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說」達·文西真的是現代穿越回去的嗎?

今天是2018年4月23日

這是饅頭說在頭條號上的第 六 篇文章

今天要說的這個人,可能是史上頭銜最多的一個人

他首先是一個著名的畫家

但他還有其他諸多頭銜:

雕刻家、建築師、音樂家、數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解剖學家、地質學家、製圖師,植物學家、作家等等等等

他鑽研的領域實在太多,以至於後人又給了他兩個頭銜:

“外星人”和“穿越者”

那麼,他到底有沒有那麼神?


【今日由頭】

1452年4月23日

達·芬奇出生

1

1452年的4月23日,瑟·安東尼奧在日記裡寫下了一句話:

“4月15日,星期六,我的一個孫子誕生。”

安東尼奧所在的地方,是當時佛羅倫薩共和國治下的一個叫芬奇的小鎮,當時使用的是“儒略曆”(凱撒推行的羅馬曆法),按照現在的公曆轉換,應該是4月23日。

安東尼奧的這個孫子,被取名為“Li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芬奇鎮梅瑟·皮耶羅之子——列奧納多”。其中,“ser”代表他的父親是一個紳士,而“da vinci”意思是“來自芬奇鎮”。孩子真正的名字其實只有一個,就是當時意大利普遍用的男性名字:“列奧納多”。

但是,當這個孩子後來成為流芳百世的大名人之後,卻沒有人叫他“列奧納多”這個名字。

大家都只叫他達·芬奇。

2

關於達·芬奇少年時期的記載,其實很少。

目前基本可以確定的,是他的父親叫瑟·皮耶羅·達芬奇,是當地的一個法律公證員(類似於律師這樣的角色),比較富有。

達·芬奇的母親叫卡泰利娜,應該是他父親下面的一個佃農(也有說是酒吧的侍女),父親抱走了剛出生的達·芬奇,卻沒有和他的母親結婚——沒錯,達·芬奇是一個私生子。

在達·芬奇14歲的時候,他離開了自己的家鄉芬奇小鎮,來到了大城市佛羅倫薩,成為了一名藝術家的學徒。

在那個時代的意大利,如果你想當一名藝術家,並不是相當就能當的,必須先加入當時的一個組織——行會。

行會管轄著各種手工作坊,後者的訂單,都由前者分配。而你要做一個畫家或者一個雕塑家,都必須先去相應的手工作坊,拜一個師傅,從一名學徒開始做起,一邊學手藝,一邊幫師傅完成工作。

一般來說,做學徒的時間至少要超過10年。

幸運的是,達·芬奇當時拜的師傅,是那個時代的一個大牛藝術家,叫做安德烈·德爾·委羅基奧。委羅基奧的弟子有不少成為下一代的大牛,比如達·芬奇,比如波提切裡。

「饅頭說」達·芬奇真的是現代穿越回去的嗎?

波提切裡被認為是佛羅倫薩畫派的最後一位畫家,著名的《維納斯的誕生》就是他的作品

我們通過課本瞭解的“畫雞蛋”的故事,就是達·芬奇做了委羅基奧學徒後發生的事。當然,達·芬奇跟委羅基奧學習的本領,遠遠不止畫雞蛋。

關於達·芬奇的學徒生涯,還有兩件事值得一提。

一個是關於達·芬奇的容貌。我們現在腦海中浮現出的達·芬奇的容貌,基本上是來自他的自畫像:

「饅頭說」達·芬奇真的是現代穿越回去的嗎?

也有人質疑這幅像是達·芬奇畫的,但未必畫的是自己

但事實上,達·芬奇年輕時非常俊美,甚至因為相貌而名動全城(由於他終身未婚,關於他性取向的問題也是一直被大家討論,此文不涉及)。他經常給自己的老師委羅基奧做雕塑的模特,據說委羅基奧的名作青銅《大衛》像,模特就是達·芬奇。

「饅頭說」達·芬奇真的是現代穿越回去的嗎?

青銅像《大衛》

另一個,是關於達·芬奇所處的時代背景。

當時做藝術家,是一個開銷非常大的職業,是需要人供養的。誰供養呢?就是“藝術讚賞人”。

從小背景來說,當時統治佛羅倫薩共和國的家族,正好是大名鼎鼎的美第奇家族——這個家族對藝術的痴迷和支持是非常有名的。美第奇家族一直很喜歡委羅基奧,而達·芬奇生活的時代,正好又基本和整個洛倫佐家族中對藝術支持力度最大的洛倫佐·美第奇同一時代——這對達·芬奇後來的創作有不小的影響。

「饅頭說」達·芬奇真的是現代穿越回去的嗎?

洛倫佐·美第奇被同時代的佛羅倫薩人稱為“偉大的洛倫佐”,他的逝世其實也宣告了美第奇家族對佛羅倫薩統治的結束

而從大背景而言,從13世紀開始萌芽的歐洲“文藝復興”,經過一個多世紀的醞釀,到了15世紀開始進入鼎盛時期——這個時期,正好就是達·芬奇所處的時期。

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

一代大神的神奇之路,就此開始。

3

我們先來看看達·芬奇的繪畫成就。

這是達·芬奇最無可爭議的領域,也是他流芳百世的最主要原因。

1475年,達·芬奇的老師委羅基奧接到委託,要畫一幅《基督受洗》的宗教油畫。儘管早在三年前,年僅20歲的達·芬奇就被佛羅倫薩畫家工會列在了會員名單上,但他的身份畢竟還是老師的學徒,所以就受命和老師一起完成這幅畫。

委羅基奧完成了整體構圖,而達·芬奇領到的任務是畫一些背景,和左邊的那位小天使。但就是這個左邊的這個惟妙惟肖的小天使,展現出了全畫都沒有的一種靈性。在達·芬奇創作完這幅畫後,委羅基奧就表示再也沒辦法教他繪畫了,而是將他介紹給另一位有名的繪畫大師。不僅如此,委羅基奧之後也表示不會再畫畫了,轉攻雕塑。

「饅頭說」達·芬奇真的是現代穿越回去的嗎?

《基督受洗》

達·芬奇雖然以畫畫名聞天下,但他流到後世的畫作其實並不多,除去真偽存疑的作品以及大量手稿外,真正的油畫連同壁畫在內,也就20幅出頭。

但是,每一幅都是傳世經典。

他最有名的那幅《蒙娜麗莎》,自然不用多說了,這裡連圖片都不用放,一說這個名字,大家在腦海中就立刻會浮現出畫的樣子。

關於《蒙娜麗莎》的評述早已浩如煙海,這裡就不畫蛇添足了。達·芬奇畫作的經典不僅僅體現在他的技法上,更在於背後對人性的洞悉和把握。這一點,在他1494至1498年期間創作的《最後的晚餐》這幅作品中最能體現。

《最後的晚餐》描繪的是耶穌被猶大出賣後,與他的十二聖徒在一起吃最後一頓晚飯的場景。這個著名的故事一直是歐洲各路大神畫家喜歡創作的選題,在達·芬奇之前,有很多名家都以此為題創作過。

但之前的作品,別的不說,都有個很明顯的特點——一眼就能看出畫面中叛徒猶大是誰。

以下圖片選自《史上最全的,你知道幾個?》作者:藝墟上藝術)

「饅頭說」達·芬奇真的是現代穿越回去的嗎?

卡普阿的《最後的晚餐》,猶大被畫作去伸手拿麵包的人,因為耶穌說:“正準備去接基督蘸了湯的麵包的那個人便是出賣了我的那個人“。

「饅頭說」達·芬奇真的是現代穿越回去的嗎?

喬託的《最後的晚餐》,猶大就是那個唯一頭頂沒有光環的人

「饅頭說」達·芬奇真的是現代穿越回去的嗎?

格列柯的《最後的晚餐》,猶大手裡明顯拿了錢袋,因為《聖經》裡記載他因為收了30個銀幣出賣了耶穌。所以一般《最後的晚餐》畫作中,猶大要麼拿錢袋,要麼沒光環,要麼被孤立。

「饅頭說」達·芬奇真的是現代穿越回去的嗎?

安德烈亞·德爾·卡斯坦諾 的《最後的晚餐》,猶大坐在所有人的對立面。

好了,那麼我們來看下達·芬奇版本的《最後的晚餐》。

「饅頭說」達·芬奇真的是現代穿越回去的嗎?

這幅畫是達·芬奇畫在教堂上的壁畫,雖然經過多次修復,但依舊損毀嚴重——事實上,這幅畫能保存下來就已經是奇蹟了。

提供一張修復版,可以看得更清楚些:

「饅頭說」達·芬奇真的是現代穿越回去的嗎?

我們可以看到畫面上13個人以耶穌為中心,看似雜亂分佈(其實是三人一組分了四組),每個人的表情都不一樣,說明當時每個人的心態都不相同。耶穌在中間,不同於以往作品中總是在說話的樣子,他雙目低垂,嘴唇緊閉。

而作為叛徒的猶大,第一眼根本就認不出是誰——大家都沒有光環,沒有人被孤立。但只要你仔細辨認,那個身體後仰,一手裡拿著不起眼錢袋,一手微微伸出去拿麵包的人,就是他(耶穌左邊第三個)。事實上,即便不用道具,猶大的神態也已經出賣了他。

而且,這幅看上去有些雜亂的畫作背後,其實是達·芬奇經過精心準備和策劃的。

「饅頭說」達·芬奇真的是現代穿越回去的嗎?

達·芬奇關於《最後的晚餐》的大量習作被藏於溫莎圖書館和威尼斯,他每個人物形象都找了現實中的模特,細節甚至到一雙手,一個衣袖都做了很多草稿筆記。

「饅頭說」達·芬奇真的是現代穿越回去的嗎?

《最後的晚餐》的透視比例關係,據說達·芬奇在這幅畫中用了三個光源

所以,說達·芬奇的每一幅畫都是傳世經典,並不誇張。

「饅頭說」達·芬奇真的是現代穿越回去的嗎?

我個人比較喜歡的達·芬奇的畫作《抱銀鼠的女子》

「饅頭說」達·芬奇真的是現代穿越回去的嗎?

2017年11月15日,紐約佳士得拍賣行拍出一幅據考證是達·芬奇真跡的《救世主》,價格為4億美元(加上佣金的價格是4.5億美元),成為史上最貴的一件藝術品。當然,這幅畫的真假依舊存疑。

「饅頭說」達·芬奇真的是現代穿越回去的嗎?

達·芬奇的一張草稿素描

4

關於達·芬奇繪畫的技藝,其實不需要多討論了。

接下來該說說他的“不務正業”了。

首先,在繪畫之外,達·芬奇另一個被大家比較認可的領域,是他在解剖學和醫學上的貢獻——當然,這其實和他的繪畫和雕塑事業也是息息相關的。

達·芬奇在委羅基奧手下做學徒的時候,就被要求學習解剖學。為此,達·芬奇在佛羅倫薩的聖瑪利亞紐瓦醫院得到了解剖屍體的許可(也有說法是他沒有得到許可,私自解剖屍體和動物)。在30年的時間裡,達·芬奇至少解剖過30具不同的人類屍體。併為此繪製 了超過200幅以上的繪畫筆記。

「饅頭說」達·芬奇真的是現代穿越回去的嗎?

達·芬奇的解剖筆記

「饅頭說」達·芬奇真的是現代穿越回去的嗎?

因為解剖,達·芬奇對人體構造建立了超越常人的認知,進而開始在人體醫學和生理學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設想和探索。

他發現人體的心臟有四個腔,並畫出了心臟瓣膜。

「饅頭說」達·芬奇真的是現代穿越回去的嗎?

「饅頭說」達·芬奇真的是現代穿越回去的嗎?

他是目前已知的第一個畫出子宮胚胎中的胎兒和腹腔中的闌尾的人。

「饅頭說」達·芬奇真的是現代穿越回去的嗎?

他是目前已知的第一個認識到血液對人體新陳代謝起作用的人,並認為血液不斷地改造全身,把養料帶給身體各個器官,再把垃圾帶走。他還認為老年人的死因之一是動脈硬化,而產生動脈硬化的原因是缺乏運動。

他的這些探索在我們現在看來或許並不太稀奇,但放到15世紀的歐洲,那是驚世駭俗的行為和認知。

「饅頭說」達·芬奇真的是現代穿越回去的嗎?

達·芬奇還是目前已知的第一個想到用玻璃和陶瓷製作心臟和眼睛的人

從達·芬奇的筆記中不難看出,他對結構構造方面有非常細緻入微的觀察,並能忠實地記錄,所以,由生理學,他又將觸角延伸到了工程學和物理學。

比如達·芬奇通過揭剖獲得的人體構造方面的知識,設計出了一個“機器人”的草圖:

以木頭、皮革和金屬為外殼,以齒輪做驅動裝置,以水力做動力,讓機器人可以坐下和站立,手臂可以揮舞,頭部可以轉動,甚至嘴巴可以開合併發出聲音。

「饅頭說」達·芬奇真的是現代穿越回去的嗎?

後人根據達·芬奇手稿仿製的機器人模型圖

更進一步,達·芬奇試圖探索一個千古人類都關心的話題:如何能飛?

「饅頭說」達·芬奇真的是現代穿越回去的嗎?

達·芬奇設計的“飛機”的手稿。這種飛機主要是靠人力“撲翼”飛行。

「饅頭說」達·芬奇真的是現代穿越回去的嗎?

達·芬奇設計的直升機草圖

為了在不同寬度的河流上迅速架設橋樑,達·芬奇還設計過專門架橋的機器。

「饅頭說」達·芬奇真的是現代穿越回去的嗎?

達·芬奇的手稿《移動的橋》

他對軍事機械的研究也有超乎尋常的熱情:

「饅頭說」達·芬奇真的是現代穿越回去的嗎?

達·芬奇·手稿中設計的“剃刀戰車”

事實上,只要和機械設計有關,達·芬奇都非常痴迷。在他被發現的6000多頁手稿中,人們看到了他設計的水下呼吸裝置、拉動裝置、發條傳動裝置、滾珠裝置、反向螺旋、差動螺旋、風速計、陀螺儀甚至機械車的設計圖……

「饅頭說」達·芬奇真的是現代穿越回去的嗎?

達·芬奇手稿中一個關於奇怪炮塔的設計,能夠移動。這被有些人認為是“坦克”的雛形

5

如果說達·芬奇由解剖到對機械的痴迷讓人可以理解的話,那麼他在另外一些領域做出的探索——作為一個藝術家——就不得不讓後人嘖嘖稱奇了。

在天文方面,達·芬奇堅持認為“日心說”而否定“地心說”,這個觀點的提出早於哥白尼(但實事求是地說,早在古希臘時期阿里斯塔克和赫拉克利特就都提出過類似觀點)。

在地理方面,達·芬奇在那個時代就能認識到:高山山頂上之所以有海中動物的化石,是地球的地殼運動造成海陸變遷造成的。這個認知在他當時的那個年代還是相當不易的。

「饅頭說」達·芬奇真的是現代穿越回去的嗎?

達·芬奇手稿中研究水的形態

在物理方面,達·芬奇發現了液體壓力的存在,提出了連通器原理:在連通器內,同一液體的液麵高度是相同的,不同液體的液麵高度不同,液體的高度與密度成反比。他還研究過摩擦和重力加速度。

在水利建設方面,達·芬奇並沒有只是停留在設計,他親自設計並主持修建了米蘭至帕維亞運河的灌溉工程,他設計的一些水庫、水閘、攔水壩等在當時確實推動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饅頭說」達·芬奇真的是現代穿越回去的嗎?

達·芬奇關於水利的手稿

同樣達·芬奇在建築方面也有建樹。他設計過橋樑、教堂、城市街道和城市建築。在設計中,達·芬奇會把車馬道和人行道分開。米蘭的護城河就是他設計並監工建造完成的。

「饅頭說」達·芬奇真的是現代穿越回去的嗎?

達·芬奇關於建築的手稿

哦,對了,達·芬奇有一副好嗓子,能唱非常動聽的歌曲,而且笛子吹奏很棒,七絃琴彈得更佳。事實上,他當初最早在佛羅倫薩聲名鵲起,是以音樂家的身份。

5

達·芬奇還有一些特別的習慣,讓他更是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比如他是個左撇子,終其一生,在他的筆記本上寫的記錄用的都是“鏡像文字”,即像鏡子映射一樣,和現實生活中是反的。有人曾推測,這是達·芬奇自己在給自己的筆記“加密”,即便被人偷窺,也不知道他那些設計圖的真正奧秘。

「饅頭說」達·芬奇真的是現代穿越回去的嗎?

達·芬奇手稿《等量的變化》。達芬奇在相同尺寸的半圓和圓中,畫出了177個等量變化。這說明他當時對幾何學也相當感興趣並做了研究。

而達·芬奇有那麼多的精力來從事那麼多領域的研究,背後也有一套他自己的睡眠方法——他把它稱為“定時短期睡眠法”。

即通過對睡與不睡的硬性規律性調節來提高時間利用率:每工作4小時睡15分鐘。這樣, 一晝夜花在睡眠上的時間累計只有不足1.5小時,從而爭取到更多的時間工作(但如何能做到迅速入睡倒也是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但就是這樣一個被後世景仰的天才,他的一生雖然也獲得了認可和讚譽,卻未必達到他自己所設想的那種境界。達·芬奇曾寫信給米蘭大公魯多維柯·斯弗查,在信中列舉了自己的各種才能,最後他還表示可為大公的父親塑造一座巨大的騎馬像——那時候,受材料和技術限制,在巨大的重量壓力下,馬如果前蹄騰空是非常難雕塑出來的(這尊雕像最終只有土製模型而沒有被澆築成青銅)。

但是,大公只有言語的安慰,卻鮮有實質的鼓勵,甚至連薪資都是按最低標準發放,這讓達·芬奇相當失望。

1515年,法蘭西國王弗朗索瓦一世佔領了米蘭,當時的達·芬奇已經享有頗高聲譽。法國國王邀請他赴法國定居,成為那裡的宮廷畫師。當時已經63歲的達·芬奇似乎並沒有對故鄉表達出太多的依戀,欣然前往。

最關鍵的是,他把自己最珍愛的一幅畫一起帶到了法國。

那幅畫就是《蒙娜麗莎》。這也是這幅畫至今是收藏在盧浮宮的原因。同樣也是這幅畫在1911年失竊的一個原因之一(偷畫的是一個意大利人,宣稱是要讓名畫迴歸祖國)。

「饅頭說」達·芬奇真的是現代穿越回去的嗎?

盧浮宮裡的《蒙娜麗莎》展廳永遠是人頭攢動,我去過三次,從沒能擠到過最前排

1519年,一代大師油燈燃盡。

據說67歲的達·芬奇去世時,是被法國國王抱在懷裡的——國王一直不肯鬆手。

達·芬奇的得意門生弗朗西斯科·梅爾茨用這樣一句話來總結他的恩師:

“達·芬奇的死,對每一個人都是損失,造物主無力再造出一個像他這樣的天才了。”

【饅頭說】

達·芬奇到底是不是個天才?

我覺得毫無疑問:肯定是。

那達·芬奇是不是個大神級的天才?

我覺得依舊毫無疑問:肯定是。

那達·芬奇是不是牛到像是我們時代穿越回去的,或者是外星人?

我個人覺得不至於。

或許就像我們很願意傳播特斯拉的“神蹟”一樣,我們需要一些全面碾壓我們智商乃至超出我們認知範圍的大神,來滿足我們的英雄崇拜情結。

達·芬奇在繪畫領域的成就,以及他在解剖學、建築學、水利學方面的造詣,毫無疑問都是當時時代的巔峰水平——但我並不認為是完全超越那個時代的。

至於他的其他很多奇思異想的手稿,固然讓人嘖嘖稱奇,但我覺得其實是有些被誇大的。

比如他因為一張直升機的畫稿,就被一些人稱為“發明了直升機”,我覺得有些誇張了。他關於機器人的設計固然精巧,但被稱為“機器人之父”也未免言過其實——無論歐洲還是中國,同時代甚至更早,都有很多設計精巧的機關人或木製傀儡,按這個理念,都可以稱“機器人”了。

我覺得其中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是,達·芬奇非常嚴謹,且極善於繪畫。他把他的很多奇思妙想,都用非常寫實的手法畫到了手稿上,並且成功流傳至今(這點也很重要)。我相信,在那個百花齊放的“文藝復興”時代,達·芬奇的一些理念,同時代的人未必沒有,但沒有人能像達·芬奇這樣能用筆讓它們在紙上成為“現實”,以及流傳下來。

這裡也需要指出的是,一張設計稿,和真實設計併成功運轉是有區別的。儘管後人有不少根據他的設計稿做出了實物模型,有的還驗證成功了,但用現代人的理念和架構來還原,我相信應該還是有失真的。

但達·芬奇依舊是我無比尊敬的一位大神。

因為除了上述的那些成就之外,我認為他最難得可貴的,是永遠對未知或新鮮事物抱有一顆好奇和探索的心。

達·芬奇曾自己記錄下童年時的一次難忘經歷:

有一次他在野外玩耍,來到一個洞口前。洞裡漆黑一片,他非常害怕裡面會有野獸乃至鬼怪,但最終好奇心促使他進洞去查看究竟。

其實這樣的好奇心,我們在童年人人都有。但隨著我們年紀漸長,有時候是不是會發現:對新鮮事物不僅提不起興趣,甚至是有所排斥了?

我自己原來是做媒體的,我經常和我的一些同事們分享一個觀點:

尤其是我們做媒體的,面對有些新生事物,哪怕覺得不喜歡,但也別排斥,先別忙著去批判或不屑,而是先嚐試著去了解它,使用它,熟悉它——不然,我們不僅沒有資格記錄這個時代,自己也很容易變老的。

扯得有點遠,拉回來。

不出意外的話,我們中應該不會有人能達到達·芬奇的成就。但我們即便沒有他那樣的天賦和鑽研精神,那麼至少——

讓我們努力保持一顆好奇和探索的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