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席上,爲何人們敬完酒後都要高舉酒杯?

酒席上,為何人們敬完酒後都要高舉酒杯?

《群書治要》講座第22講07節

人們敬完酒之後都要高舉酒杯,這個動作叫做“杜舉”,就是來自於杜蕢。

酒席上,為何人們敬完酒後都要高舉酒杯?

『教訓正俗,非禮不備』。這個“教”,“率之以身而使效之謂教”,意思就是說身教。“訓”,“諭之以言而使循之謂訓”,換句話就是言教。所以“教訓正俗”就是通過言傳身教來端正民俗,使邪曲不正的社會風氣導歸於正。那不以禮作為標準,就不免缺失簡略而無法周到完備。

我們看古代的很多皇帝他都明白這一點,知道身教重於言教,所以都身體力行聖賢教誨,從自己自身做起來推行禮教。

譬如說,在明仁宗還在做太子的時候,有一次明成祖來到了南京,退朝之後就把事奉太子的東宮官楊士奇召來了,並且問:“你已經輔佐太子很長時間了,對他的為人也應該瞭解得很透徹,你看太子的為人到底怎麼樣?”楊士奇就回答說:“太子的仁孝恭敬之心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擬的。”明成祖就說:“你有沒有具體的事例來說明這一點?”楊士奇回答說:“太子每一年要去祭祀的時候,都是親自去檢查祭器,從不把這件事交給別人去做。

譬如去年,要到祭祀的時候,結果太子突然得了痛風病,醫生告訴他必須要吃藥發汗休息才可以。但是太子卻說:『如果要吃藥發汗,我怎麼能夠去親自參加祭祀?』左右的人就勸他,您可以找一個人替您參加。結果太子就說:『皇帝把祭祀這麼重要的事情交給我,我又委託給別人去做,這不是違背君上的命令嗎?』所以他仍然帶著病親自去參加祭祀。結果怎麼樣?祭祀參加完了,他自己出了一身汗,這個病也就不治而愈。

再譬如,每一次他要給皇帝您進奉食物或者其他東西的時候,太子一定會把這些禮物親自檢查,檢查好之後,還要親手把這個封口封上,這樣才放心讓他們起程。”明成祖聽了之後就說:“這不過是為人子者應盡的本分而已。”

楊士奇怎麼說?他說:“歷來的大聖大賢,都是把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做到了極致而已。”你看,這個禮的規定非常地詳細,只要你按著禮的規定盡心盡力地去做,把它做到了極致,你就是一個聖賢人。因為禮的規定,不是隨便規定的,都是符合天地之道、符合人情的、符合人性的,所以你按著禮去做久了,也就把自己的性德給引發出來了,那也就成聖成賢自然而然了。

酒席上,為何人們敬完酒後都要高舉酒杯?

『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分爭曲直,辨訟是非,如果不以禮作準繩,就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為什麼?因為沒有禮的標準,就會出現《墨子》上所說的“一人則一義,二人則二義,十人則十義”。有一個人,他有一種是非善惡美醜的標準,有兩個人就有兩種,有十個人就有十種,到底誰的標準是正確的,那就很難判斷了。

現在西方國家就出現了這樣的問題,因為西方的流派很多,譬如說有功利主義、有倫理利己主義,還有康德的道義論,還有社會契約論,還有羅爾斯的正義論等等,他們都以不同的概念出發,然後得出了關於正義,也就是合理性的不同標準。當我們具體面對一件事的時候,到底應該按著誰的標準去判斷是非善惡美醜?於是就出現了紛爭,大家都說得頭頭是道,因為都按照自己的標準。所以西方社會也出現了“只要我高興,有什麼不可以?”你不是倡導自由嗎?那我高興的事有什麼不可以做的?這就是沒有禮的結果。

所以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弟子規》?不學習《弟子規》之前,你說很多孩子他不孝順父母,他不承認,他說我很孝順,你怎麼知道我不孝順?因為他是按著自己的標準來判斷是否孝順的。

酒席上,為何人們敬完酒後都要高舉酒杯?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上”就是公卿大夫,“下”就是指士。公卿大夫列位於上,士列位於下。對於國家而言,君臣之間的倫理關係比上下之間的倫理關係更重要;對於家庭而言,父子之間的倫理關係比兄弟之間的倫理關係更重要。各種倫理關係有情分、有道義、有恩情,但其中的厚薄不一樣,所以君臣、上下、父子、兄弟之間,沒有禮就無法確定其名分和本分。

我們知道中國古人以禮治國,君主對於臣子也是要以禮相待。

在《禮記》上記載,說晉國的大夫知悼子死了,還未下葬,結果晉平公卻喝起酒來,師曠、李調作陪,而且還敲鐘奏樂,這都是不符合禮的。杜蕢從外面回來,經過臺階進入庭堂,他倒了一杯酒給師曠說:“曠,喝了這杯酒”,這就是罰師曠喝酒。接著他又倒了一杯酒說:“調,喝了這杯酒”,就是又罰李調喝一杯酒。然後他再倒上一杯,坐到堂中面北,然後一飲而盡。他在這個堂中,就是朝著君主的方向,把這個酒給喝進去了。然後走下臺階,快步走了出去。

平公看了他的舉動,就覺得他這是有意義的,他可能要有話給他說,於是平公喊他進來,說:“你為什麼要罰師曠喝酒?”杜蕢回答說:“甲子、乙卯是忌日,不能奏樂。商紂王在甲子日死去的,夏桀王是在乙卯日滅亡的,所以君王把這兩天稱為疾日,不可以奏樂,為的是引以為戒。知悼子的靈柩在堂,尚未出葬,這比甲子、乙卯之日還重大得多。師曠他是掌樂的太師,不把這些道理告訴您,所以罰他喝酒。”

平公又問:“你為什麼要李調喝酒?”杜蕢回答說:“調是你的近臣,為了一點吃喝,卻忘卻君主的禁忌,忘卻了君主的忌諱,所以也罰他喝酒。”“那你為什麼自己飲酒?”杜蕢回答說:“我只不過是一個家臣,是一個膳食官而已,明知這不是供給刀匕之類的分內事,卻敢於提醒二位應該知道禁戒,這也是超出了我的本分,所以也該罰一杯。”

平公聽了之後就說:“這樣看來,我也有過錯,我自己也犯有過失,請倒酒,也罰我飲一杯。”杜蕢洗過酒杯,將這個酒杯高舉。平公對侍者說:“即使將來我死了,也不準丟棄這個杯子。”

直到今天,人們敬完酒之後都要高舉酒杯,這個動作叫做“杜舉”,就是來自於杜蕢。所以你看,古代的君主對於臣子也是以禮相待。所以“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都要守禮。

酒席上,為何人們敬完酒後都要高舉酒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