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餘額破萬億元的P2P相繼暴雷,老百姓血汗錢還能追回嗎?

俸添夢話


“哭都找不到門”,是當下P2P爆雷中損失慘重投資人的真實寫照,還都是個人,這就嚴重了。因為事情敏感,不好引用相關數據和事實,各位湊合著看吧。



P2P是當年國家引導民間資金出籠的一個辦法。當時銀行資金緊張,民間卻多到可怕,以地下錢莊為代表的天量活躍資金,政府看著眼睛滴血,就出臺了這個招數。我給你合法身份,你們把民間借貸放到陽光下進行就是。

於是,各種形式的民間借貸粉墨登場,小貸、投資擔保、典當、金融服務等等,註冊名稱、營業範圍各不相同,辦理業務完全一樣,都是高利貸。而且大都沒有本金,就利用政策的空子,想著法融資借錢,把想收高額回報的個人手上的錢都搞來了。於是滾雪球一樣爆發,一個不起眼的小公司一年都可搞來幾百億。


最典型的數著P2P的公司們。先是民營的個人悶頭髮大財,很快把國資吸引進來,還有上市公司,隊伍和財力強大到足夠綁架銀行的程度。

但是畢竟都是心懷鬼胎,彼此有心照不宣,都不是來為國家經濟建設出力的,就是薅羊毛來的。於是,錢搞到手了,一有風吹草動就跑,溜之乎也,留下出錢的老百姓呼天搶地。

更為嚴重的數據我國P2P爆雷不是今年才有,2014年265家,2015年867家,2016年556家,2017年217家,2018年181家。唯有今年最突出,四十多天,一萬多億找不著了。後面還有多少不得而知。


化外閒人


最近P2P市場,真的是天雷滾滾。
從6月1日至7月18日的48天內,全國爆雷的P2P平臺超過133家,唐小僧、永利寶、投之家、壹佰金融、聯璧金融、金銀貓、銀豆網……涉及金額超過3000億元,受害的投資者難以計數。6月末待償還款餘額超過1.3萬億。
不僅投資者,就連P2P公司的員工,也投入大量資金,如今正面臨著和普通投資者一樣的境地。
投之家總計100多名員工,他們在投之家的投資總計2000多萬元,其中不少為結婚買房的款項,還有親戚朋友的錢。從投之家員工處得知,有員工在投之家工作群中向同事倒苦水,“到了飯點,一點餓的感覺都沒有,早飯也沒有吃。現在一天一頓飯,只能吃得起泡麵。”、“我們員工現在泡麵湯都喝乾淨了”。
平臺爆雷後,不僅是投資人損失了資金,很多公司的員工出於對自家平臺的信任,也投了不少資金。還有不少人拉著親戚朋友投資。投之家員工表示,“我們是一線的員工,也是受害者。
還能不能追回?
如果走司法途徑,期限是非常長的。2015年暴雷的E租寶,去年二審結束後,應該後面就要處理投資者損失的事了,但是直到現在還沒拿到投資款。這已經3年過去了。據分析,就算拿到投資款,也可能最終只能拿到20%左右的餘款。
有資深投資者反映,之前遇到過拿到投資款的客戶,但是採取的是非正常手段,有點類似黑吃黑的套路。走司法途徑,一方面時間久,一方面,拿到的投資款可能很少,絕對不可能拿到全款。
所以,暴雷的平臺,想追回全款,幾乎不太可能。
再次提醒各位,P2P投資屬於高風險投資,由於投資的都是非標資產,比如評級很低甚至沒有評級的小公司,投資影視行業等等高風險資產,雖然收益描述很高,但是同樣風險也非常高。
天雷滾滾,注意風險。
每天堅持原創,已經很多年了,其中辛苦,只有自己知道!希望內容對您有幫助,也希望各位能夠給些鼓勵,關注,點贊,留言都可以!感謝讀者,感謝粉絲的長久陪伴!

趙冰峰


首先,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曾說過:“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收益率超過6%的就要打問號,超過8%的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好損失全部本金的風險。

其次,一個多月,涉及金額超過3000億元,受害的投資者難以計數。6月末待償還款餘額超過1.3萬億,大部分,將難以追回!

最後,看看吃瓜群眾對此事的看法:

1 我只想說,其實他們投錢的時候是知道有風險的,但是忍不住高利息的誘惑,拿高利息的時候不吭聲,現在平臺倒了又說國家監管不嚴,不知道該怎麼評論,可憐又可恨;

2 一片狼藉,這就是全民高利貸的結果,雪上加霜,不知道蝴蝶效應何時生效;

3 說實話,到現在為止,對於P2P的暴雷的事,面對投資人血本無歸的慘狀,局外之人並沒有太多的義憤填膺,大多數都帶著看熱鬧、看笑話的心態,理由是你不貪人家的高額利息,就不會有本金的損失,說到底這不過是一個各取所需的遊戲,你用本金換人家的高利息,人家用高利息騙你的本金,各取所需、互利雙贏嘛!

4 要說人家騙你不應該,那如果人家不騙你,你豈不是睡著都能發大財?有這等好事,誰還會辛辛苦苦去賺錢,誰還會不辭勞苦為社會創造財富?都去買P2P躺著收錢好了,不作死就不會死,花錢買個智商稅,以後老老實實別想著天上掉餡餅,躺著就能發財的美夢吧!


遊戲大咖王


P2P相繼暴雷,老百姓的血汗錢是追不回的。我國的P2P為什麼90%都會爆雷,主要原因是我國的P2P都是打著P2P旗號的高利貸,並不是真正的P2P,真正的P2P是個人對個人,錢不經過平臺,我國的P2P是把高利貸搬到網上。

在人類歷史所有成功的金融、能發展壯大的金融機構都是建立在服務實體經濟的基礎上的,世界沒依靠高利貸發展壯大的金融機構,高利貸是錢炒錢的遊戲,是摧毀實體經濟的黑手,實體經濟都崩塌了,那金融機構賺誰的錢?

實體經濟垮掉了倒黴的是金融服務機構,最近10年我國的大量民間高利貸以及打著P2P旗號玩的還都是高利貸,最後的結果是沒有一家成功的,不是破產就是跑路。近期,北上深更是上演規模較大的P2P集中爆雷,有的是高利貸,有的是非法集資,有的是金融詐騙,出事只是時間問題。

想依靠高利貸賺大錢、發大財的想法是錯誤的,希望通過高利貸撈錢的想法是行不通的。

專業的金融機構都是通過專業化的金融服務獲取高利潤而不是高利貸。即便是最近10年通過金融產業鏈賺大錢的阿里和騰訊也不是高利貸,而是通過網絡支付和網絡金融服務賺的大錢。打著P2P旗號的高利貸或龐式騙局基本都沒有賺錢的項目,一旦出事,錢都被敗光了,老百姓的錢肯定是血本無歸。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有什麼財富生活中疑惑也歡迎私信提出,在評論中提出也許會忽略看不到,謝謝您們的支持。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追回來的概率幾乎為零。


P2P之所以能夠吸引那麼多人投資,在於其承諾的高回報。但是高回報,必然意味著高風險。P2P的高回報,無非通過兩種情況實現:


  1. 一種就是純粹的龐氏騙局,通過虛假的高回報騙人進來,然後老闆捐錢跑路;

  2. 第二種,必然意味著P2P平臺要將資金投入高風險的項目,一旦項目出了問題,本身資金鍊就比較脆弱的P2P就會倒閉。


如果是龐氏騙局,人家本來就是惡意的。老闆已經捐錢跑路,能不能抓到很難說,要是跑到國外就更難找人了;還有一些老闆,則是揮霍掉,比如有個非法集資的就花了6000多萬元買車,這些資產變現會大打折扣,拿不回來多少。


對那些投入高風險項目的P2P平臺,這些項目通常是什麼房地產、貿易、採礦這些傳統週期性行業,而且多半都是民營企業,這些行業這些年形勢都不太好,資金鍊本來就緊張,一旦本身經營出了一點點問題,就可能導致整個平臺的流動性出問題。這些錢,也是很難收回來的。這種情況下,債務人都自身難保了,債權人(P2P平臺的投資人)哪裡去拿錢?


還有一些P2P平臺,老闆本身是想好好經營的,並且經營效果可能還不錯。但可能一場擠兌,就導致平臺完蛋。比如最近杭州的P2P爆雷,很大一個原因就是杭州實施買房搖號,很多人從P2P取錢出來,導致P2P遭遇集中的流動性危機(類似銀行擠兌,銀行最怕的就是擠兌)。這些P2P平臺,可能仍然有一些投資的項目還在正常運作,這種情況下,即便平臺倒了,但最終的債務人還在,或許還能追回相當一部分錢回來。


總之,其實還是要遠離P2P,大家不要老想著非要一口吃成胖子,或者看不起餘額寶4%的利率——其實這已經夠了,就連比爾·蓋茨都感嘆,要連續實現3%以上的收益率是很難的,中國人太習慣賺快錢了,這個浮躁的毛病不改掉,以後類似P2P的悲劇還會繼續。


孔方財經



個人觀點:投入P2P的錢,就如打水漂,要全部追回已經很難,只能說,維權要儘早,不要做最後接盤俠,能夠拿回一點是一點。


那麼,如何追回血汗錢,無非以下幾點:

1、在平臺沒有出事之前,儘量早脫身,人性是貪婪的,不要等到最後一刻,任何P2P平臺在出事之前,都是好人。


2、已經出事了,第一步,儘快收集有關平臺及自己的所有證據,包括投資協議、平臺記錄,投資流向,如果可以找到平臺借貸一方更好。比如我朋友所投資的P2P平臺出事後,她甚至嘗試去聯絡到海南省的借貸人;

3、尋找律師,抱團取暖。律師可以提供專業建議;抱團可以團結一切力量,爭取能夠讓警方立案。


截止今天,朋友投資幾萬塊,也只拿回一部分,這方面,有其較早行動原因,也有其親人在P2P平臺內部原因(親人介紹投資的)。

總之,沒有人一開始就想做惡人,許多P2P平臺也是如此, 但是等真正出了問題,或許早期能夠退還一部分,還會配合退還;一旦資金鍊真正斷裂,平臺無以為繼,再有擔當的人,都會有破罐子破摔想法。

所以,最好辦法,就是遠離風險,珍惜自己血汗錢,掙錢真不容易。


胡兄頻道


知道銀行擠兌的危害嗎,這時候煽動恐慌情緒的不是別有用心,就是智商欠費。面對危險首先要做的不是行動,而是理性分析!p2p行業亂象在於很多頂著p2p帽子的非法融資一起的,而一些風險控制差,運營風格激進的公司,雖然本身資產質量尚可,但是流動性不足,出險擠兌後影響正常運營。一單成為全行業的擠兌潮,將對整個金融系統造成傷害。請謹言慎行!!!目前國家也已經出手整頓互聯網金融,p2p不是洪水猛獸,高利貸和詐騙也不是一回事,不要用簡單粗暴的原始直覺來認知複雜的人類社會,多學點經濟學知識,瞭解人類社會真實的樣子。


龍捲颱風


最近P2P市場天雷滾滾,跑路的,關停的,一個接著一個,很多投資人深套其中,很大可能都會血本無歸,為什麼呢?

早在大半年前,前財政部長樓繼偉就明確指出,任何回報率高於6%的理財都是不可信的。言下之意就是要各位投資人自己把握風險,不要受不切實際的高回報率的誘惑,以致飛蛾撲火,想著人家的利息,卻被人騙了本金。

其次,這些P2P平臺的所謂投資項目,很多在房地產領域。現在各地紛紛出臺了穩定房市的政策,炒房暴富的機會越來越少,而資金很容易被套牢。

現在實體經濟普遍放緩,回報率高於10%的項目越來越難找,而很多p2p平臺投放的項目諸如新能源,大宗商品,礦業等並不十分靠譜。

總之,p2p作為互聯網金融創新的一種新風潮,在世界其它國家也還沒有十分成熟的運作和監管模式,其運作本身就帶有高風險的明顯特徵。現在經濟大環境影響,在水淺處裸泳者最先現形,投資者最終很可能只得願賭服輸。


周悅芳華


主要有三種途徑:

一是談判協商,但投資者要會抓住時機談判,而且最好在P2P平臺出事初期談判成功的幾率更大;二是刑事報案,花費少,效率高;三是民事追償,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但花費較高。

具體分三種情況:

第一,正規的P2P平臺,指的是有牌照的平臺。

第二,有擔保的P2P平臺。

第三,非正規的,且無擔保的平臺。

這三類情況維權難度依次增加。


對於倒閉了的P2P公司,如果平臺沒有進行資金存管,那麼拿回來的幾率相當小,從以往的案例來看,平臺如果不貴合規,倒閉後投資人無處要回本金。



我是家族財富密碼。更多的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們的頭條號。關注不迷路。如果您覺得不錯,麻煩您點個贊,更有豐厚獎品不定期回饋,謝謝!


家族財富密碼


平臺暴雷後出借人的錢能否拿回來要看這是哪種類型平臺,凡是正真的P2P平臺 出借方和借貸方有借貸合同,就算平臺倒閉了合同還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就是說借貸關係繼續存在。如果是平臺自融估計錢能拿回的概率比較低,龐氏騙局那就不用說了錢基本上是打水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