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技巨頭再遭歐盟反壟斷調查:高通最多可能被罰23億美元

美科技巨頭再遭歐盟反壟斷調查:高通最多可能被罰23億美元

美國高通公司

歐盟委員會日前向美國高通公司發出一份反對意見補充聲明,對該公司涉嫌壟斷市場行為進行深入調查。分析普遍認為,歐盟在對谷歌公司開出“天價”罰單之後,緊接著便把“槍口”對準高通,這套“組合拳”與不斷升級的歐美貿易衝突有著密切關係。隨著美國對歐盟的關稅措施不斷加碼,美國科技巨頭在歐盟的日子顯然不會像過去那樣舒坦了。

該聲明稱,此次發函是依據歐盟反壟斷規則對高通進行調查的一個程序性步驟。在接到高通一家主要競爭對手提出的指控之後,歐盟委員會於2015年12月對高通展開反壟斷調查。在當時發給高通的反對意見聲明中,歐盟委員會重點關切高通是否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芯片組,以排擠競爭對手。而近日發佈的反對意見補充聲明重點關注高通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出售基頻芯片組的程度。

根據之前的調查,歐盟已向高通開出一張“罰單”。歐盟委員會今年1月宣佈,高通與蘋果公司達成協議:在2011年到2016年間,蘋果公司只使用高通提供的芯片,作為回報,高通向蘋果公司支付一大筆費用,如果蘋果公司使用高通競爭對手的芯片,高通將削減對蘋果的鉅額投入。這種壟斷市場的行為嚴重違反了歐盟的規定,破壞了歐盟市場公平競爭的原則,為此歐盟決定對高通處以12.29億美元的罰款,這個數字相當於高通2017年營業額的4.9%。

如果歐盟對高通新的調查坐實,高通將面臨被處以最高達23億美元的鉅額罰款。根據歐盟規定,反壟斷行為的罰款上限是全球營業額的10%,高通2017年全球營收約為230億美元。歐盟司法部門最近表示,它已向高通發送了全新指控清單。分析認為,這類文件通常會坐實監管機構的初步結論,並針對企業對最初指控清單的提問做出解釋。

儘管歐盟聲稱此次發出的反對意見補充聲明只是“例行程序”,但由於正值美歐貿易衝突不斷升級之時,輿論普遍認為這是歐盟應對美國強徵關稅的反擊之舉。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對高通追加調查的前一天,歐盟向谷歌公司開出了一張“天價”罰單。歐盟委員會宣佈,經調查發現,谷歌公司濫用安卓操作系統,在系統中默認安裝谷歌搜索,從而加強自己在搜索引擎方面的主導地位,以排擠其他競爭對手。為此,歐盟決定對谷歌處以43.4億歐元的罰款,創下反壟斷罰單的最高紀錄。這是一年來谷歌收到歐盟的第二張鉅額罰單,在當前歐美貿易對峙升級的背景下,此事頗耐人尋味。


投稿/建議:[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