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众行传播首席策略官赵晖:营销行业最看重的,是讲故事的能力

根据艺恩数据显示,2018年第二季度新播季播网综虽34部,流量却飙升至118.5亿。一档综艺节目如何突破重重壁垒扩散到受众人群?如何成为街知巷闻的谈资?又如何收割上亿、上十亿播放量?除节目本身质量过硬之外,营销服务必须到位。国产综艺蓬勃发展的六年同样是综艺营销升级的六年。营销以看不见的手掌握着观众手中的遥控器和播放键。

近期,娱论场将陆续推出优质综艺营销公司专题,从行业专业人士的角度解读营销的方法、本质、意义和未来。

本期嘉宾:众行传播首席策略官赵晖(注:本专题发布次序按采访及成稿时间,排名不分先后)

众行传播

专访众行传播首席策略官赵晖:营销行业最看重的,是讲故事的能力

成立时间:2012年

代表案例:《中国新说唱》、《偶像练习生》、《明日之子》、《吐槽大会1、2》、《爸爸去哪儿4》、《火星情报局》、《看你往哪儿跑》、《作战吧,偶像》等。

作者|林蔚

如果将网综的发展历程做一个粗略的分期,2014年之前属萌芽期(制作规模小,时有偶发性成功),2014年至2016年则是发展期(资本涌入,平台自制综艺激增,常伴有乱象),2017年至今则进入平稳期(网综精品化趋势显著,细分垂直成主流)。

同时,据腾讯娱乐白皮书显示,2014年至2016年网络综艺数量由47档激升至111档(不包括衍生综艺节目),而2017年数据回落至103档,网综在历经了粗暴的原始积累后略有收缩的态势,在赵晖看来是合理的。

他坦言:“让真正有生命力、创造力和吸引力的节目留下来,让那些拼凑的节目死掉,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分蛋糕的人多,不代表他们一定专业”

2012年,北京众行互动数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主营专业网络传播业务。公司成立之初,娱乐营销(综艺营销)业务已是主打的三大板块之一。2012年扎根营销行业至今,众行传播已是一家规模不小,部门配置齐整,架构成熟的业界“老资格”了。

“公司是事业部制的,有七个事业部对接不同的客户,以防止信息上的泄露。还有配套的支持部门,比如策划部、设计部和粉丝运营部等。”和小鲜对话,分享娱乐营销观点的众行传播首席策略官赵晖,也是一位实打实的老江湖。

2005年,一篇《一年时间从菜鸟到总监》的公关行业文章,在17PR平台创造了10万+的人气,作者就是赵晖(赵老工人)。到目前为止,他拥有17年的营销创意经验,曾是湖南卫视天娱传媒品牌中心总经理,去年入职众行传播。

专访众行传播首席策略官赵晖:营销行业最看重的,是讲故事的能力

“懂行”,是赵晖不惧各路人马,入流营销行业分蛋糕的根本自信所在。懂行二字背后的深意不浅。娱乐行业的人脉与资源、实际的操盘经验、对风险的控制能力、理解广电总局的文件深意,甚至是熟知娱乐圈的八卦和恩怨。如果不具备上述的综合能力,一家公司几乎无法在营销行业立足。

行业经验丰富的赵晖,自然深谙其中的门道。他具体操刀过的项目包括《快乐男声》、《超级女声》、《爸爸去哪儿》、《燃烧吧,少年》等。他熟稔综艺节目的整个流程环节、懂导演组的目的、各路平台的想法,甚至明星及其背后经纪公司的诉求。

另一个加分项在于粉丝运营的经验。就职于天娱的背景,赵晖晓得粉丝的诉求,能get到他们的点。“和以前相比,粉丝运营会有变化。比如以前简单组织粉丝过来看内容,然后在微博冲个热度,现在介入得更多,会跟粉丝联合策划实践。”赵晖补充道。

变化,有不少;而不变的,永远是核心,例如讲故事的能力。

“营销行业最看重的,是讲故事的能力”

“你怎么把一个看上去平淡无奇的事情,讲成一个让人觉得很有意思的故事,是很重要的能力。包括一个细节的背后,怎么去进行发散式的传播,怎么去进行第二轮第三轮的传播。所以对于一个事情的嗅觉,和讲故事能力,在我看来是最重要的。”赵晖说。

讲故事的能力,换个词儿,或许指的正是营销策划出亮点的能力。就传播的角度来看,从最初的一个简单的节目素材到被受众广泛接受的这个过程中,落地是结果,被接受的是赋予在素材上的创意点和趣味性。

举个例子,众行传播曾负责了优酷平台《爸爸去哪儿4》的娱乐营销。他们策划了交互活动,调动粉丝积极参与,提升关注。在微博发起#爸爸4优酷弹幕#话题,用神弹幕召集令创意活动,增强粉丝粘性。同时使用表情包二次包装以及场景应用,设计制作高大上或接地气的套系海报,以及素材结合热点,实现趣味性传播。

专访众行传播首席策略官赵晖:营销行业最看重的,是讲故事的能力

自然,没有万试万灵的故事和创意应用,不同性质的节目有不同的打法和故事要讲。赵晖解释道:“《明日之子》主讲才华,那么毛不易的才华是怎么一回事,他为什么能写出《消愁》是营销要告知受众的故事。而《吐槽大会》这类内容机智、抖机灵的节目,非常适合短视频式的病毒营销。”

“营销永远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碳”

娱乐营销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它却也是万万不能的。

营销是什么?在赵晖看来,“营销永远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碳。”

没有人能无中生有。赵晖把营销人对节目的作用定位是外援。基于先前多年的经验,他会告知客户他所能及的帮助是怎样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会清晰地表达自身的诉求,除了商业回报之外,还包括参与到节目本身的讨论中。当然不管可不可以深入参与节目,众行传播均有一套应对客户需求的方案。

专访众行传播首席策略官赵晖:营销行业最看重的,是讲故事的能力

而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这中间有一条清晰的分割线,“比如节目中没有出现的,要生炒,我们是无能为力的。”赵晖补充道。

在外界看来,综艺节目的娱乐营销既神秘,又似法力无边。一个节目最终的播出效果如何,能否出圈,出爆款,众多的压力被放大,且安在了营销的肩上。这种观念是种谬论,是种误识。赵晖分享道:“节目至少要具备那个发光的潜质,才能帮你宣传出去。否则你自己不具备这个能力,节目本身不够好,再怎么说得天花乱坠,也出不去。”

专访众行传播首席策略官赵晖:营销行业最看重的,是讲故事的能力

在网综制作成本呈现两倍、三倍递增的当下,倾斜到负责“锦上添花”的营销部分的预算,并没有想象中的丰厚。赵晖坦言:“一个季播的A类综艺节目,不考虑广告投放,只说公关推广,普遍情况下大概一两千万左右。”

一两千万所要做的事情,比想象中要多得多。其中包括了新闻发布会、总结会、媒体会、各种进校园的活动、宣传片制作、概念片制作、故事情节片制作、租场地费用、衍生品费用等等。

营销,这块蛋糕虽大,真正想要分得一块也非易事。

对于越来越多的,多家公司服务于一个节目的现象,赵晖的态度是拥抱和赞同的。他认为,一个节目的宣推周期往往长达四、五个月,如果只有一个团队服务,风险有二。团队发挥的稳定性欠佳,或是核心主力生病对节目均是极大的隐患。另外几个团队服务也可以避免审美疲劳。每个团队有其擅长的领域,传统PR、新媒体社交、事件营销等,这样创意的丰富性也多些。

综艺节目从萌芽期到现在平稳发展期,大致走过了六年的时间。这六年的时光,相应的也是娱乐营销崛起和日渐壮大的过程。结识这些操盘综艺营销的黄金推手,了解综艺营销的幕后,拓展的不止是一种角度,也是更新了对综艺发展现状的认知。

专访众行传播首席策略官赵晖:营销行业最看重的,是讲故事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