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權們,娃娃的部分情感理論還是蠻實用

女權們,娃娃的部分情感理論還是蠻實用

圖片來自網絡

我年輕的時候不瞭解楊冰陽娃娃的情感理論,不太喜歡這個人。後來從事婚戀行業,有了自己家庭孩子以後,回頭再去讀她的情感理論

我覺得某些部分還是蠻有實用性,不是女權們說的封建女德,當抹布女,跪舔男人。

比如最近看她的石頭剪子布理論,把社會上的男人分成三種類型。

第一種,剪子,提供觀賞價值和情緒價值,但是沒有供養價值。是指那些長得帥的小白臉,和他們結婚很難,除非他們認為你是高價值,有能力有物質,可以給他們花錢。

第二種,石頭,情緒價值和供養價值都有,指那些經濟適用男。他們就和石頭一樣堅固,是一夫一妻制的維護者,守護者。

第三種,布男,有巨大的供養價值,不提供情緒價值。他們指社會上那些有錢有勢的優質男,他們需要找一個女人能十分包容他,照顧家庭老人給生個兒子。

我做婚戀諮詢師五年,經手幾千的案例,楊冰陽的這套石頭剪子布理論,確實符合當今現實社會。我所接觸那些男學員,大體上是可以分成這三類。

很多女權們不斷給大齡女灌雞湯,不給解決方案。有時候叫你要賺錢,要變美,要獨立上進並不是萬能藥。

我接觸那麼多的大齡剩女,發現她們很多活在韓劇中,並不瞭解男人這種動物。對自己缺乏客觀認知,不愛現實生活中的男人,就想找韓劇中的男主角。相親過程中,要是那些優質男沒有看上她,還認為是他們沒有眼光。

我覺得和男人對立的形態並不能幫助我們和男人好好相處,還不如好好去了解他們的實際擇偶心理。

娃娃楊冰陽一直強調情感中不要高攀,高攀吞一萬根銀針,她自己的婚姻就選擇性價比最高的石頭男。我覺得她這點蠻務實,提了理論,自己還真正去實踐。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每個情感專家的理論都不能解決我們所有的情感問題,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實踐對自己有利的部分。

你們認為對嗎?比如上面提到的布男,我想起一個男學員王先生,35歲未婚,獨生子,海歸,出身高知家庭,父母都是單位的領導,本人自己創業開公司。接觸過程中,感覺這個王先生就是明顯的布男,大男人主義比較嚴重,他一直強調,想找一個願意以家庭生活為主,事業心不要太強的女人,外面的事情交給他就好。而且長相必須年輕漂亮,28歲以下,城市獨生女,父母不要有負擔的那種乖乖女。

他不喜歡女強人,覺得她們性格脾氣和自己難於相融,不好控制。前女友就是這樣的女孩子,後來相處不好就分手,重新通過相親結束單身。他身邊不缺乏選擇,只是沒有找到自己滿意的那款。

後來遇到了一個女老師,25歲,音樂學院女碩士,長相校花級別,氣質優雅,性格謙和,父母都是大學老師。接觸下來,王先生特別滿意。很快兩個人就定下來。

布男的擇偶傾向確實如此,他們不在意女方的物質條件,喜歡中產家庭出身的白瘦美。

所以,我覺得娃娃的某些情感理論還是蠻實用,可以實踐對自己有用的部分,丟棄自己不認同的。你們覺得呢?

很多時候情感世界是複雜的,單一的理論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看待問題要全面化,有自己的判斷,不盲目隨大流。

今日話題:娃娃的情感理論,你們怎麼看待的呢?

EMD:作者林小詩,情感諮詢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