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故事|我在北京和上海,分別當著房東和租客

买房故事|我在北京和上海,分别当着房东和租客

被訪者:安福路的蘇西

我們80後這代人,在大城市發展的,基本都在父母的資助下買了房子,我也不例外。

2006年夏天,我從中關村大街59號畢業。文藝女青年總是那麼理想主義,我放棄了所學的法律專業,成了一名記者。我主要跑文化娛樂條線,通俗來說,就是娛記。平常跟電影電視劇比較多,經常天南海北探班。

一開始我在石佛營附近跟同學合租了個房子,相對住學校附近來說,更方便出差。其實住的時間也少,一年有300天不是在劇組就是在去劇組的路上。

娛記很辛苦,一點也不風光,收入也並不算多,連車馬費都比其他條線少。後來同學跟男朋友準備結婚,買了房搬走了,我只能再找合租對象。

1

不想再租房了

我是個很怕麻煩的人,覺得總這麼租房也不是個事,就決定開始看房子。哪怕給自己買個小房子,可以隨心所欲佈置,而且永遠不要為租房操心了。說行動我就開始為買房打算起來了,2010年元旦我跟家裡商量了一下,然後在朝陽看了幾處房子,石佛營的房子有點超預算了,於是我把目標又往外延了一下,來到管莊。

管莊地鐵站附近有個名字非常洋氣的樓盤,我看中一套一室一廳的二手房,當時價格還不到100萬。工作幾年雖然沒有攢下大錢,我也算有一小筆積蓄可以把房子定下來。買房過程十分順利,家裡支持了首付,到北京的第八年,我愉快成了一名房奴。

买房故事|我在北京和上海,分别当着房东和租客

春節過完,北京就開始出限購政策了,4月連著出了新國十條、京十二條。

2011年2月15日,京八條出臺,非北京戶籍滿五年只能買一套房。就在這一天,我拿到了房子,並慶幸自己行動及時。

買好房子手上也沒什麼錢了,我也沒請設計師,就按照原來的格局,刷了牆,重新鋪了地板,從宜家買了些傢俱。

2012年,我搬進了自己的家,從此不用再租房了。

2

搬離了北京

2012年快結束的時候,6號線通車了,這意味著我以後去國貿會更方便,也意味著我家的房子,又要漲了。

也在這個時候,我做了個決定,離開北京去上海。

出於兩個考慮,一是工作進入瓶頸期,沒了熱情,二是上海離老家近,方便照顧父母。高中好友給我介紹了一個還不錯的工作機會,於是我拿了offer就打包飛上海了。

买房故事|我在北京和上海,分别当着房东和租客

2013年1月,我來到了上海,這座城市離我的家鄉只有200公里,多數高中同學都在這裡打拼。

一開始,我租住在浦東花木。跟在北京工作時相比,我跟媽媽的見面次數多了,她經常會來上海看我,陪我住上十天半個月。上海的氣候跟家鄉接近,而且親戚就在附近,我上班的時候,她能去串門聊天。

北京的房子,我租給了一個前同事,這樣比較放心,房租不但能覆蓋我在上海租房的費用,還稍有盈餘。在上海的工作也逐漸進入了正軌,我想我可能不會再回北京了。

3

結束不了的雙城記

可是我在上海買不了房,早在2012年6月中旬,非滬籍單身人士已被列入限購名單不得購房。上海房管局在同年6月底重申限購表示:非滬籍人士購房須以家庭為單位,持社會保險繳納證明或個稅證明購買住房的,繳納社會保險或個稅須符合“自購房之日起算的前2年內累計繳納滿12個月”,補繳的不予認可,並且限購一套房。

好友勸我先緩緩,也許很快,我就能在上海找到對象結束單身。

時間確實很快,上海的限購政策一變再變。

北京的房租漲了,房客也換過,還是租給了熟人,我只有在出差和參加大學同學婚禮的時候會回去。

在上海,我從社保繳納不滿一年的人,變成了社保繳納滿五年的人。

买房故事|我在北京和上海,分别当着房东和租客

這五年我換了工作,從浦東搬到了浦西。我在安福路上租了間房子,方便平常跟閨蜜去看話劇。去年閨蜜為了把上海戶口的女兒送回來上學,舉家搬來了上海,我們沒事就能一起聚聚。

可我還是沒法在上海買房子,因為結束單身遠比社保繳納滿五年難得多。

/ END /

买房故事|我在北京和上海,分别当着房东和租客

MOR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