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殖民帝國排名

1、大英帝國

近代殖民帝國排名

西方列強裡最囂張的,實力最為強大,世界上第二個“日不落帝國”。1921年領土約3400萬平方千米,有世界陸地總面積的四分之一,大約有4到5億人口,佔當時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是有史以來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和最大的環球殖民帝國。在19世紀初達到鼎盛,在當時主宰了世界的科技、文化和經濟貿易,傲視全球長達一個多世紀之久。因其是一個島國,但卻總喜歡插手歐陸的事物,綽號“攪屎棍”。奉行歐陸均勢、離岸平衡的政策,絕對不能容忍任何歐洲國家取得霸主地位。西班牙強大就聯合各國反對西班牙,法國強大就組織反法同盟,德國強大了就拉著法國打德國,一會又資助德國牽制法國,要是不行了就直接派自己的人上,有時還拉著奧地利和法國圍住德國,本來和俄在殖民地上有矛盾,過幾年就又拉著人家對抗德國,後來眼看蘇聯崛起了又和法國拉著德國一起對抗,實行綏靖政策又來扶持和資助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取得勝利,但國力嚴重受損,大英帝國逐漸瓦解。

2、法蘭西帝國

近代殖民帝國排名

西方列強之一,外號“高盧雄雞”,野心極大實力很強。 在1919至1939年這個巔峰時期,殖民地面積達1234.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如果把法國本土也計算在內,則達到1289.8萬平方公里,佔世界土地總面積的8.6%,成為僅次大英帝國的第二大殖民帝國。 法國曆史上牛逼的兩個時期,一個是路易十四另一個是拿破崙。路易十四時期,法國成為當時歐洲最強大的國家 ,其海陸兩軍冠絕整個歐洲,“太陽王”的金光也籠罩全歐。這一時代,該國的軍力始終維持在全歐第一,這是一直保持住超高民氣的拿破崙也不能做到的。拿破崙時期,該國差點就統一全歐洲,曾經單挑同為世界頂尖列強的另外10大列強聯手,最後擊敗了大多數。歐洲除英國外,其餘各國均向拿破崙臣服或結盟,形成了龐大的拿破崙帝國體系,創造了一系列軍政奇蹟與短暫的輝煌成就。可是卻分別在海軍上敗於大英帝國,在陸軍上(主要是嚴寒)敗於俄羅斯帝國,最後被打敗。一戰後,法國雖然是戰勝國,但損失慘重。戰後經濟嚴重困難,政局不穩。二戰時很尷尬,39天就被德國滅了,戰後雖然復國,但實力明顯下降,遠沒昔日的光輝。殖民地獨立運動後,只保留了分佈在北大西洋、加勒比海、印度洋、南太平洋及北太平洋中百多個不同的島嶼及南美洲的法屬圭亞那,總面積只有12.315萬平方公里,僅剩1939年所擁有殖民地的1%。

3、俄羅斯帝國

近代殖民帝國排名

來自東歐的霸主,人稱“北極熊”,沒少瓜分中國領土。自俄羅斯帝國成立開始,歐洲任何國際政治問題,沒有俄國的干涉,都無法解決,外號“歐洲憲兵”。此外他也是歐洲的救世主,粉碎了法國拿破崙滅列強,統一歐洲的野心。俄國的殖民地和其他列強有明顯的不同,其擴張都是一路連著向前推進,每佔領一塊就大肆屠殺掉當地居民,簡單殘暴又無後顧之憂,以“鯨吞”方式納為己有的作風足以彌補播及範圍上的不足。一戰爆發後,與英法組成聯盟對抗德奧意。戰爭後期,付出大代價得以退出一戰。一戰後新生的蘇聯,迅速強大起來,遭到歐美各國的忌憚。二戰中,以強大的實力硬生生頂住了德國的進攻。二戰後,與美國同為超級大國,爭霸世界半個世紀。20世紀末,蘇聯解體,俄羅斯實力受損。

4、西班牙帝國

近代殖民帝國排名

外號“狂野公牛”,麾下“無敵艦隊”曾聞名天下,世界上第一個被稱為“日不落帝國”的國家,這個稱號比維多利亞的大英帝國早了三百多年。1492年的西班牙實現了統一,同年大力支持航海探險,並迅速走上海外擴張道路。1494年,葡西兩國把地球分兩半,葡萄牙拿走東方,西班牙拿走美洲,開創了瓜分世界的先例。隨後在美洲建立了極其龐大的殖民帝國---西班牙帝國,對土著民族實行殘酷的奴役和屠殺政策,以致印第安人由西班牙人最初到達(1492)時的5000萬人銳減到17世紀的400萬人。為填補人口空缺和獲取免費勞動力,從1502年起開始把非洲黑人運入美洲進行大三角貿易。據統計1502—1660年,西班牙席捲了世界金銀的80%總產量。16至17世紀中期,是西班牙的黃金時期,稱霸海洋主宰著歐洲戰場,鼎盛時期的疆域達3150萬平方公里(包括葡萄牙)。按照第一語言使用者數量排名,如今約有4.37億人作為母語使用,為世界第二大語言,僅次於漢語。

5、葡萄牙帝國

近代殖民帝國排名

世界上第一個列強,是“列強始祖”,它控制了當時大部分海域,它把自己的版圖擴大到美洲的巴西,並使其一直延伸到西方人所稱的遠東的香料群島,即今天印度尼西亞的摩鹿加(今譯為“馬魯古”)群島。跨越的幅度達地球一週的3/4。從1415年攻佔北非休達到1999年澳門歸還,其殖民活動近六百年,是世界殖民最早和最久的國家,全盛時期國土面積1040萬平方公里,使得葡萄牙語成為2.4億人的共同母語和世界上第五(或六)大語言。早在15世紀初,該國就開始大力發展航海事業,到世紀末早已成為海上強國。16世紀實力達至頂峰和西班牙一起稱霸海洋,兩國壟斷了歐洲的海外貿易和殖民地,源源不斷的財富流入伊比利亞半島。此外還在在非、亞、美擁有大量殖民地,這一時期不論在經濟、政治、文化上,葡萄牙都已遠遠超越歐洲其他國家。 17世紀開始走向衰落,逐漸淪為二流國家。

6、荷蘭王國

近代殖民帝國排名

曾憑藉著世界上最發達的造船業和航海技術而稱霸於世,被譽為“海上馬車伕”。就連俄羅斯帝國的彼得大帝,都遠赴於此甘願屈身學習造船術。這個比北京市大不了多少的國家和強大的西班牙打了80年,打成了17世紀世界上最強大的海上霸主。17世紀中葉,建國不到百年的荷蘭,全球商業霸權已經牢固地建立起來。此時荷蘭東印度公司已經擁有15000個分支機構,貿易額佔到全世界總貿易額的一半,如今的股票、信用體系、銀行等概念全是出自於這個時期荷蘭人之手。懸掛著荷蘭三色旗的10000多艘商船遊弋在全球的每一個角落,當時全世界共有2萬艘船,荷蘭有1.5萬艘,比英、法、德諸國船隻的總數還多。17世紀後期,荷蘭先後與英國、法國交戰,在海上荷蘭敗於英國(英荷戰爭),在陸地荷蘭敗於法國(法荷戰爭),從而衰落下來。

7、德意志帝國

近代殖民帝國排名

外號“日耳曼戰車”,日後一戰和二戰的發起國,未來讓世界發抖的帝國,對人類文明造成毀滅性的災難。德意志前身為神聖羅馬帝國,作為三十年戰爭(1618-1648)的主戰場,其經濟遭到極大破壞,戰後分裂成300多個小國家,神聖羅馬帝國名存實亡。1871年,德意志終於實現統一,成立德意志帝國。實現統一後,為修生養息避免戰爭,通過高超的外交技術得到喘息的發展(第二次工業革命)。短短時間德意志迅速崛起,之後也走上了帝國主義道路。1884年,開始在歐洲以外建立殖民地,由於德國起步較晚,並沒有趕上瓜分世界的潮流,只得到較少的殖民地。後起之秀的德意志對此很不滿意,對老牌強國發出挑戰要求重新瓜分,各種矛盾空前激烈,最後爆發一戰。一戰敗戰後,原先得到的一些殖民地皆被勝利者們瓜分,各種賠款和軍事壓制,這樣的結果顯然讓德國受不了,埋下復仇的焰火。21年後,德國捲土重來,果斷再次發起世界大戰。戰爭前期,以其強大的軍事實力和閃電戰術,橫掃歐洲令人聞風喪膽。然而中期踢鐵板凳―蘇聯,以至於後期再次戰敗。二戰後,被戰勝國分區佔領,德國再次分裂,直至20世紀末,才得以統一。

8、奧匈帝國

近代殖民帝國排名

世界列強之一,與英、法、德、俄並列為歐洲傳統五大強國,實力絕對不可小視,由於擅長音樂,外號“歐洲魔音”。此國家的統治者“哈布斯堡家族”是當年神聖羅馬帝國的統治者,歐洲赫赫有名的家族。由於奧匈帝國只對歐洲大陸十分的感興趣,所以在海外幾乎沒有什麼殖民地,只有一個天津租界。但這些並不意味著奧匈帝國不強大,要知道其國土面積之遼闊、在當時歐洲排名第三,僅次於俄羅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總人口數量之眾多、稍遜於俄羅斯和德意志帝國,位於歐洲第三;機械儀器製造業之繁榮、和鋼鐵軍火工業之雄厚,排位世界第四,僅次於德國、英國和美國之後;其資源總儲備之廣泛、和動員總兵力之龐大,亦是歐洲第四,只少於俄羅斯、德國和法國;而農產品種類之繁多、和原油產量之豐富則是超越擁有精緻農業的法國和以糧食出口為導向的俄羅斯,位居全歐之冠;斯柯達兵工廠生產的重炮武器雄踞世界第一。其軍事力量讓英法俄都非常忌憚,一戰前夕,和德國一樣十分的囂張,隨後更是與德國發起世界大戰。一戰失敗後,奧匈帝國四分五裂,解體為十多個國家。

9、意大利王國

近代殖民帝國排名

人稱“藝術家”,歐洲文藝復興發源地,是歷史上發起兩次世界大戰的發起國之一。近代的意大利也成為了一個殖民地帝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除了擁有意大利外,更支配著地中海和東非的其他屬土諸如厄立特里亞、埃塞俄比亞等東非殖民地,這個帝國的勢力在1940年達到頂峰。此國善於外交,喜歡陰招。(你們懂得)

10、比利時王國

近代殖民帝國排名

列強之一,外號“歐洲紅魔”後興起的殖民帝國,柏林會議最大受益者,歐洲最早工業化的國家之一。1830年,從荷蘭中獨立出來,在1831~1870年煤炭和冶煉工業得到迅速發展。19世紀末比利時從自由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過渡,參加瓜分非洲。從1876年起,比利時侵佔剛果領土,1908年剛果自由邦成為比利時殖民地。二次世界大戰中都被德國滅過,戰後都光復了起來。如今,比利時是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為世界上工業發達的國家之一。

11、丹麥王國

近代殖民帝國排名

外號“童話王國”,丹麥是世界上最早的君主立憲制國家,是北歐的霸主之一,是個驍勇善戰,又充滿童話色彩的強國。丹麥航運業和海外貿易十分發達,商船隊僅次於英國居歐洲第二位,並擁有一支規模可觀的艦隊。16世紀末丹麥成立東印度公司,在西印度群島和幾內亞擁有殖民地。1767年,丹麥宣佈同俄國、瑞典組成“武裝中立同盟”。19世紀末葉,丹麥工業化迅速發展,造船、電信和製造工業開始具有一定規模。農村村社製為合作社制所取代,農業向專業化方向發展,成為世界主要農業國之一。

12、瑞典王國

近代殖民帝國排名

人稱“北方雄獅”,三十年戰爭期間,瑞典曾一度征服了神聖羅馬帝國約一半的領土。它的國力得以迅速在歐洲提升至領導地位,很大程度上是歸功於國王古斯塔夫二世及首相亞塞爾·奧辛斯達拿的努力。由於成功介入三十年戰爭,以及在俄羅斯及波蘭-立陶宛奪取不少領土,瑞典儼然成為歐洲新教國家的領導者。自1611年至1718年期間,曾晉身歐洲列強之一,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宣佈中立,是一個永久中立國。國內工業發達而且種類繁多,擁有自己的航空業、核工業、汽車製造業、先進的軍事工業,是歐洲最大的鐵礦砂出口國,是世界上擁有跨國公司最多的國家。

13、美利堅合眾國

近代殖民帝國排名

人稱“山姆大叔”,自建國以來,沒多久就加入了世界列強行列,逐步開始對外擴張,實力日益見長。通過侵略佔領和多次便宜購買,其領土由最初的十三州約80萬平方公里,到如今的960多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第四大的國家。由於其地處美洲,與其他幾位列強相距甚遠,所以經歷了,一戰二戰等多次列強爭霸戰之後,美國本土都沒有受到打擊,結果是其他列強實力消弱,美國坐收漁翁之利。二戰後蘇美爭霸,最後活活耗死了蘇聯,是現存唯一超級大國,也是列強裡唯一笑道最後的,在全球的政治、經濟、軍事、娛樂等眾多領域的龐大影響力更是其他國家所無法匹敵的。

14、大日本帝國

近代殖民帝國排名

亞洲第一霸主,外號“東方列強”,世界上唯一的黃種人列強,是唯一能與西方國家抗衡的亞洲國家。曾經擊敗過凶神俄羅斯帝國,這是近代東方黃種人打敗西方白種人的先例。1853年,被美國以炮艦威逼打開國門,隨後開始了明治維新改革,派人遠赴歐美考察,學習先進技術和文化,剛好趕上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末班車。全國上下,成功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實力得到大增。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中擊敗中國,獲得了巨大的賠款和臺灣等戰略要地,經此一戰大賺了一把,實力更不可同日語,遠遠超越亞洲其他國家。二戰中挑戰實力高於自己的美國,結果在太平洋被吊捶,本土也遭到兩個原子彈襲擊,實力大損而投降。二戰戰敗後,逃過被分區佔領的命運,改為美國全盤接管,順利成為小弟吃香喝辣。二戰後,經濟得到高速發展,一躍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直到1986年,經濟才懈怠下來,但仍是世界上幾大經濟體之一,實力不可輕視。

15、奧斯曼帝國

近代殖民帝國排名

土耳其在近代屬於“歐洲病夫”(也有稱西亞病夫的),已經脫離列強,而遭到其他西方列強瓜分,不過還是把他鼎盛時期,發出來吧。

19歲的穆罕默德二世繼位不到兩年,親率八萬大軍進攻君士坦丁堡,不到2個月滅掉東羅馬帝國,隨後定都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爾),且以羅馬帝國繼承人自居。故其帝視自己為天下之主,繼承了羅馬帝國及伊斯蘭文明,東西文明在其手中因而得以統合,並掌握東西文明的陸上交通線達六個世紀之久。對西方文明影響舉足輕重。不過再後來19世紀到20世紀國力不斷衰弱,以至於成為“歐洲病夫”。19世紀末,帝國沒有被西方勢力完全佔領是由於權力平衡的概念,奧地利及俄羅斯都希望藉土耳其的衰落提高影響力及擴張領土,但英國竭力抑制他們,擔憂俄國會支配地中海東部。1922年,帝國崩潰解體,在其原土地上建立起來的新國家達40個。(土耳其地理上是屬於亞洲,但它不和亞洲玩,一般都視其為歐洲國家。沒歐洲人的命,卻得了歐洲人的病。)

結束語:排名不是絕對的只能看個大概,看的開心就好^_^,以上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