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綜「復古潮」:放不下的懷舊情懷,贏不來的免死金牌

導語

在“信息即價值”的當下,市場資本催生的產物,從流量型產品到內容型產品,從流量時代逐步跨入內容時代,“內容為王”才是不變的鐵律——廣告主只看用戶,而用戶只看內容。故而,對於王牌節目而言,面對綜藝市場隨處可見的激流與暗礁,“斷舍離”與守成同樣重要。

作者|石榴

來源|影視Mirror

在綜藝節目中,有一個屢試不爽的定律,即懷舊保證收視。

以集體記憶為內容定位,經典IP重現、熒幕CP重組、老友時隔多年的世紀大同臺,綜藝節目中不斷上演的“回憶殺”一邊賺取著觀眾眼淚與感慨,一邊靠著懷舊與經典成功拿下話題與收視。

而在如今信息大爆炸時代,爆款向綜藝節目難覓,尤其是隨著網綜越來越來越深度的挖掘與創新,所謂“懷舊情懷”愈加成為衛視平臺的“救命稻草”,並從節目元素轉向節目類型,部分昔日經典王牌綜藝被重新包裝後一一回歸市場,綜藝市場正在悄然上演的一出“回憶殺”。

昔日王牌綜藝迴歸

綜藝市場迎來“文藝復興”

近日,《新舞林大會》正式定檔,宣佈將在七月後旬迴歸東方衛視。作為曾經紅極一時的經典綜藝,從2006年第一季開播,到2012年宣佈停播,在六年的時間裡,走過五季的《舞林大會》曾留下了無數令人津津樂道的經典舞臺與話題,甚至不少觀眾在“考古”時發現不少自家偶像曾經稚嫩的舞臺。

臺綜“復古潮”:放不下的懷舊情懷,贏不來的免死金牌

俗話說“時尚就是週而復始的輪迴”,將這句話用在影綜行業中也同樣合適。2018年,影視行業迎來“復古潮”,不少經典老劇悉數迴歸,翻拍盛行,被重新解讀的老劇在視頻網站或衛視平臺中紛紛迸發出新鮮活力,再次刷屏朋友圈的表情包讓這些經典老劇重新成為了大眾茶餘飯後的新談資。

而如今,伴隨著不少經典節目的重啟,似乎也預兆著這股方風潮同樣刮到了綜藝市場。

今年四月,《中國夢想秀》第十季在2016年宣佈停播後,時隔兩年又再次歸來;與此同時,網傳經歷了改名潮的《中國新歌聲》第三季在今年將重新改名回《中國好聲音》,預示著這檔曾經萬人空巷的王牌音綜的正式迴歸;再往前追溯,《超級女聲2016》、《超級男生2017》等等一系列昔日王牌節目紛紛選擇在時隔多年後重啟,加入綜藝市場的混戰。

臺綜“復古潮”:放不下的懷舊情懷,贏不來的免死金牌

毋庸置疑,新生代網綜的崛起,讓大眾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網感化、年輕化、圈層化的小眾角逐之上,對於年輕觀眾注意力的攝取成為“兵家必談”。當能夠給予的試錯機會越來越少,慎重為之的綜藝市場也開始從“創新”到“懷舊”,選擇“以退為進”迎來“文藝復興”。

保守派新瓶裝舊酒

“影子”模式難見新意

儘管有著王牌IP重啟的噱頭,但並非就意味著此類老牌綜藝大的播出就能夠事半功倍。一個是原版的開創性以及重要意義無形之中給之後的重啟增添了不小的壓力。

2016年,在經歷了五年的停播,《超級女聲2016》藉助網絡平臺強勢迴歸,然而這檔曾經為中國音樂市場輸送過李宇春、周筆暢、張靚穎等歌手的王牌IP最終卻以不到6億的播放量收官,總決賽冠軍圈9其影響力與往屆冠軍也並不能相提並論。

臺綜“復古潮”:放不下的懷舊情懷,贏不來的免死金牌

有著同樣的命運還有《快樂男聲2017》,在去年競爭激烈的暑期檔,《快樂男聲2017》帶了巨大的決心和信心重啟,卻在《明日之子》與《中國有嘻哈》的雙面夾擊下黯然收場。面對這樣的結果,也讓不少觀眾為重壓之下重啟的“臺柱子”們的命運唏噓感嘆相見不如懷念。

臺綜“復古潮”:放不下的懷舊情懷,贏不來的免死金牌

如今,互聯網時代的娛樂方式與多年前相比已經發生了數倍增長,越來越多視頻網站、移動平臺、信息渠道 的湧現,讓娛樂內容的信息飛速膨脹,電視機前的觀眾們再難有有當年那樣“萬人空巷”的收看熱情,當節目的創意和創新性枯竭,面對保守派換湯不換藥的小創新,即使有著“王牌”的過去也會難逃“老牌”的未來。

因此,對於娛樂產業而言,所謂的常青樹,也並不是單純依靠“吃老本”而屹立不倒的,節目內在的困境,可能才是最致命的。當《快樂男聲2017》喊著“要打造中國最年輕的,最有態度的音樂綜藝”時,去掉了噱頭和有餘的形式,內容依舊是換湯不換藥的傳統內核。所以,當“9000歲”有了更多的選擇,面對著愈加展現個性的《明日之子》與突出圈層文化的《中國有嘻哈》,理想再豐滿也掩飾不了現實的骨感。

臺綜“復古潮”:放不下的懷舊情懷,贏不來的免死金牌

新內容時代

守成和改變同樣重要

毋庸置疑,王牌綜藝之所以能夠在當年轟動一時,必然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與特點,足以影響一代人,成為彌留許久的經典IP。但時代在變,受眾在變,口味也在改變,經歷停播,則也同樣意味著內容餘額不足、節目創意枯涸下的無奈之舉。

臺綜“復古潮”:放不下的懷舊情懷,贏不來的免死金牌

面對僧多粥少的綜藝市場,攻城不易守城更難,據騰訊娛樂統計,在去年一整年的時間裡,“衛視+網絡”上線綜藝共208檔。平均每年幾百檔節目,但在爆款難為的情況下,真正能夠攻佔觀眾的實屬鳳毛麟角。

影音綜作為當下影響力最廣的大眾媒介,同時肩負著的是“前鋒”和“守門員”的角色,對於“年齡偏大”的老牌綜藝來說,根深蒂固的品牌認知是握在手中的王牌,自然也是揹負在身上的枷鎖。

2015年,播出到第十二季的《變形記》在停播近兩年後再次迴歸,從臺轉網,並在今年年初推出家庭變形的全新模式。儘管內核依舊是交換生活,但全家一起變形的模式也在根本上解決了節目一味製造矛盾的話題壁壘,對於一檔將要走至末路的老牌綜藝而言,在守成內核的根本上,隨之而來自然能夠得到觀眾的認可。

臺綜“復古潮”:放不下的懷舊情懷,贏不來的免死金牌

在“信息即價值”的當下,市場資本催生的產物,從流量型產品到內容型產品,從流量時代逐步跨入內容時代,“內容為王”才是不變的鐵律——廣告主只看用戶,而用戶只看內容。故而,對於王牌節目而言,面對綜藝市場隨處可見的激流與暗礁,“斷舍離”與守成同樣重要。

臺綜“復古潮”:放不下的懷舊情懷,贏不來的免死金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