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收藏,高清微距大圖,學習解玉砂在砣具與手工作用力下的成像

微距痕跡學是鑑賞古玉的一個重要工具,通過微距觀察可以從“形而下”的料、工、型、紋的鑑別向“形而上”的沁、光、氣、韻的鑑賞階段過渡,請屏息靜氣、細心觀察、領悟解玉砂的痕跡真諦——

一、古砣長而寬的砣痕所留存的解玉砂的痕跡特徵

收藏收藏,高清微距大圖,學習解玉砂在砣具與手工作用力下的成像

圖1:西漢蒲紋璧的典型工痕的微距成像

蒲紋製作工藝為:先利用三組平行陰線進行夾角打格,分成六角蒲格,然後利用砣具進行砣制,呈現一個接一個的六角形圖案。

則蒲紋璧陰線砣工的特徵就是為較長的砣紋線了,表現的痕跡特點為:

1、從起刀保持直線走到收刀,即使有接刀也被直線工隱藏,線條直接、乾脆、乾淨、利落,毫無拖滯感,給人的感覺粗獷有力;

2、微距顯示線槽底部整體平滑,顆粒大小不等的解玉砂在線槽底部留下直平行的走砂痕,痕跡線高低有別、寬窄有分,有強烈的“力道”感;

3、線槽邊緣平滑工整(無蹦碴),解玉砂痕上帶有明顯歲月包漿(此點特別注意,真古砣工痕必須帶歲月包漿,而非新工所顯示的乾澀感)。

二、古砣相對短而寬的砣痕所留存的解玉砂的痕跡特徵

收藏收藏,高清微距大圖,學習解玉砂在砣具與手工作用力下的成像

圖2:西漢鳳紋璧的典型工痕的微距成像

龍鳳紋製作工藝為:陰線寬、窄兼用,砣工、徒手工並施,璧面圖案變化豐富,紋飾美觀。

龍鳳紋璧陰線砣工的特徵有寬而短的砣紋線,也有細而長的徒手工紋線。寬而短的砣紋線表現的痕跡特點為:

1、從起刀到收刀一氣呵成,線條直接、乾脆、乾淨、利落,毫無拖滯感,給人的感覺“刀刀見峰”;

2、微距顯示線槽底部溝壑不平,顆粒大小不等的解玉砂留下大致方向同行但深淺高低不一的走砂痕,痕跡線溝高低起伏溝壑叢生,砣刀痕的“力道”感明顯減弱,是由於短砣力量受控而形成;

3、線槽邊緣平滑工整(無蹦碴)過渡自然,解玉砂痕上帶有明顯歲月包漿(此點特別注意,真古砣工痕必須帶歲月包漿,而非新工所顯示的乾澀感)。

三、徒手工長而細的刻線所留存的痕跡特徵

收藏收藏,高清微距大圖,學習解玉砂在砣具與手工作用力下的成像

細而長的徒手工紋線表現的痕跡特點則為:

1、由於徒手工的原因,起刀收刀受玉肌理所限,走刀拖滯、勉強,行紋侷限。

2、陰線條不規則,線槽底部比較毛糙、刮蹭明顯,呈現晶團狀凸起與長條狀凸脊、凹槽等象狀。

3、陰線邊緣彎曲而忸怩,刻痕常見無規律衝出,陰線整體有隨勢而行的水流感(是因玉質肌理對徒手工的侷限)。

四、現代機器仿工的痕跡特徵

收藏收藏,高清微距大圖,學習解玉砂在砣具與手工作用力下的成像

現代機器工拉索狀蹦碴

收藏收藏,高清微距大圖,學習解玉砂在砣具與手工作用力下的成像

現代機器工的陰線蹦碴

痕跡特點為:

1、陰線一次成形、走線控制不佳、直線不直、弧線不接(接刀),走勢軟弱無力。

2、因高速鑽頭,陰線底部顯尖銳而絕對平行的劃痕,乾澀、呆滯,無歲月包漿痕跡,毫無生氣。

3、因高速鑽頭,導致陰線邊緣常見蹦喳,呈現“拉索狀”鋸齒邊痕。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評論轉發收藏,也可以關注我,一起來養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