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玄甲軍,破敵殺戮是他們的本能,守衛疆土是他們的承諾

玄甲軍的字面理解:玄指黑色也有厚重的意思,甲指盔甲。這種鎧甲為突出防護和實用能力通體鐵質,所以十分厚重,通常為黑色。歷史上的玄甲軍應屬重騎兵,士兵身著黑鐵盔甲,是號稱中國歷史十大騎兵的兵種之一。

李世民的玄甲軍,破敵殺戮是他們的本能,守衛疆土是他們的承諾

《資治通鑑》對於玄甲軍的記載:"世民選精銳千餘騎,皆皂衣玄甲,分為左右隊,使、、、翟長孫分將之。每戰,世民親被玄甲帥之為前鋒,乘機進擊,所向無不摧破,敵人畏之。行臺僕射、公將兵按行營屯,猝與遇,戰不利。秦王世民帥玄甲救之,世充大敗,獲其騎將葛彥璋,俘斬六千餘人,世充遁歸。"這段文字雖然很短,但玄甲軍的戰鬥力和作用可見一斑。

李世民的玄甲軍,破敵殺戮是他們的本能,守衛疆土是他們的承諾

李淵在太原一帶負責防守突厥,組建了一些規模不算太大的精銳輕騎兵部隊。從小參軍,加上是李淵公子,因此就在自己周圍形成一個小集團。李淵起兵之初,李世民身邊已經形成一支由、等人領導的精銳騎兵部隊。到了擊敗,吞併隴右騎兵以後,唐的騎兵部隊大大加強,而玄甲軍也大大加強(隴右騎兵是當時天下三大最精銳部隊之一,還有另外兩個分別是軍團和身邊的驍果軍團)加上、等名將的加入,一支真正意義上的天下無敵的玄甲軍勁旅誕生了。

李世民的玄甲軍,破敵殺戮是他們的本能,守衛疆土是他們的承諾

幾乎每戰都身先士卒,他自己一身玄甲,率領著騎兵如同黑雲一般壓向敵陣,聲勢迫人,加上玄甲軍本身的精銳,幾乎是無堅不摧的。從東漢末年開始,北方強悍的逐漸進入,經過和南北朝的混戰,到了,騎兵的發展達到了中國歷史上的有一個高峰。

在這個時代,重甲騎兵一度成為主流。所謂重甲騎兵,又稱,騎兵和戰馬均披很厚的盔甲。隋朝繼承了南北朝的傳統,在軍隊中,重甲騎兵依然佔了很大比重,作為舊朝的一員,的唐軍大概也受了一些影響。

李世民的玄甲軍,破敵殺戮是他們的本能,守衛疆土是他們的承諾

唐夏,李世民率領數千唐軍與十幾萬夏軍對峙,其中就包括3500名"玄甲軍"。

曾用1000玄甲精兵大破,斬俘6000餘人。在決定天下歸屬的之戰中,率領精銳主力十餘萬人前來支援王世充,李世民僅用3500名玄甲精兵為前鋒增援虎牢關,結果大破竇建德十餘萬眾,竇建德僅率數百騎逃遁,隨後,洛陽的王世充看到夏王竇建德的十幾萬大軍也被滅,認為無須反抗,率領文武百官投降。天下的局勢完全轉向了對唐軍有利的一面。

李世民的玄甲軍,破敵殺戮是他們的本能,守衛疆土是他們的承諾

李世民登基後,拆分玄甲軍。一部分成為皇宮近衛部隊"百騎",長期駐紮在皇宮附近只在內部實行輪換而不離開京城。玄甲軍的主要部分,交給了李靖,在唐對的滅國性戰爭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