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部」阜陽人民路的前世今生,有太多的記憶讓阜陽人去回味

沒有了商業的人民路多少顯得冷冷清清,但阜陽人還是越來越喜歡到人民路去閒逛。特別是夏夜的時候,在高大茂盛的梧桐樹庇護下,人民路成了人們納涼的好去處,就連情侶們也喜歡到人民路去,這種常見的戀愛方式叫“壓馬路”,可以說是人民路見證了這一代人的愛情。

「下部」阜陽人民路的前世今生,有太多的記憶讓阜陽人去回味

那個時候,座落在人民中路北側的郵電局,是阜陽城唯一能拍電報打長途電話的地方。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人,或許還會記得到郵電局拍電報打長途電話的情景,因為平時與外地親眷聯繫主要是通過寫信的方式,但要是遇到緊急的事情需要拍電報或打長途電話的時候。都必須趕人民路上的郵局去辦理。那個時候的通訊技術很落後,打長途電話要先填好長途電話單子,然後排隊等候話務員喊你,這樣的情景是今天的年輕人所無法想象。

「下部」阜陽人民路的前世今生,有太多的記憶讓阜陽人去回味

“幾條路,幾座樓,一個公園幾個猴”是改革開放初期阜陽城的真實寫照。當時的阜陽,城市建成區面積僅14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僅19.5萬人。由於城市基礎設施條件差,城市功能不全,群眾形象地把當時的阜陽城比喻為晴天是“灰州”,雨天是“池州”。

「下部」阜陽人民路的前世今生,有太多的記憶讓阜陽人去回味

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開始吹拂著這個城市。隨後,人民路陸續出現了一批城市建築工程,諸如百貨大樓、阜陽飯店、少年宮等高樓大廈。與此同時,大批農民進城務工經商,使人民路的商業氣息愈來愈濃。商業流通的發展,促進了人流、物流、信息流,也推進了城市商業化快速發展,市政建設也隨之進入迅猛發展的新時期,市區原有道路得以擴寬。

「下部」阜陽人民路的前世今生,有太多的記憶讓阜陽人去回味

1985年到1986年,地區科委、縣銀行等一些老舊樓房相繼扒掉,填平了排水溝,再次對人民路進行大規模的改造與擴展,並修築了地下下水道。新的人民路分為三部分,中間是寬14米的快車道,慢車道寬為5米,兩邊的人行道寬約6米,加上1.5米的分車道、綠化帶,總長度達到40米。“七十年代一塊板,八十年代三塊板”說的就是當初的情況。1994年,人民路天橋投入使用,綠化帶原栽植的法國梧桐更換為芭蕉樹,此時的人民路已初具現代規模。

「下部」阜陽人民路的前世今生,有太多的記憶讓阜陽人去回味

59年一路走過,人民路留給阜陽人的記憶真是太多太多了,印象最深的就是道路兩旁那一棵棵粗壯而茂密的梧桐樹,伸出的枝幹如同手臂一般,向道路中央伸展著,幾乎與對面的樹枝交叉在一起,臂上無數片翠綠的葉子,重巒疊嶂,彷彿似一團化不開濃綠。當你走在這遮天蔽日的綠蔭之下,會感到十分涼爽。以至於後來為了擴寬人民路,把這些梧桐樹砍掉的時候,竟讓許多阜陽人無法理解與傷感。

「下部」阜陽人民路的前世今生,有太多的記憶讓阜陽人去回味

坐落在人民中路南側的新華書店,是當時阜陽城最大的一家書店。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前,市民買年畫都要去新華書店。臨近過年時,新華書店就會把一張張年畫掛在一條繩上,並在每一張年畫上用紅紙標出號碼,買年畫的人不必說出畫的名稱,只要向營業員說出要幾號畫就行了。幾年前,老新華書店被推倒重建成一座圖書大樓,昔日蜂擁購買年畫的熱鬧情景永遠留存在了人們的記憶中。

「下部」阜陽人民路的前世今生,有太多的記憶讓阜陽人去回味

59年前,在今天的阜陽一中的對面,有一座人民廣場,老阜陽人習慣稱它為“大教場”。在廣場的北面有一座類似於城樓的建築,名叫“觀禮臺”。據傳,觀禮臺當初設計高度為3層,有人說很像北京天安門的樣子,後來,觀禮臺改造位2層。

人民廣場建成後,曾多次在這裡召開過萬人大會。每到開大會時,阜城各企事業單位高舉著旗幟走過人民路,湧進廣場。一時間,廣場上人頭攢動,紅旗招展,其情景蔚為壯觀。人民廣場也曾舉辦過無數次大型田徑運動會,比賽期間,廣場上圍滿了觀看比賽的人群,就連靠近廣場的人民路上也擺滿了賣汽水、花生、瓜子的小吃攤,猶如集市一般。

「下部」阜陽人民路的前世今生,有太多的記憶讓阜陽人去回味

在人民廣場的東側是一座燈光球場,球場最初是露天的,上方懸掛著幾排帶罩子的燈,周圍是梯階式的看臺,球場幾乎是向市民免費開放,觀眾可隨到隨看。那時,人民路上時除了電影院最熱鬧外,就數燈光球場看球賽的人最多。

當時,球場裡舉辦最多的就是籃球比賽了,幾乎每逢節假日都有籃球比賽,部隊和外縣的球隊還常來訪問比賽,賽程有時長達一星期。比賽期間就成了阜城的狂歡節,晚上燈光球場燈火輝煌,看臺上密密麻麻地擠滿了人。時至今日,無論是人民廣場,或是燈光球場都已經從人民路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現代化的商場與超市。

「下部」阜陽人民路的前世今生,有太多的記憶讓阜陽人去回味

當二十一世紀來臨的時候,阜陽市加大了城市道路建設力度。從2011年5月起,人民路又迎來了新一輪的道路改造,這次改造將撤除綠化帶,把慢車道併入快車道,此舉的目的是為緩解快車道的交通壓力。由於機動車逐漸增多,而自行車、摩托車等逐漸減少,快車道、慢車道加上人行道的“三塊板”設計已經逐漸不適應形勢,快車道加上人行道的設計理念逐漸成為主流。此次人民路改造,由原先的雙向四車道改造成雙向六車道,改造後將為全線瀝青混凝土路面,人行道為彩磚鋪設。如今的人民路,最西可達西三環路,最東可達河濱路,成了名副其實的城市主幹道。63年過去了,從土路、三合土、混凝土到瀝青混凝土路面,一條飽經滄桑的人民路,最終實現了華麗變身。

「下部」阜陽人民路的前世今生,有太多的記憶讓阜陽人去回味

如今走在人民路上,店鋪林立,人頭攢動,流光溢彩,熱鬧非凡。寬敞的道路兩旁高樓林立,彰顯著這座城市在古老的土地上所重現的現代氣息。大大小小的店面、超市和商場,堆積著琳琅滿目的商品,而那些接踵而來的顧客,熙熙攘攘擠滿了店鋪,大包大袋地掂出他們中意的商品。

「下部」阜陽人民路的前世今生,有太多的記憶讓阜陽人去回味

每到夜晚,人民路上華燈初放,更是繁華似錦,兩行明亮的路燈猶如兩條巨龍,東西方向伸向兩端,把人民路照得通透明亮。那些高大的臨街建築上各種裝飾燈、星星燈、霓虹燈閃射著五顏六色的光彩,似乎讓人置身於七彩的世界。

「下部」阜陽人民路的前世今生,有太多的記憶讓阜陽人去回味

夜晚的超市店鋪更顯得燈火通明,忙碌了一天的人們,也許在這個時候才有了逛超市的閒情逸致,他們在體驗著這富麗堂皇的店內繁華,也在為商家聚集著人氣和財運。人民路不管是白天黑夜,不論是春夏秋冬,也不論是陰晴圓缺,這裡永遠湧動著人流,展現著繁華,呈現著都市的進步與文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