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到了禁地中的禁地 出發之前我們連遺書都寫好了

我们来到了禁地中的禁地 出发之前我们连遗书都写好了

為了向英雄致敬,我們沿著北緯35度一路向西。從格爾木出發後,每一個人的食物、燃油、各種補給都在漸漸減少,好奇心、精氣神和體力也是一樣。但是,大家的勇氣和探索心卻從未減弱。

我们来到了禁地中的禁地 出发之前我们连遗书都写好了

禁地中的禁地

在大部分公眾認知和傳播中,整個青藏高原被稱作“生命的禁地”。這其實是無知的內地遊客的曲解——世界屋脊的生命色彩,可是十分濃烈的。禁地,是對於那些無知的弱者而言。

但我們很快就意識到,這就是禁地。

離開向陽湖後,生命的色彩越來越少。除了反射著強烈陽光的雪山,就是遍地的碎石。野生動物難覓蹤影,其實就連一棵草也看不見。前進路上意外所獲是兩具“屍體”——一輛摩托車孤零零地倒在地上,看起來還沒有經歷時間過多地摧殘;另一輛則是一臺明顯是上世紀產物的“老解放”,它已經被凍土包融,成為了羌塘的一部分。根據推測,那臺老解放應該是多少年前的偷獵者陷車或沒油後遺棄在此地的,而摩托車應該就是不久前一個失敗穿越者的座駕。那麼駕駛這兩臺車的人呢?他們是不是跟李聰明、王勇殊途同歸了?

我们来到了禁地中的禁地 出发之前我们连遗书都写好了
我们来到了禁地中的禁地 出发之前我们连遗书都写好了

隊員們開始越來越嚴肅了——這就叫真正的“前車之鑑”。

羌塘並不會對我們特殊照顧。碎石灘變成了巨石陣,這些黑黢黢的尖石頭都是百萬年前火山噴發的產物,它們也宣示著羌塘的壞脾氣。我們開始頻繁地使用低速四驅,因為要翻閱一個又一個的陡坡——其實壓根就是行走在山脊之上。所有駕駛員必須保持全神貫注,因為任何的失誤都意味著粉身碎骨——這並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幾乎已經成為了現實。

在翻越了數座山坡後,車隊又一次騎在了山樑上。山越來越高,懸崖下的峽谷越來越深,路線和路況變得越來越不明朗。突然電臺裡傳來一個驚慌得氣喘吁吁的聲音:“大家千萬不要跟我走,這邊下不來!”這是2號車李哥的聲音。李哥是此行中資歷最老的老江湖,無人區前前後後走過好多遍了。聽見電臺中的驚呼後,我們才發現2號車已經撅著屁股朝山崖下栽下去了。其餘車輛趕緊找到安全的地方停車,等我們氣喘吁吁趕到“現場”,李哥的車已經橫在半山腰。根據車轍能夠看出,在千鈞一髮之際李哥在佈滿亂石的斜坡上把車身打正,才把車停穩,避免了車毀人亡的慘劇。所有人都緊張不已,怎麼看這都是一個超過30°,長度幾百米的懸崖,沒有車毀人亡只能用“幸運”兩個字來解釋。在諸多“老司機”的豐富經驗下,我們動用了三部絞盤才把這輛帕拉丁拖回山脊。李哥上來後告訴我們,那一瞬間他連遺囑都想好了。

我们来到了禁地中的禁地 出发之前我们连遗书都写好了我们来到了禁地中的禁地 出发之前我们连遗书都写好了

這才叫真正的禁地——沒有經歷生死考驗,你不配進入禁地。

這塊禁地,叫做巴毛瓊宗。

天堂,還是地獄

巴毛瓊宗是個地名,這個名字更多存在於藏族人的神話傳說中。

在傳說裡,巴毛瓊宗還有一個更符合傳說的名字:天堂之門。

在傳說中,巴毛瓊宗是女魔頭阿達拉姆的屬地。阿達拉姆在此無惡不作,以殺生為樂,導致巴毛瓊宗屍體遍佈,成為了野生動物的煉獄。直到阿達拉姆偶遇大英雄格薩爾王,被格薩爾王吸引併成為了他的妃子,跟著英雄一起征戰。但最終阿達拉姆還因罪孽深重,下入地獄飽受折磨。這段故事也成為了《格薩爾王傳》中的高潮部分。

我们来到了禁地中的禁地 出发之前我们连遗书都写好了

“天堂之門”可以有很多種解釋。藏族人認為這是野生動物獲得重生的地方,野生動物將死之時都會獨自趕赴“天堂之門”。因此在歷史上的戰爭時期,貴族武裝會把巴毛瓊宗當做是最後的避難之地,他們希望能借“天堂之門”的魔力獲得重生。能否獲得重生我們不得而知,但進入巴毛瓊宗地區始,野生動物的蹤跡就多了起來。神奇的是,我們在此遇到的兩頭野犛牛皆為踽踽獨行的“老弱病殘”,他們對車隊並沒有什麼興趣,只是有些悲壯地向山坡另一面緩緩前行。而草地和冰凍的河道中,的確發現了大量的野犛牛屍骨,甚至還有狼群和棕熊正在享用新鮮的野犛牛肉。難道此地真的是野犛牛們的歸宿?

我们来到了禁地中的禁地 出发之前我们连遗书都写好了

通過觀察和分析,“天堂之門”應該有科學讓人信服的解釋。巴毛瓊宗被百萬年前的火山灰所滋養,水草相對豐美,因此是各種野生動物遷徙補給的重要一站。而那些聰明的食肉動物只要在它們的必經之路上設好埋伏,捕獵幾隻羚羊或犛牛輕而易舉。事實上我們也的確發現了幾條野生動物踩出的路線,這些草地上的土路直直地扎向湖邊。那些食草動物每一次都從固定路線走到湖畔,從不會有差錯。而狼群和棕熊,就在附近遊蕩——我們的車隊就遇到了不少於3次棕熊和數個狼群,其中還有一隻頭狼好奇地跟著車隊跑了好幾公里。

對於那些以肉體和生命“供養”了狼群的野生動物來說,巴毛瓊宗就是個地獄。然而廣義上來講,它的確是個天堂。

我们来到了禁地中的禁地 出发之前我们连遗书都写好了
我们来到了禁地中的禁地 出发之前我们连遗书都写好了我们来到了禁地中的禁地 出发之前我们连遗书都写好了
我们来到了禁地中的禁地 出发之前我们连遗书都写好了

而人類在“天堂”的活動從來就沒停止過。千百年來,尋找“天堂之門”的信徒、叛亂逃命的藏兵、境外的探險者和官方的科考隊從未停止過對巴毛瓊宗的探索。我們在此找到了一些明顯人類活動的痕跡——半個世紀前的子彈殼、坍塌的建於山頂的古堡、擺放規則的石堆……

我们来到了禁地中的禁地 出发之前我们连遗书都写好了

但是對本人而言,巴毛瓊宗可沒有什麼美好的回憶——從懸崖救援後的記憶全部是碎片化的,嚴重的高反讓我幾乎長時間出於昏迷狀態。得益於強大的車隊和先進的越野車,我最終安然無恙地離開無人區,但大半個世紀前的探險隊就沒那麼幸運了。上世紀50年代,官方曾組織解放軍探險隊由克里雅山口進入藏地,並開工在此修建計劃中的新藏線。不幸的是,探險隊遇到了火山噴發,整個隊伍包括大型工程機械、營地統統被火山灰掩埋,解放軍損失慘重。

對於人類的探索活動而言,巴毛瓊宗無疑就是地獄。

英雄古道

在記憶中的恍惚碎片中,我們連續穿越了幾條冰河。冰層越來越薄,河面越來越寬,水流越來越湍急,甚至數次車輛已經壓碎冰面,險些被大水沖走。還有一些更陡峭的、覆蓋著冰雪的埡口,山體呈現出讓人壓抑的青紅色。電臺裡再沒了調侃,大家都十分緊張。終於,我們翻越了最後一座高山,地勢平緩了起來。湍急的河,是瑪爾蓋茶卡南部的玉龍河;陡峭的山,叫克里雅山口。過了克里雅山口,海拔就越來越低,我的意識也開始逐漸恢復了起來。

我们来到了禁地中的禁地 出发之前我们连遗书都写好了我们来到了禁地中的禁地 出发之前我们连遗书都写好了

但這並不代表路就越來越好走了——事實恰恰相反。

克里雅山口往北,正是當年解放軍修建出的300公里左右的新藏線的路基,也就是如今戶外圈內大名鼎鼎卻鮮有人成功進入的英雄古道。這段路基荒廢了大半個世紀,冰川、洪水和泥石流早已把它變成了天塹。先前緊張的氣氛一點也沒有解除——一旦在峽谷中狹窄的河道中陷車,救援幾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不陷車更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如何來描述這300公里的“英雄路”呢?很簡單,就是300公里的通麥天險。它比通麥更險的是,有相當一部分路段需要趟河而過,水底的深坑、淤泥和巨石著實給我們帶來了不少麻煩。大家心裡都很清楚:天黑以後穿出去是不可能的,一旦路斷了我們就無路可退了,剩下的燃油補給和身體條件都決不允許我們再耽誤一天。這是一個絕少有車輛進來的峽谷——但是我們看到了至少3輛被砸成鐵餅的越野車,可想而知路況的艱險和隊員心裡的緊張。

我们来到了禁地中的禁地 出发之前我们连遗书都写好了
我们来到了禁地中的禁地 出发之前我们连遗书都写好了我们来到了禁地中的禁地 出发之前我们连遗书都写好了

直到天暗到我們需要打開大燈的時候,我們發現了遠方的另一對大燈——那是正在施工的一個小營地,我們到達了新疆于田縣的普魯村。

我們成功走出了無人區,完成了“英雄之路”的完整穿越。

做自己的英雄

進入普魯村,人們都不可思議地看著我們。他們都知道那個古老的傳說,山的那頭有一條艱險的進藏線路,無數懷著英雄夢想的人走過山口再也沒有回來。而我們,7輛車,14人,居然是從傳說的那一邊過來的。我們一時被當做了英雄。

我们来到了禁地中的禁地 出发之前我们连遗书都写好了

每個人都應該很清楚,自己為什麼會加入這樣一次危險係數高、舒適度低、毀車又折磨人的行程。大家的理由其實都差不多:一是向英雄致敬,二是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回想這個過程,其實可以附加以很多冠冕堂皇的形容詞的——畢竟,這樣一條線路,可以稱謂史上之“最”了。而我們——老男孩4x4車隊,就是以最小的代價,完成了前所未有的壯舉。

我們是英雄嗎?

不需要別人知道,悄悄地告訴自己,你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