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溫克的駝鹿》:懷念一種力與美的壯闊|童書

《鄂温克的驼鹿》:怀念一种力与美的壮阔|童书

文學探照燈 | 今日熱點

獲得布克獎時,作家們都有什麼感受? | 第 75 屆威尼斯電影節的開幕影片確定 | 何平×沈書枝訪談 | 第二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9月舉辦 | ......

《鄂温克的驼鹿》:怀念一种力与美的壮阔|童书

......“圖畫書界奧斯卡”

《鄂温克的驼鹿》:怀念一种力与美的壮阔|童书

這是一曲獻給大自然的頌歌。扉頁上書,“獻給中國北方的森林”。打開圖畫書,那鉛筆淡彩繪就的大氣磅礴的圖畫,讓人深為這片遼遠壯闊的土地所震撼。作品展現了對大自然和生命的虔誠與敬畏,據說,畫家九兒歷時三年、幾番深入北方大興安嶺森林腹地,還原真實、壯美之境。

《鄂温克的驼鹿》:怀念一种力与美的壮阔|童书
《鄂温克的驼鹿》:怀念一种力与美的壮阔|童书

圖畫書以特殊的藝術方式來書寫恆久的文學母題。文字與圖畫兩個敘事主體的出現,綜合運用語言藝術和視覺藝術的結果,形成了圖畫書的特殊美學形態和多重闡釋空間。一流的圖畫書,應在題材、主題、類型及藝術風格的開拓、創造等方面均有上乘表現,文與圖各自拓展藝術表現能力,彼此依靠又相互激發,最終合作形成富於藝術性和思想內涵的文學結果。

顯然,《鄂溫克的駝鹿》正是一本在題材、主題、類型和藝術風格方面做出了開拓的原創圖畫書,一個來自大興安嶺腹地的飽滿的傳奇故事,成就了一本傳奇之書。

故事的創意和巧思,是保證一部圖畫書達到優秀甚至經典水準的文學基礎。圖畫書作品打動人的力量,也往往來自它所傳達的思想與情感。優秀的圖畫書都具有相當的思想厚度與情感力度,飽含人生的智慧與生活的哲學。

《鄂温克的驼鹿》:怀念一种力与美的壮阔|童书

《鄂溫克的駝鹿》講述了一個豐富多元的故事。首先,我們可以將其視為一個人與動物的傳奇故事。鄂溫克最後的老獵人,狩獵時射殺了一頭駝鹿,沒想到,這頭駝鹿還有一隻尚在哺乳期的小駝鹿。現在不是駝鹿的繁殖季節,鄂溫克的獵人是不會獵殺哺乳期的母獸的。怎麼辦?老獵人把小駝鹿帶回了自己的營地,收養了它。當然,小駝鹿也把收養自己的老獵人,當成了自己的媽媽。一個人、一隻動物之間生死相依,發生了很多有趣又溫馨的故事。春去秋來,老獵人已經很老了。在逝去之前,他知道這隻駝鹿不可能適應山下人類的世界,甚至於,這隻駝鹿就是人們捕殺玩賞的對象,所以,他強忍著不捨,開槍逼迫駝鹿離開自己。最後,老獵人死去,長眠在深山中,也帶走了這種古老傳統的生活方式。長大的駝鹿守護著這一片山林,守護著獵人的長眠之所。

這個故事呈現了原創圖畫書中難得的厚重感、遼遠感和縱深感,這與黑鶴的寫作風格是一脈相承的,他把這種風格帶進了圖畫書領域。詩意凝練的語言、平靜剋制的敘事、開闊深遠的時間和空間的視角,融入作家對人性,對人與動物、人與自然的關係的思考,包括對愛的困境等哲學命題的思考。在一種廣闊的視野中,兒童可以懂得更多關於生命和世界的博大、豐富與深刻,甚至無奈。

《鄂温克的驼鹿》:怀念一种力与美的壮阔|童书

《鄂溫克的駝鹿》

格日勒其木格·黑鶴/文,九兒/圖

接力出版社 2018年 5月版

當然,這個故事也融入了獨屬於兒童文學的童心與細節。比如,長大的駝鹿每天要進老獵人的帳篷裡睡覺,但帳篷已經裝不下它了,終於有一天,它拱翻了帳篷;比如,貪吃的駝鹿偷吃了太多的豆餅,腹脹如鼓,老獵人帶著它走了一整夜,終於排出了巨大的糞便。而老獵人開槍逼走駝鹿,和老獵人死去,駝鹿守護著他,不離不棄,這樣的細節,又會讓讀者陷入沉思。

這也是一曲獻給大自然的頌歌。扉頁上書,“獻給中國北方的森林”。打開圖畫書,那鉛筆淡彩繪就的大氣磅礴的圖畫,讓人深為這片遼遠壯闊的土地所震撼。作品展現了對大自然和生命的虔誠與敬畏,據說,畫家九兒歷時三年、幾番深入北方大興安嶺森林腹地,還原真實、壯美之境。現代的孩子生活在鋼筋水泥的叢林中,離開土地已經太久,那種關於大自然的真實感受,來自森林、河流與土地的情愫的撞擊,正是這個時代所稀缺的。“大地本身恢宏的生命力”,這片夢幻般的森林,足以修復現代人千瘡百孔的心靈。

《鄂温克的驼鹿》:怀念一种力与美的壮阔|童书

正如閱讀一般文學作品首先需要理解文字的意義一樣,閱讀圖畫書的條件之一,就是理解作為敘事主角之一的圖畫的意義。圖畫與文字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獨立,它們之間不是簡單的對應、相互說明的關係,而是呼應、交錯,形成更具張力的敘事可能與空間。在線條的使用、畫面的構圖、色彩的調配方面,《鄂溫克的駝鹿》都飽含著藝術方面的嚴肅考量。鉛筆淡彩的風格與故事配合得天衣無縫,構圖猶如電影大片般展開,幾個大跨頁強烈撞擊著人們的閱讀感受。

《鄂温克的驼鹿》:怀念一种力与美的壮阔|童书

這部作品還是對一個逝去時代的紀念與緬懷。以一個獵人的故事,投映出時代的緩移慢進,一切終將如水流般逝去。

時代更替、社會變遷、人心滄桑,都蘊蓄在作家筆端。書中有這樣簡單的兩句,“年輕的獵人趕著馴鹿群離開了營地,從此不再進入這片森林”。剋制的表述下,隱藏著多少故事。事實上,對文字的控制甚至節制能力,是一個作家文學功力的體現,看能否用最簡單的文字,表達出最豐富的意蘊。黑鶴的文學表達,在這幾年裡越來越鬆弛自如、遊刃有餘。該書娓娓道來但又剋制凝練的講述風格,產生了一種冷峻又溫情的閱讀體驗,是對孩子的文學啟蒙。

不管是在一望無際的草原,還是身處森林秘境的鄂溫克人,他們曾經保持著非常古老而傳統的生活方式,他們崇拜力量與速度,相信英雄的存在;人們保留著質樸的理想和旺盛的生命力。那是 “最後的古代”(張承志語),是那北方土地的一部分,那是北方少數民族的地域變遷、文化沿襲、生活方式和群體意識的一種。

遺憾的是,現代化之下,這樣一種生活方式即將消逝,附著在這種生活方式上的文化則將無存。然而,在城市生活久了,我們終將懷念這種力與美的壯闊。鄉關何處,是一個困擾現代中國人普遍的文化心結,每個都市人都有個回不去的故鄉,就文學的本意來說,需要重現一個精神上的桃花源和瓦爾登湖。

我想,這也是這部圖畫書作品的重要意義所在。

《鄂温克的驼鹿》:怀念一种力与美的壮阔|童书《鄂温克的驼鹿》:怀念一种力与美的壮阔|童书
《鄂温克的驼鹿》:怀念一种力与美的壮阔|童书《鄂温克的驼鹿》:怀念一种力与美的壮阔|童书
《鄂温克的驼鹿》:怀念一种力与美的壮阔|童书

文學照亮生活

公號:iwenxuebao

網站:wxb.whb.cn

郵發:3-22

掃描左邊可進入微店

文學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