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導演《邪不壓正》短評

七七事變前夕,華裔青年小亨德勒(彭于晏 飾)從美國遠赴重洋,回到闊別十數年之久的北平從醫。然而他真正的名字叫李天然,十三歲那年曾親眼目睹師父一家遭師兄朱潛龍(廖凡 飾)和日本人根本一郎(澤田謙也 飾)滅門。僥倖逃生的天然被美國人亨德勒醫生送往大洋彼岸,接受了極其嚴苛的訓練,而今他懷著絕密的任務踏上故土。亨德勒父子租住神秘男子藍青峰(姜文 飾)的宅子,藍是當年辛亥革命的參與者,他與現為警察局長的朱潛龍過從甚密,卻又以殺死李天然為籌碼,暗中慫恿朱除掉根本一郎。復仇心切的李天然尋找到了仇人,而亨德勒醫生則全力阻止養子冒險。在這一過程中,交際花唐鳳儀(許晴 飾)與裁縫關巧紅(周韻 飾)也捲入了男人的勾心鬥角的漩渦裡。直到七七事變爆發,所有的矛盾迎來了決斷的時刻……

本片根據張北海的小說《俠隱》改編。

姜文導演《邪不壓正》短評

短評一:《邪不壓正》表面上非常大男子主義,其實處處體現出對女性的尊重。關巧紅和唐鳳儀都是很女權的角色,關巧紅拒絕纏足,嘗試像普通人一樣奔跑,堅決要和男人享有同等的地位,這是她自食其力、自力更生,嘗試做一個獨立新女性的體現;而唐鳳儀當眾扇朱潛龍耳光,後來又一言不合就甩了朱潛龍,大膽追求李天然而不在乎他人眼光。她的身體完全由自己的靈魂主宰,她完全是自己的主人,不是男人的附庸,也不做他人的小妾。她的女性自我意識已經全然覺醒。女性角色如此強硬、獨立、自主的一部電影,怎能叫直男癌呢?姜文曾說過,他的電影裡真正的英雄都是女人,男人是靠她們的錘鍊才得以成長。《陽光燦爛的日子》的馬小軍是如此,《邪不壓正》的李天然也是如此。

姜文導演《邪不壓正》短評

短評二:“從我的第一部電影開始,我就把女人當作神來拍,我仰視女人。”——姜文

影片首映上,姜文如是說。而我想另闢蹊徑結合配樂談談。

開場是肖斯塔科維奇的《第二圓舞曲》,音樂裡二戰前的歐洲,在固若金湯的頹靡裡搖搖欲墜;而這裡是一個即將逝去的北平和即將發生的最後一出好戲。這樣的背景下,人物和時代是息息相關而非割裂的,男主要復仇,家恨繞不開國仇。同樣影片的女人也一樣,她們和國家是異體同構的表達——姜文對女性角色塑造上所體現的最大尊重,就是讓她們性感之餘,亦格外有血性,故血肉之軀分外動人。

姜文導演《邪不壓正》短評

短評三:導演粉絲電影和明星粉絲電影有什麼區別?大概多了一件李天然的皇帝的藝術新衣罷了&原來站著掙錢的《讓子彈飛》只是偶然嘍,姜文到現在還沒分清楚商業院線和藝術院線麼?實現自我表達夾雜你那麼多大院子弟高姿態的自以為是的隱喻就滾去藝術院線&世界上最賤的一批人是跪舔姜文的影評人

姜文導演《邪不壓正》短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