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單親媽媽留守城市,推車擺攤賣滷菜,培養出三胞胎 「學霸」


寒門真的難出貴子嗎?這個話題近年被一次次提出、討論,也引起了一定範圍的悲觀。然而小編今天要講述一個勵志的故事:一位農村來的媽媽,丈夫去世,她依靠賣滷菜將三胞胎兒子留在了城市中。沒有參加培優,也沒有錢學習什麼興趣課程,但三個孩子在這樣的寒門中,還是成為了尖子生“學霸”。

2018年7月1日,武漢市中考考生成果公佈出來後,家住武昌的徐珍琴和她的三胞胎兒子們收成滿滿。徐珍琴家裡的三胞胎都是省試驗中學初中部的學生,本年的中考,三人的成果都非常優秀,其間老二和老三更是考出了 465 和 469 的高分。

今年 47 歲的徐珍琴自安徽農村。她早年跟隨丈夫陸華來武漢工作,有令人豔羨的三胞胎兒子、一個幸福的五口之家,但四年前,丈夫因病去世,留下了一屋孩子和絕望的妻子。不過徐珍琴並沒有選擇離開武漢回到老家,她將丈夫的骨灰草草寄存在殯儀館沒有下葬,收起眼淚,下定決心要在武漢給三個孩子保留一片小天地。


一個外地來的農村女人,獨自租著房子,養活三個孩子,有多麼辛苦可想而知。但徐珍琴跟你說她的經歷時,語氣平和地令人驚訝,似乎早已將這一切看淡。她這些年經歷著房東的驅逐、城管的打砸,卻始終用自己瘦弱的身體保護著三個孩子。

徐珍琴說,當一個女性有了孩子之後,有些潛能是自己不會發現的,你要站起來,不能倒下,倒下孩子就毀了。

徐珍琴說,這些年她早晨做家政,中午買菜、滷菜,下午五點多出攤,一般都賣到深夜,真正能看到孩子的時間非常有限。“感覺像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儘管看見孩子的時間不多,但徐珍琴知道她為什麼而奮鬥。就是這一人多高的小鋪子,這一張小小的支付寶二維碼,這一根根豬蹄,顧客十元二十元的 “小錢”,支撐著徐珍琴和她的三胞胎兒子在異地生存。

以徐珍琴的家庭,每個月交完 2000 多的房租水電,能留下的錢並不多。在武漢,動輒每月四五千元的各種培優班、興趣班是無法想象的。但徐珍琴沒有放棄讓孩子們去拓展一下思維的可能,學校裡有橋牌興趣班,不需要什麼金錢投入還很培養智力,三個孩子就都報了名,沒想到成績還特別好。


三胞胎的老大叫陸文羿,橋牌水平更加突出,在 2018 年春節期間舉行的首屆全國青少年智力運動會上,陸文羿獲得了 U15 組的第一名,也獲得了全國一級智力運動員的稱號。

“這孩子最懂事,在家裡做飯、還會照顧其他兩個孩子。” 徐珍琴說,“雖然只比其他兩個孩子大三五分鐘,但絕對是有哥哥的樣子。當然,他有的時候也不太‘平衡’,畢竟這個哥哥只大 2 分鐘。”

曾經有媒體在2017年報道過徐珍琴一家的情況,當時有很多人關心這一家人,組團來買滷菜,還有老教授希望給徐珍琴捐款,資助孩子們上大學。但徐珍琴有一點倔強和自己的擔憂:“我還是希望,在有可能的情況下,自己把三個孩子送入大學校門。孩子們畢竟都是青春期,我很害怕,他們心理產生依賴,或者是卑微感。”


不得不說,徐珍琴雖然自稱 “文盲”,但說話、做事,卻有一番傲骨,她很懂得給孩子們自己的力所能及的一切。中考結束後,她帶著三個孩子去吃了一頓人均 60 元的自助餐,算是對他們的補償。“平時孩子們吃的不好,經常吃的是我賣不出去的大骨頭豬蹄,我也有愧疚。” 徐珍琴說,“生活需要一點儀式感,所以帶孩子們來吃個自助餐來放鬆一下。”

提起家中的三位 “學霸”,徐珍琴一臉的美好,圓夢中考後,她會持續牽著孩子們的手,重新的起點再動身。徐珍琴說,兒子們的願望就是考上省試驗中學,三個考上了兩個是挺好,你只需加足馬力往前跑,就會抵達你的結尾,到你願望的當地。

徐珍琴的父母目前都在安徽農村老家,身體不好,但徐珍琴沒有選擇,必須在異地他鄉撐著。“孩子目前是我的第一位,從農村來到這裡,留下、堅持,都是我自己的選擇,孩子們那麼優秀,我沒有理由回去。” 徐珍琴說,“我就希望接下來三年,這三個孩子能保持現在的狀態,那個時候,我可能會覺得,一切都很值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