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與「防」 本土房企的堅守?

如今的阜陽房地產市場,不管是土地市場還是各種銷售排行榜單,外來大鱷正佔據著越來越多的主導權。2013年以來,萬達、寶龍、海亮等多家國內知名房企均來阜投資興業,阜陽樓市不再是本土房企的“獨角戲”。至2018年,碧桂園、恆大、綠地等千億房企進駐阜城,樓市更是開啟了品牌化之路。

“攻”與“防” 本土房企的堅守?

外來房企VS本土房企

不可否認,面對外來大鱷的攻城之勢,本土房企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壓力。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仍有一些本土房企,憑藉對本地市場的高度熟悉和經驗積累,尋求逆勢突圍。從保利地產入阜之路,或許可以一窺本土房企的堅守、抑或瘋狂。

據悉,保利地產自2016年便意向來阜開發項目,但直到當前,仍未如願。回顧近兩次有保利地產參與的土拍,看看這個一線房企為何多次鎩羽而歸。

2017年9月7日,阜陽土地市場迎來土地集中拍賣盛況,原定拍賣入市的7宗地塊有3宗落錘成交,其餘4宗則宣佈轉為掛牌。在成交的三宗土地中,位於潁東[2017]-17號地吸引了中梁、保利等房企巨頭競價,但最終卻是縱聯地產強勢殺出,以單價608萬元/畝,總價52975.04萬元競得該地塊,樓面價3648.36元/㎡,而這個樓面價已比肩城南。

昨日(3月5日),2018春節後首場土拍如期舉行,成交三宗,一宗轉掛牌,成交面積共計293.851畝,攬金約18.21億元。據土拍現場瞭解,保利地產參與了城南新區、潁東新城兩宗地塊拍賣。潁東72畝商住用地吸引了12家房企競拍,短短半小時,由起拍價300萬元/畝漲至500萬元/畝,此時外來房企紛紛放棄競拍,又經過十餘分鐘的“廝殺”,最終平和置業以570萬/畝,總價41131.77萬元競得該地塊,樓面價3717元/㎡。相比潁東,城南競自持地塊更是備受矚目。參與該宗地拍賣共有6家,保利,海亮,星海,碧桂園,高速,樂富強。該宗地競拍一開始,直接達到最高報價650萬元/畝,轉入競商業自持面積環節,在其中一家房企直接報價自持商業面積1000平米後,兩家房企退出競買。隨後,開始競住宅自持面積,最終樂富強地產以自持住宅面積71000平米競得。

這兩場土拍,或許只是當前阜陽樓市的縮影,卻可以直觀的看出,本土房企與外來房企競爭已進入白熱化,大有“只要本土房企想拿地,便沒有不成功”之勢。反觀外來房企,真的競爭不過本土房企嗎?當然不是!首先,外來房企資金充裕,其次開發節奏和品質更優於本土房企。但同時,外來房企對風控更為嚴苛,對市場的預期更加謹慎。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種瘋狂般的拿地舉動,無論是對購房者,亦或是本土開發商來說,都算不得好昭示。瘋狂拿地,勢必抬高地價,為了保證利潤,房價將進一步抬升。此時,外來品牌房企優勢更甚,依靠其品牌號召力及產品品質便輕鬆佔領市場。相對而言,本土房企資金實力較弱,若再受品牌房企衝擊,則會面臨危局。簡單來說,品牌房企作為房價“領頭羊”,有自身實力在支撐,而反觀當前,本土房企瘋狂拍地,卻是將優勢(相對品牌房企,項目房價低)葬送。如果購房者對這些房企開發產品不買單,將陷入惡性循環。

誠然,我們期待本土房企的崛起,但並不是如這般的瘋狂搶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