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搖》:不服命運,不負蒼生

要說最近的熱門電視劇,當屬由楊冪、阮經天領銜主演的《扶搖》。該劇改編自天下歸元小說《扶搖皇后》,由解嬿嬿編劇,楊文軍、謝澤、李才聯合執導,楊曉培擔任總製片人。

從隨處可見的討論,時不時就登上熱搜榜,到更新時密密麻麻的彈幕,開播後每日都佔據電視劇網播量首位…這些都是該劇氣氛火熱的實證。

《扶搖》:不服命運,不負蒼生

目前,《扶搖》更新至14集,女主扶搖(楊冪飾)來到太淵的昆京城,為救摯友陰差陽錯地誤入販奴場,開始了她成長路上的第一個重要節點。

之前劇情主要圍繞玄元山的戲份展開,基本上交代清楚了主要人物的人設、背景、故事線,以及相互間的人物關係,一幅龐大的五洲關係圖展現於人前。看完這14集,實際上已經可以對《扶搖》做出一些基礎測評了。

《扶搖》:不服命運,不負蒼生

現代價值觀在古裝劇中的融入

實際上,我通常不喜歡把《扶搖》這類型劇純粹稱為古裝劇,因為它們的內核都是清晰的現代價值觀,源於主創在創作時,堅持以當下女性獨立自強的精神為女主建立人設。

《扶搖》:不服命運,不負蒼生

這部劇也不例外。

女主從一開始便將“自由”掛在嘴邊。

因從小被撿回玄元山為奴,玄幽部的一身黑衣就是扶搖身份的象徵。

因為這身黑衣,她不能光明正大地習武;因為這身黑衣,隨時要被穿著赤衣、青衣、白衣的人使喚;因為這身黑衣,她不能同大師兄在一起……

所以,她頑劣、喜歡動歪腦筋、從不願乖乖幹活,寧願被周叔打也要滿足好奇心,被逼急了,甚至還會冒出“憑什麼人生來要分三六九等”這種看似大逆不道的話。

她完全不像個古代女子,即使江湖兒女不拘小節,好像也不應該是這樣的。

但是,這是文藝作品不可缺少的時代性。

以當下的視角看,這樣的扶搖,才有血性、有赤子之心。

《扶搖》:不服命運,不負蒼生

不畏強權、不懼挑戰,這是扶搖的人生信條,也是主創灌注其中的現代價值觀。

《扶搖》側重描述扶搖的個人成長,從堅持參加畋鬥賽,到奴鬥場突出重圍,再到後來孤身守護姚城,為了天下蒼生甘願“以一人之死,換天下人之生”。不因困難而放棄夢想,不因荊棘而放棄追求。

這是當代年輕人所需的熱血赤誠,也是追夢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精神信仰。

現代價值觀不僅表現在扶搖的“事業”方面,還有她對感情的態度。

目前,與她有感情線的有大師兄燕驚塵(黃宥明飾)和男主長孫無極(阮經天飾)。這14集,著重表現的是她和燕驚塵的情感糾葛,男主還停留在對她暗生情愫的階段。

《扶搖》:不服命運,不負蒼生

扶搖和燕驚塵是青梅竹馬,從小一起長大,郎有情妾有意,兩人最大的心願便是成親長廂廝守。

這時候的扶搖,雖有著崇尚自由的心,但總體上還是個小女孩,守著對初戀的朦朧愛意,還看不到天下蒼生、浩然天地那麼遠。

因兩人身份懸殊,燕驚塵終於決定娶世家出身的裴瑗(李依曉飾),而納扶搖為妾。得知此消息時,扶搖有些哭笑不得,原來自己不當回事的女奴身份,是對方心中的一根刺。

至此,她走出了成長第一步:脫離燕驚塵的庇護,誓要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這個期間,男主與她有了交集。雖然現在兩人還未擦出太多火花,但可以想象,這兩人的感情,一定是勢均力敵、共同成長積累起來的。初戀的痛,讓扶搖有了清醒的認知,成熟的可能。

改變命運,是《扶搖》一以貫之的主題

“命”這個字,在《扶搖》中,有很重的分量。

更新的這14集中,扶搖和太淵國公齊震(劉奕君飾)應該是戲份最重的兩個角色。

兩人同樣不信命。

扶搖看似絕無可能參加畋鬥賽,更別說取勝。但她不信邪。

在被人陷害參加報名後,她不自怨自艾,而是用自己的經驗、機智通過一關又一關,其中有運氣使然,有男主暗中相助,但更重要的,是她的勇敢。

《扶搖》:不服命運,不負蒼生

他們越是要打壓我,我就越是要變強

”,這種千錘百煉魂不怕的精神,是扶搖走上成長、強大之路的有力支撐。

齊震對逆天改命則更為執著。

他不滿足做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國公,覬覦王位,不惜要將軒轅王族滅門,卻受制於軒轅王族獨有的御水術,不得不放緩弒君奪權的腳步。

齊震不相信,也不想認命。

為此,他一直在佈局,誓要習得御水術,成為太淵的王。

玄元山、太淵、天煞…這三個已經出場的地點發生的故事,都與齊震的野心不無關係。

改變命運,這是《扶搖》一以貫之的主題。

但是齊震作為反派,和扶搖的不同在於,兩人的出發點不同,一個基於初心,一個基於野心。奴鬥場的戲份,已經把扶搖初生的心懷蒼生之氣展現了出來。

《扶搖》:不服命運,不負蒼生

在扶搖被裴瑗的人打暈帶到奴鬥場後,奴隸們因受到財富和自由的誘惑群攻她,但她第一反應並不是戰鬥,而是說“我們本都生而為奴,為何要受人指使,相互殘殺”。

這句話,其實將扶搖心中的蒼生之大展現了出來。這些奴隸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普通人,對於扶搖來說,與他們戰鬥,是與同類相煎,殘殺無辜者,實為不公平。

密密麻麻的奴隸人群中,扶搖既要避開攻擊,又要儘可能不傷到人,在自己有能力逃出生天的時候,還能對圍攻自己的這些人既往不咎,帶領他們一同重獲自由。她的背影,透著一股孤勇之氣,這正是“雖千萬人吾往矣”精神的真實寫照。

取同類型劇最大公約數設置的優勢

《扶搖》:不服命運,不負蒼生

追劇過程中,有不少觀眾對《扶搖》有種性價比高的感覺。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呢?

原因就在於其取這類型劇最大公約數的設置。

從主角的出身、天選之人的設定,逆天改命的情節線,到萌寵的出場,江湖、朝堂爭鬥雙線並行,再到男女主一開始就註定要相互廝殺的強衝突設計,直至最近更新劇情中復仇線的浮出,男女主之間的甜寵撩人,喜劇元素的使用等等,都說明這部劇料給得很足。

《扶搖》:不服命運,不負蒼生

基本上,不論是哪種訴求的觀眾,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興趣點,這可能也是該劇能取得諸多共鳴的重要原因。而受到觀眾歡迎,是傳達劇中價值觀的第一步。

《扶搖》基本上用了此類型劇,最能吸引觀眾的所有元素,在此最大公約數的基礎上,注入獨特的靈魂,比如男主的土味撩法,再比如很少看到如此愛笑的男主。

在保證觀眾對人設、故事線等內在元素熟悉的情況下,《扶搖》對場景、鏡頭、構圖、畫面質量等外在元素,包裝得蔚為精美。

在已更新的14集中,玄元山是主要地點,不論是巍峨屹立的群峰,還是雲霧繚繞的懸崖峭壁,抑或是禁水深潭,基本上都是實景拍攝,給人帶來不一樣的觀感。

《扶搖》:不服命運,不負蒼生

同時,玄正部、玄幽部因職能不同、地位不同,場景佈置的風格也隨之不同,更有利於觀眾代入。

這部劇與其他同類型劇最大的不同,大概是採取較為古樸的色調呈現,讓整部劇多了一些穩重感。

《扶搖》:不服命運,不負蒼生

鏡頭的運用也頗為靈活,很多地方採取鏡隨劇情而動的方式,用顛簸感來增加緊張氣氛,運動鏡頭也比較多,呈現出的畫面流暢靈動,鏡頭語言較為豐富。

實話說,《扶搖》這類型劇發展至今日,想在形式上做顛覆性改動,還需要更長的路要走。但其在儘可能給夠觀眾想要的料的基礎上,輸出了正向的、符合現代年輕人追求的價值觀,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