌尖上的中国3》口碑扫地,却成全了小众美食纪录片的胜利

随手摘抄几句,就是满分佳句:

指橙与珍珠鸡,被守护的精灵与守护的卫士,终日上演着莎士比亚剧情;刺梨与布依族相依相伴,布满尖刺的外表,酿出的酒却格外温柔。

依靠的是时间的力量,在漫长的时光旅程里,梅子将逐渐褪去青涩的模样,把自身的芬芳、酸甜和颜色一点点融入酒中,直到透明的液体逐渐变成美丽的琥珀色。

面朝大海的椰子们,便开始在潮汐间等待分别的时刻。时机一到,成熟的椰子们便纷纷落入柔软的海滩,奋力涌向大海,带着重要的使命,开始一场惊心动魄的旅行。

就连配音演员都说:“ 这是我配过咽口水最多的片子。 ”

没有对水果的绝对热爱,是不会制作出豆瓣评分8.8的纪录片佳作的。

《舌尖上的中国3》口碑扫地,却成全了小众美食纪录片的胜利

《水果传》导演罗颖鸾是出了名的爱吃水果。据说她可以一口气吃掉五斤橘子,十斤葡萄,二十斤草莓,三十斤车厘子。

《舌尖上的中国3》口碑扫地,却成全了小众美食纪录片的胜利

最后,有必要给大家“科普”一下导演给出的观影准备和友情提示:

观看纪录片时请保持房间明亮并与屏幕保持一定距离,在手能够到的范围内备好水果,以免“观后可能魂不守舍,有口干舌燥之渴望”。

可以说是体贴入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