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字:康

五福臨門

是年節時人們常說的喜慶詞

但你知道五福都是什麼嗎?

《書經·洪範》有言

“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

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

這就是古代中國人民

關於幸福觀的五條標準

每日一字:康

今天要說的其中一種幸福

便是五福中的“康”

喜慶、和樂

安穩、厚實

“康”帶給我們最直觀的感受

每日一字:康

而半開放式的造字結構

更使它呈現出一種天然的安全感

每日一字:康

翻閱字典可以發現

“康”與其他字的組合

往往有著1+1>2的效果

康樂、康寧、康泰、康衢

這些詞語都蘊含著更為美好的意義

每日一字:康

每日一字:康

為“穅”的本字

從禾,康聲

本義:穀皮;米糠

康,穀皮也

——《說文》

每日一字:康

金文中的“康”

看上去更像是累累的稻穗

稻穗被退去稻殼

這個稻殼便被稱為

“康”

而在小篆體中

“康”

下部為米

意為腹中有糧

中部為左右兩隻手

上部為所舉之牛

吃得飽飯

力能舉牛

即為康

每日一字:康

中國有句俗語講得好

手中有糧

心中不慌

豐收時節

站在田間地頭

看著米粒落下

糠皮揚起

人們心中便有安寧之感

每日一字:康

糧食富足

人民身體康健

這就是我們最熟悉的“康”

每日一字:康

“康”

小可為稻殼

大可言家國

每日一字:康

正如《爾雅》有言

“五達謂之康,六達謂之莊”

古時“達”指道路

道路通達五個方向被稱為

通達六個方向被稱為

康莊大道就是寬闊平坦的大路

被用來比喻美好的前途

走上康莊大道

生活安泰自如

每日一字:康

又如《漢書》中寫道

“上下和洽,海內康平”

國家與人民上下和樂融洽

四海天下便安定太平

對於“康”這個字

其實中國人有著更深刻地感受

從上世紀末人人渴望過上小康生活

到如今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早已成為我們共同的奮鬥目標

每日一字:康

“康”

不僅是國富民康富足

更是對福壽康寧期許

每日一字:康

“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

——《孔雀東南飛》

生命像南山石一樣久長

身體強健又安康

這是兒子對母親的叮嚀

更是對家庭安寧的企盼

每日一字:康

古往今來

從聞名四海的

《黃帝內經》

《神農本草經》

《本草綱目》

到備受追捧的

各類“養生寶典”

從曾經人們口中常說的

冬補三九、夏補三伏

到如今人們手中常見的

枸杞、大棗、保溫杯

每日一字:康

其實

不論時代如何發展

社會怎樣變遷

古人今人

都在用心經營健康

這是人們始終不變的追求

每日一字:康

願我們每個人

康健體魄

美好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