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耕不輟的八旬老黨員

“蘇爺爺,縣委黨校慶‘七一’開展教育活動,彙編了您個人廉政作品集《為官做人與修養——高級講師蘇積成發表倡廉論文選編》,已經發到全縣黨員幹部手裡啦!”蘇爺爺聽力不如從前,電話這邊,我努力提高音量,把好消息講給他聽。

蘇積成,寶雞市扶風縣縣委黨校退休教師,今年80多歲,因他和我爺爺年齡相仿,我習慣稱他“蘇爺爺”。他雖受耳聾等老年病困擾,但從不放棄特殊的“愛好”——幾十年如一日堅持寫廉政評論類文章。作為縣紀委監委宣教室負責人,我已經和他“合作”近六年。

筆耕不輟的八旬老黨員

蘇爺爺手寫稿件

“小成啊,又來打擾你,今天帶來剛寫的兩篇文章。”像這樣蘇爺爺到單位來訪的場景很頻繁,他總是一邊送給我皺皺巴巴的手寫稿件,一邊又帶走一厚沓過往黨報黨刊。因為常來,單位幾乎沒人不認識他。

起初,我和同事們都感到不解,常議論他寫稿圖什麼?他沒有電腦,不會用智能手機,寫稿靠筆和紙,獲取參考資料靠自己來縣城單位索要;他在縣城沒有住房,來縣城得從村裡步行1小時到鎮裡,再乘坐公共汽車……而且,他來單位也從不拿著作品找領導“討功勞”,總是放下稿件、拿上書報就走,從不提任何要求。

有一次,心直口快的我說出心中的疑惑。蘇爺爺回答:“我是老黨員,但腦子不能老、不能‘生鏽’,勤學常寫才能讓腦子轉起來!”

“為什麼偏愛寫廉政評論類文章?”“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深入人心,我想發揮餘熱把身邊老黨員的心聲表達出來!”面對我的追問,蘇爺爺這樣回答。

《黨員要在新時代建設中起先鋒模範作用》《村幹部要向範振喜學習看齊》……這些就是蘇爺爺寫的稿件,起初我不是每篇都改,因為他的稿件雖然字字句句充滿著共產黨人的“精氣神”,卻常是這兒有點累贅、那兒有點錯別字,得下功夫修改,我工作忙時便交給同事處理。

前年冬天,蘇爺爺打來電話,說天寒地凍,他腿腳不便,來不了縣城,託人給我們捎的稿件遲遲未捎到,非常著急。隨後,我和同事決定直接到他家看看,順便取稿。到了才發現,原來他家房屋與他退休幹部身份很不相符,相當簡陋。後來才聽說,前些年家裡接連發生不幸,經濟狀況不好。我的心裡頓時一震:蘇爺爺愛黨愛國、好學樂觀,一點不像受過沉重打擊的人。

我更加珍惜他的稿件了,也總想讓更多人瞭解他的事蹟。去年夏天,我寫了《扶風縣八旬老黨員蘇積成——堅持十多年、撰寫廉政稿》,在《寶雞日報》發表,省紀委宣傳部的同志看見後也被蘇積成的精神打動,主動指導修改他的稿件。終於,蘇爺爺的文章登上省紀委主辦的《陝西黨風與廉政雜誌》、“廉水谷”微信公眾號等媒體。之後,蘇爺爺寫稿熱情更高了。今年除夕,我正值班,他買年貨時順道送來剛寫完的《做官須知羞》一文,當我看到文中用典故講述古代廉吏不做貪贓枉法羞愧之事時,便立即伏在電腦前將稿件修改成網評文章。

“大家看,這是我縣80多歲的老黨員蘇積成在他家簡陋的書房寫稿件的照片,現在用筆寫稿的人不多了吧,80多歲仍筆耕不輟的更少吧?”今年5月,我在全市宣教工作會講宣教稿件寫作經驗時,用蘇積成的事蹟結尾,給全市宣教工作者樹立榜樣。6月,在全縣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講黨紀黨規時,我同樣講了老黨員蘇積成的勤廉故事。

筆耕不輟的八旬老黨員

與蘇爺爺一起學習

蘇爺爺常對我說,總有一天他會老得提不了筆,但他看好我們這些年輕的黨員,希望我們沿著他的腳步一直把廉政稿寫下去,而且越寫越好……有時,為了把稿件寫好,我倆還坐在他家邊查閱資料邊討論修改。定稿後,他總是對我說:“小成啊,感謝你,讓我這個老黨員在耄耋之年仍能緊跟黨的新時代新徵程,獲取精神鼓舞……”

其實,說感謝的應該是我。因為,我只是幫他寫稿投稿,他卻在教我怎樣做一名合格黨員,他用自己的初心和40多年來的經歷給我講了一堂堂生動黨課。( 成琳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