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90後離婚、禿頭、出家了……但90後護士表示不服!

從“離婚”到“出家”,

“第一批90後”就這樣火了

第一批90後離婚、禿頭、出家了……但90後護士表示不服!

一夜之間,“第一批90後”已經離婚、禿頭、出家了…

從“獨生子”到“頂樑柱”

90後護士在爭議中成長

“90後”在很長一段時間成為了“嬌生慣養”“好吃懶做”“溫室花朵”的代名詞,剛剛消停了沒多長時間,“第一批90後”再次被自媒體熱炒,真的是網上說的那麼不堪嗎?看看90後護士就知道了。

90後護士能吃苦,成為骨幹力量

嬌小身軀托起健康希望

這是解放軍117醫院機場路院區內鏡中心護士長李玉在朋友圈裡發了一張照片:一個年輕女護士坐在手術床一頭,用自己的背託著正在搶救中的患者。

第一批90後離婚、禿頭、出家了……但90後護士表示不服!

照片中的年輕護士是內鏡中心90後美小護賴文霞。小賴一米六左右的個子,扎著馬尾辮,偏瘦。說起這次經歷,小賴覺得有點不好意思:「真沒什麼特別的,當時情況比較緊急,我也沒有多想,覺得這樣能緩解病人的痛苦,就去做了。我想身為醫護人員,無論誰遇到這樣的情況,都會這樣做的。」

八九個小時,220公里,出診護士的一天

郭麗莎是一名1992年出生的護士,從2013年至今,一直在萊西市中醫醫院急診科做護士,主要負責出急診,輸送病號、協助醫生處理病人傷口、為病人輸液、做檢查等護理工作。作為一名90後,她說因為工作穩定,工作性質以”救死扶傷“為主,家裡人很支持,自己也願意一直堅守在這個崗位。

第一批90後離婚、禿頭、出家了……但90後護士表示不服!

從上午7點半到深夜10點,郭麗莎一直奔波在出急診的路上,其中來回一個多小時的長途出診有4次,在救護車上停留的時間有八九個小時,出行距離達220公里。

90後護士有擔當,困難面前不猶豫

90後護士拄拐打石膏上班

今年,一張年輕女護士駕著雙柺在科室奔走,打著石膏為患者做治療的照片,被網友紛紛點贊“好敬業”。她是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整形美容科25歲的護士徐露。徐露說:“科裡很多同事也有難處,我們是一個集體,我能分擔的就盡力幫著分擔點。”

第一批90後離婚、禿頭、出家了……但90後護士表示不服!

勇敢抓小偷,厲害了小護士

2017年8月17日早上,一場行竊事件在遂寧市中心醫院綜合樓2樓的風溼免疫科更衣室發生,所幸被經過的90後護士小敏(化名)發現。她勇敢地拖住小偷,最終在科室醫護人員和病人家屬的協助下,成功將其抓住。

第一批90後離婚、禿頭、出家了……但90後護士表示不服!

90後護士有能力,管理技術樣樣通

90後護士長臨床很常見

李莉目前是艾諾體檢的一名90後護士長,已經從事護理工作多年。很多人總會抱怨護士工作很累、經常熬夜,但是李莉的生活格言則是全力以赴的做好每一件小事。早上6:45,護士長李莉像往常一樣來到體檢中心,穿好護士服,對著鏡子仔細整理儀容儀表。上班前,會召開個5分鐘晨會,安排下今天的工作內容。

第一批90後離婚、禿頭、出家了……但90後護士表示不服!

還有在平輿縣婦幼保健院,有一個叫響的護士群體——院VIP產休區護理隊伍,2014年組建以來,連年獲評全院先進科室,2016年榮獲全縣衛生計生系統“黨員示範崗”稱號。而這支隊伍的“掌門人”,今年才26歲——她叫翟琳琳。

90後兒科小護士,75分鐘打18個頭皮針

秀秀是商河縣人民醫院兒科的一名90後護士,在科裡號稱「打針小能手」。1月30日,大眾網記者跟隨秀秀值班,見識了秀秀「針針見血」的真功夫:75分鐘給18個孩子打了頭皮針,其中還有6個是留置針。在這些孩子中,最小的只有25天,最大的也不過3歲,每一針都會哭鬧一番,但是秀秀卻淡定地一一化解,讓每個心疼寶寶的媽媽長鬆了一口氣。

第一批90後離婚、禿頭、出家了……但90後護士表示不服!

還有很多90後走上不同的重要崗位——專科護士、帶教老師、質控管理等等,90後已經成為護理發展的骨幹力量。

90後護士有愛心,路遇急救勇上前

高鐵上跪地救人

“曾經的你在火車上救了一個老奶奶,現在的我在高鐵上救了一個老爺爺。”11月6日,南京紅十字醫院的護士朱家陽在朋友圈發了這麼一條信息。那個"你"就是朱家陽的父親,隨即父親在女兒的朋友圈下面點了一個大大讚。原來,這位90後的護士在火車上,跪在地上半小時,為心臟驟停的老爺爺做了的心肺復甦還有不間斷的人工呼吸,將患者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下班路上施援手

9月27日中午12點10分左右,張嫡下班回家,在江津城區客運中心轉盤處時,突然發現路中間仰面躺著一位老婆婆。張嫡立即下車,檢查傷者情況。張嫡說,當時老人周圍有大量的血跡,頸動脈已經沒有搏動,瞳孔出現散大。張嫡身上的包都來不及放下,就直接跪在地上,為老人進行心肺復甦和人工呼吸。幾分鐘後,120急救車趕到現場,將老人送往附近醫院搶救。

第一批90後離婚、禿頭、出家了……但90後護士表示不服!

90後護士有特質,能創新有活力

護士手術筆記走紅

去年,一份“護士筆記”刷爆朋友圈。娟秀工整的字體、手繪精緻的解剖圖、翔實的手術記錄和手術過程中的所思所悟……這些都出自90後護士王婷的“手術室上臺筆記”,這樣的筆記讓網友們欽佩不已。

第一批90後離婚、禿頭、出家了……但90後護士表示不服!

自此之後更多的護士手繪解剖圖譜、護士手術筆記被髮到網上,其中多數為90後護士所為。

漫畫溝通更有效

“90後”護士多才多藝,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畫畫功底了得,臨床中很多情況下,用專業術語和病人溝通存在著理解上的障礙,如果畫成漫畫,就好理解多了。

第一批90後離婚、禿頭、出家了……但90後護士表示不服!

什麼是前置胎盤,什麼是產後出血?許多人並清楚,但準媽媽聽到這些詞卻總會有些莫名的擔心。近日,蘇北醫院產科“90後”護士郭凌雲自創漫畫,用生動形象的畫面及簡短的對話,將前置胎盤、產後出血的故事展示得一清二楚。

“三十六計”促溝通

“美人計”、“不爛舌”、“苦肉計”、“攻戰計”、“連環計”……很難相信,這是一名90後護士在醫院工作一年後,總結出來的護患溝通“三十六計”。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機動護士李韶卿,也因此贏得患者和同事的一致“點贊”。

第一批90後離婚、禿頭、出家了……但90後護士表示不服!

“捏”Q版同事為減壓

一揉、一捏、一畫,彩色的超輕粘土在手指交織間彷彿被賦予了生命,十分鐘左右,一個頭戴護士帽,手捧針筒的Q版護士便映入眼簾,活靈活現地展示著醫生護士們的日常工作。這位用超輕粘土還原醫護人員工作日常的製作者叫楊雅倩,是長沙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的一名護士。

第一批90後離婚、禿頭、出家了……但90後護士表示不服!

最後,我想說的是:90後護士沒有你們想象的那麼脆弱——

“離婚”我們沒有那個精力;

“禿頂”不至於,掉頭髮很常見,可能是燕尾帽、夜班惹的禍;

至於“出家”,我們每天都在做善事,“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你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