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直升大專就業前景好?2018年廣州中職學校共錄取26833人!

2018年7月22日,廣州市招生考試委員會辦公室發佈通知《2018年廣州市中職學校統一錄取工作結束》

五年制直升大專就業前景好?2018年廣州中職學校共錄取26833人!

01

中職錄取人數

7月21-22日廣州市進行中職學校統一投檔錄取。

今年在廣州市招生的各類中職學校共109所,其中職業高中19所,市、區屬中專25所,省屬及跨市中專26所,技工學校39所。

招生計劃共48530個,共錄取26833人,計劃完成率為55.29%。其中職業高中錄取8096人普通中專錄取11762人技工學校錄取6975人

02

中職招生計劃完成情況

廣州市旅遊商務職業學校、廣州市幼兒師範學校、番禺區新造職業技術學校等11所學校(含校區)的招生計劃全部完成,67所學校(含校區)的計劃完成率在50%以上。三二分段專業生源充足,部分專業受到考生青睞。廣州市電子信息學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廣州市旅遊商務職業學校商務英語專業、番禺區新造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和廣州市貿易職業高級中學商務英語專業等在530分以上錄滿。

600分以上被錄取的考生有490人,480分以上被錄取的考生有6007人。

03

8月1日公佈中職學校補錄計劃

廣州市高中階段學校統一錄取工作已全部結束。接下來將進行中職學校新生報到註冊和中職學校補錄工作。

已被錄取的新生須按學校通知的時間到校報到註冊,7月31日前不報到的,招生學校將註銷錄取結果。

廣州市招生考試委員會辦公室將在8月1日公佈中職學校補錄計劃。未被錄取或已註銷原錄取結果要求補錄的考生及其他符合補錄規定的人員可自行聯繫中職學校,以註冊入學的方式參加補錄。

在中職錄取中,業內人士表示,今年就業有保障的訂單班、可繼續深造的學歷銜接班以及可對接國外項目的專業是報考熱點。選擇中職的成長道路和方向也更加多元化。

01

就業有保障的專業是報考熱點

今年熱門專業依然是貿易、醫藥、商務等專業,熱門專業以就業方向較好,比較有保障的為主,隨著科技和社會的發展,與新零售、新技術相關的熱點專業也開始受到關注。

廣州市醫藥職業學校招生就業科鍾老師對記者表示,學校今年比較熱的專業是面向製藥企業、醫藥公司、藥店、醫院藥房等相關行業,從事藥品生產、藥品銷售、藥物調劑、醫藥管理及醫療器械、化妝品、食品行業等相關工作的製藥技術(藥物製劑)專業、生物技術製藥專業,製藥設備維修專業等,尤其是與中國500強企業廣藥集團下屬單位共同開設的高中起點“製藥技術”“中藥製藥”“藥劑”訂單班和初中起點的“中藥(中藥購銷)”訂單班等項目,而針對健康養老方向的中醫康復保健專業是今年新的熱點。

廣州市貿易職業高級中學吳老師介紹,商務英語、會計、金融事務、電子商務、物流服務與管理等專業仍是今年學生關注的熱點,這些專業是學校特色專業,與多個用人單位保持了密切的聯繫,歷年就業率都比較有保障。

廣州市信息技術職業學校梁老師介紹, 學校重點專業包括電子、通信、計算機、智能技術四大類,近來發展迅猛的無人機駕駛、機器人應用、新一代通信、物聯網、網絡與信息安全、城市軌道交通系統、 3D立體捕捉、智能家居控制、虛擬現實等課程,在學校都可以找到相應專業。

02

三二分段、五年制直升大專受歡迎

除了考慮就業率,與學歷銜接相關的專業和項目在今年更熱。據悉,今年廣州市信息技術職業學校諮詢學生中大半以上是關注三二分段招生專業的。從2010年開始,廣東省針對應屆初中畢業生,首創中高職三二分段招生試點,即在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和高職院校選取對應專業,統籌安排中職學段三年和高職學段二年連貫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方案,分段開展教學活動。

當年以中高職三二分段招入中職學校就讀的學生,有望三年畢業後直升高職再進行兩年深造。中高職三二分段招生對初中畢業生來說很有吸引力,5年後畢業獲得國家正規大專學歷,比高中畢業再參加高考(考到3A線)後入讀同樣的高校省了一年時間,而且所讀的專業均為重點專業,對以後的就業很有幫助。

03

海外升學項目選擇更多

與留學熱相呼應的是,現在中職課程可以銜接海外升學的項目也越來越多。比如,廣州市醫藥職業學校與韓國名牌大學合作,共同開辦韓國大學直升班,招收初中起點生源,採用3+4的培養模式。

廣州市貿易職業高級中學的ATU本科國際課程班也非常受到關注,

這是學校與美國阿肯色理工大學聯合開辦的國際教育項目。學生在學校完成中職商務英語專業3年學習畢業後,直接入讀阿肯色理工大學本科。

加拿大蒙特利爾教育局與廣州市信息技術職業學校合作推出的中加職業教育國際班,整個項目是2+1.5的方式進行,學生在學校完成2年的職業課程,職三出國到加拿大完成一年半的職業課程及法語培訓,學生在這三年半里面獲得國家級重點職校畢業證+加拿大DVS(全加拿大認可的職業文憑證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