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心計2》成語梗、太平梗熱議背後,新港劇文化認可進一步提升

暌違九年,《宮心計2深宮計》自5月25號在騰訊視頻開播以來,除了播出成績亮眼之外,網友對“成語梗”“太平梗”的熱議,也印證了這部劇的熱度。不論是金句頻出的臺詞,還是宮廷+破案的混搭模式,在保留港劇的經典韻味外,都有了新的突破。

《宮心計2》成語梗、太平梗熱議背後,新港劇文化認可進一步提升

在保持“原港原味”的基礎上進行互聯網式的模式改良,將略顯拖沓、冗長的東西剔除,劇情節奏的加快和內容的精簡,都使得《宮心計2深宮計》有了新港劇的一番韻味。並且在劇目製作、後期宣發都呈現出騰訊視頻對“新港劇”佈局的考量。

臺詞考究、推進迅速引發追劇熱

素來有“金句”傳統的TVB系列,在《宮心計2深宮計》中沿襲了臺詞這一亮點。臺詞對白講究工整對仗,且革新傳統,加入大量成語與排比句的用法,重視韻律。開場馬浚偉飾演的李隆基一段“千古帝王,含冤而死,奸佞亂政,何以安息”,“為鬼為蜮,無影更無形;佛口蛇心,無恥更無情”,不僅對仗工整,還做到了押韻,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勢頭分明。

仇敵之間唇槍舌戰,夫妻之間的綿綿情話更是能寫出一部詩經來:“遙遙前路,千溝萬壑;昭昭我心,濁浪不清。”除此之外,“襄王神女”等典故也在劇中大量出現,不少觀眾笑稱《宮心計2深宮計》為“古裝版成語大會”,一部劇下來語文功底都提高了不少。

《宮心計2》成語梗、太平梗熱議背後,新港劇文化認可進一步提升

對於電視劇來說,語言之精,臺詞之妙,是錦上添花。《宮心計2深宮計》復古文言式的語言環境,優雅考究的臺詞以及對傳統文化的研究,頗有些當年《楚漢驕雄》等文化港劇張口即是古文的味道。

《宮心計2》成語梗、太平梗熱議背後,新港劇文化認可進一步提升

不僅在臺詞設計和字詞考究方面引人矚目,《宮心計2深宮計》快節奏的劇情設置也成為了一大亮點。相比以往動輒四五十集數的劇情,《宮心計2深宮計》的劇情推動可謂迅速。開篇鬥爭焦點的韋后十分鐘內就“領便當”,隨即推動到太平公主與李隆基的鬥爭;前十二集有名有姓的角色死亡就有10個……情節環環相扣,進展極快,節奏緊張,在改進了以往港劇冗長、拖沓的敘事之後,帶給觀眾的是更加驚險刺激的觀劇體驗。

除此之外,鬥爭+探案的創新也是新港劇模式依據市場環境和互聯網時代所做出的改變。蕭淑妃十五索魂的傳聞和宋妃月圓之夜的離奇之死,何離、任三恕的港式探案風,讓原本單一的權力爭奪劇情豐滿了許多。鬥爭+港式探案的的混搭卻意外地產生了新鮮感,緊張的劇情節奏讓受眾難以“脫坑”。

劇情線嚴密 “大空間”“大格局”下的女性群像

宮心計系列屬於經典的多線程劇情——N條劇情線互相穿插,交互影響,時而平行,時而交織,有主有次,最後在同一個大矛盾的爆裂中匯合。整部劇主要有三個場景:前朝、後宮及尚宮局。人物的成長和發展交織其間,充實整個骨架。

兩部《宮心計》都以一種相對溫和的方式,挑戰了父權社會關於女性同盟及其角色的限制。除了劇情設置嚴密之外,在這裡,女性角色突破了以往單薄、單一的表現,而顯得力量更充沛、角色更豐滿。

《宮心計2》成語梗、太平梗熱議背後,新港劇文化認可進一步提升

從反派的角色設定來看,《宮心計》中追逐權力巔峰的馬元贄到《深宮計》裡想延續紅妝時代的太平公主,對權力的追逐由男性切換到了女性。值得一提的是,男女主角的戀愛不是《宮心計》系列的主旨,甚至從戲份上看,男女主角都沒能湊成一對。擱置愛情而表現鬥爭,對於主題的表現和表達來說,愛情線可能存在的瑣碎沒有造成困擾,使得女性角色獲得更加乾脆利落的形象。

《宮心計2》成語梗、太平梗熱議背後,新港劇文化認可進一步提升

兩部劇集中的尚宮局,是一個獨立的女性同盟,不需要男性的拯救與凝視,她們所服務的也是後宮的諸位妃嬪。先有成熟的女性團體,後在這種環境下培養出變革性的人物,對組織的教條進行發揚。而劉三好與元玥作為這個女團中走出的黨魁式人物,無疑加強了尚宮局對國家大事的參與度。

女性角色以群體而非個人作為鬥爭主體而出現,僅從這一點來說,《宮心計》系列的女性角色可要比內地所謂的大女主劇如《美人心計》、《甄嬛傳》、《羋月傳》前衛不少。

“新港劇”佈局下的成功案例

港味是港劇文化的基本標籤之一,節奏快、矛盾激烈、暖心金句頻出的港劇成為幾代人的共同回憶。隨著近幾年網絡平臺的崛起和受眾變遷,內地視頻網站也努力牽線港劇,推陳出新。

近幾年,“新港劇”作為一種類型的崛起,延續“渠道賦能+優質製作”的路徑,拓展互聯網生態的維度和內涵後,在這一方面,騰訊始終走在前面。騰訊的大力投入以及自身的市場規模,是其合作的重要價值。過去的幾年間,騰訊+TVB的新港劇涵蓋了刑偵、家庭倫理和宮廷鬥爭這幾個港劇的主要類型。

《宮心計2》成語梗、太平梗熱議背後,新港劇文化認可進一步提升

我們從中也可以見到,不停反轉的情節、故事線的穿插等港劇精髓都被保留了下來,溫暖人心的場景也依然在。在這些港劇精髓的基礎之上,刪除了拖沓的部分,嘗試與各種新元素進行碰撞,的確做到了令受眾眼前一亮。

“新港劇”面對的是新一代的年輕觀眾,其在保持“原港原味”的基礎上進行互聯網式的模式改良,加之製作成本的大力加持,“新港劇”的創作起點其實是極高的。

新港劇的未來不會僅僅侷限於舊有的風情,騰訊視頻與TVB也正在規劃新的題材和原創內容。保留港劇的核心要素,在主題、人物、劇情等各個方面創新,或許要讓觀眾理解的不僅僅只有情懷,還有更加精彩的新港劇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