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遺憾過嗎?」

“你遺憾過嗎?”

昨晚失眠的時候,翻了之前沒來得及看的微信留言。

有一個男孩和我說了下面這些話:

前些天無意間翻到跟前任的情侶微博,最後的日期定格在 3 年前。

在這 3 年裡,我變得挺多,以前她罵我不務正業,現在我幾乎每天都工作九小時以上;以前她說我對未來沒有計劃,現在我攢著錢,準備買第一套房;以前她罵我貪玩,現在我只會在週末時才跟兄弟打盤遊戲,喝杯小酒。

男孩說,我不再是以前總被她罵幼稚的懵懂男孩,也活成了她理想男友的模樣。

後來又問:如果,我說如果,不知道有機會見面的話,她會不會後悔當初頭也不回地離開?

看完這段留言,我想到一個很經典的問題:從來沒有在一起,和最終沒有在一起,哪個更遺憾?

以前失戀時,我總覺得是後者。那種感覺就好像,我陪她跑了很長的一段馬拉松之後,在終點等她的卻是別人。但現在我不再這麼想了,畢竟當初的難過是真的,但快樂也是真的。

那麼你們呢?關於你和TA,你遺憾嗎?

“你遺憾過嗎?”

“如果可以回到過去,我應該對她更好。”

阿杰說,有時候人挺犯賤的,在擁有的時候視而不見,甚至覺得她挺煩人,直到失去後才發現我早將她視為家人般重要,但一切都晚了,再次聯繫她的時候,她身邊有了疼她的男孩。

如果可以,他會少說尖酸刻薄的話,少做衝動任性的事兒。

如果可以,他會在她說喜歡櫥窗那條項鍊時偷偷地給她買下來。

如果可以,他會在最後一次吵架的時候放下面子跟她說句對不起。

如果可以…

但事實上,不是所有的錯誤配得上原諒,也不是所有感情都有重頭再來的機會。

你不珍惜,自然有人會珍惜。

“你遺憾過嗎?”

“遺憾,所以如今我想彌補。”

跟朋友看完《前任3》之後,他決定挽回前女友,他們倆跟孟雲和林佳一樣,吵了架,說了分開,一個不低頭,另一個也不挽留,為了面子誰都不再聯繫對方。

但巧合的是,當晚朋友拿著手機反覆刪減組織語言時,意外地看到對話框上也顯示著「對方正在輸入中」。

朋友二話不說給了電話女友聊了內心的想法,並相互保證,除非是真的不再愛了,要不然誰都不能冷戰超過三天。

可能是因為失去過,那種刻骨銘心的難受讓朋友更懂得珍惜的重要。

自從那次的分開之後,朋友對她更好了,曾經覺得接她下班堵車又麻煩,現在卻覺得被依賴也是一種幸福;曾經覺得女友就該有義務照顧自己,現在卻覺得一起打掃衛生,一切做飯也未嘗不是一種快樂。

聽說,分手後複合的概率是82%,但是複合後能走到最後的概率只有3%。

但如果還愛著,即使只有1%還是應該去爭取一下,畢竟在感情中最大的遺憾是連離開都無法當面說清楚,或許這不過是一個擁抱能解決的問題,最後卻因為沒有解釋而形同陌路。

“你遺憾過嗎?”

“不遺憾,都盡力了,結果也本應如此。”

曾經有讀者在後臺跟我說了她跟男友的愛情故事,她為了不再跟他異地,離開了爸媽,也辭掉了原本穩定的工作去到他的城市。

但遺憾的是,在激情過後的兩個人,隨之而至的是因為三觀的不合造成更多的爭吵,從一開始護著對方,到後來的爭鋒相對,他們都累了,也就和平分手了。

我問她,為這段感情付出了這麼多,遺憾嗎?她說不,都盡力了,愛過何嘗不是一個好的結局。

想必每個人心裡也有那位忘不了的人吧?但要知道的是,那些沒有辦法在一起的人,其實都是錯的人,終有一天也會放下曾經的執著和不捨,帶著些許的遺憾,重新開始一場沒有他的新生活。

“你遺憾過嗎?”

“最後”

其實,我們一輩子都不只是遇見一次愛情,雖然無法保證這段感情能不能走到最後,但能做到的就是,不要讓每段感情留有遺憾就足夠了。

或許以後我也會愛上另一個人,像當初喜歡上你一樣,又或許以後再也遇不上如你般讓我心跳的人,但不管怎樣,還是謝謝你來過我的青春。

願我們在愛情裡,都懂得什麼是包容,什麼是諒解,什麼是換位思考。

別讓遺憾這個東西,成為我們最後留給對方的禮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