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昌碩 石鼓文對聯鑑賞

吳昌碩(1844.8.1 —1927.11.29),清末著名書畫家,篆刻家。原名俊卿,字昌碩,別號苦鐵,浙江安吉人。少年時他因受其父薰陶,即喜作書,印刻。他的楷書,始學顏魯公,繼學鍾元常;隸書學漢石刻;篆學石鼓文,用筆之法初受鄧石如,趙之謙等人影響,以後在臨寫《石鼓》中融匯變通。沙孟海評:吳先生極力避免“側媚取勢”,“捧心齲齒”的狀態,把三種鐘鼎陶器文字的體勢,雜揉其間,所以比趙之謙高明的多。吳昌碩的行書,得黃庭堅、王鐸筆勢之欹側,黃道周之章法,箇中又受北碑書風及篆籀用筆之影響,大起大落,遒潤峻險。

吳昌碩的作品詩、書、畫、印配合得宜,融為一體,對藝術創作主張“出己意”、“貴有我”,因此他的作品具有濃厚的“性格特點”。其藝術風尚對我國近現代畫壇影響極大,對日本影響也很大。吳昌碩著有《缶廬集》、《缶廬印存》。

吳昌碩 石鼓文對聯鑑賞

吳昌碩 石鼓文對聯鑑賞

石鼓文被歷代書家視為習篆書的重要範本,數千年書史中,對《石鼓文》臨習最多、最深且最有獨到之處的當數吳昌碩。大凡評說吳昌碩,都要提到他臨的《石鼓文》。《石鼓文》成全了吳昌碩,反過來,吳昌碩也使《石鼓文》的藝術價值得以發揚光大。

吳昌碩一生通臨石鼓文無數,今天分享的是他81歲時所寫,稱得上是他晚年的精品力作。

吳昌碩書法以石鼓文見長,以探古為革新,變前人成法,雜揉鐘鼎陶器古文體勢,蒼勁朴茂,遒潤峻險,起落跌宕,氣魄雄渾,獨具風骨,極具觀賞及市場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