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修丹道和性生活

斷欲除淫,煉精化炁,為修仙首要下手築基之功夫。凡真心修行者,必須要完全做到,否則難有所成。但尚負有傳宗接代、家庭夫妻義務者,則不可勉強,否則引發其它問題,同樣難有所成。大部分人都負有父母的期待,傳宗接代的任務。既已成家,又有夫妻之義務,斷欲除淫要在這兩件事告一段落後才可考慮,否則修行不算圓滿。食色性也,世間所有動物,包括人,無不為食色而奔忙。人除繁衍子孫之意義外,又多了感情和享樂之意義,而所多出的這二個意義,是帶給人最大、最多煩惱和傷害之來源。修行最大的障礙和困難,也是來自這兩者。人之色慾大都為了享樂。為了滿足色慾,有人因而樂極生悲。比較之下,人為滿足食色活得比動物累。修行就是逐步修減食色,到完全消除的過程。順為凡,逆為仙,人從出生到死亡,每天都要飲食,長大成人開始有色慾,直到年老體衰,色慾逐漸消除,最後死亡,這是順為凡。逆為仙,就是修煉仙道正法,以達到無慾、無精(經)、無竅(煉精化炁完成);年老無精者先修煉恢復後,再煉至無慾、無精(經)、無竅。達此即是長生不死之人仙、地仙。再進一步修到不食人間煙火之神仙。無慾,不是強制禁慾,而是以孕藥煉己、調藥等功夫自然做到。無精(經),不是年老精(經)已枯竭,而是當煉精化炁功夫全部完成,精自化炁而無精。無竅,是因此竅是精所出之處,精盡化炁,不須用出路,故無竅。廣告進入小遊戲性慾是人之原始本能,不能也不可強制禁絕。這裡有三個故事,轉載供同好參考:故事一:傳說呂洞賓真人為考驗弟子們的定性,以幻術將數段木炭化成美女。夜裡,這些美女分別去找呂門弟子。第二天,數十個弟子中除了兩個人,其他人手上、臉上都有黑炭。呂祖問兩弟子何以見色不迷?兩人說:前半生花天酒地,風月無限,只因為看破了風月情場,體會到呂真人所言:“二八佳人體如酥,腰間仗劍斬愚夫。明裡不見人頭落,暗中教君骨髓枯。”頓悟生死,心厭風月,發心修道,特來拜真人為師。昨夜不為情色所迷,因我等已歷情色,深知其樂短苦長,生死輪迴,無有出期。每念及此,情色之念,當下了斷,不復有妄想矣,故能經過師尊考驗。非我倆定力高深,只是風月曾經,心不為動,見色不色,觀色悟空。情禪已參,不復作繭。不似其他師兄弟,童真入道,未經歷人道之事,一見欲境,心性易搖。呂祖聞言稱善,便打發弟子們到紅塵中磨練,只帶這兩個弟子入山修丹補漏。還有則與呂祖有關的故事,情色太濃,只好略述。據說呂祖收了一幫弟子,他想考驗弟子們的情慾是否了斷,便叫弟子們都坐在鼓上修煉。呂祖又施法術幻化出十二個身披薄紗的美女,在午夜來到道場跳豔舞,燭光搖曳,人影窈窕,這時,道場中響起了一片鼓聲。有位道友的鼓還打破了。呂祖聽後哈哈大笑說:鼓聲點點大藥生,正是丹家活子功。可憐多少修丹客,誤在情禪不悟空。這是我小時聽農民聊天講的故事,聽了兩遍。一次是一個男人講的,一次是聽一位村婦講的。奇怪,三十年後,才想到這個笑話隱藏煉丹玄機。正應了張紫陽的一首詩:俗語常言合至道,宜向此中細尋討。能於日用顛倒求,大地塵沙盡成寶。故事三:《七真傳》中說,劉長生修到能“飛神入帝京”後,有次真神來到天界,玉帝賜宴,可他不時盯著天女看,於是,玉帝說他塵心未凈,需到塵中煉心。劉長生出定後,對此種習氣感到慚愧。情慾的細微習氣很難了斷。欲易斷,情難了;情易了,習難除;習易除,識難凈。於是,他去洛陽妓院對境煉心,終於煉到“對境無心是大還”的境界,真陽之氣生起後能在肚皮上用丹元真火烙熟一張大餅。王重陽真人的七大弟子中除了馬丹陽、孫不二是夫妻而有婚姻生活外,其他人未婚入道,在修行中所面對的來自天性的男女性慾的壓力很大。張曉松的《邱處機大傳》中對此有所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