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逆襲成功!新武器外觀清晰可見,科研能力達世界前列!

中國第七次成功試射WU-14的高超音速飛行器,wu-14從山西五寨基地用彈道導彈發射,以每小時6400-11000公里的速度,沿著大氣層邊緣飛到了中國西部地區,最高速度約為10馬赫。隨著wu-14技術的成熟,中國其他超音速武器也相繼出現,例如最新的DF-17。東風-17彈道導彈是中國最新研製的中程彈道導彈,射程比東風16導彈稍遠,在1800到2500公里之間,該導彈也是核常兼備導彈,既能攜帶核彈頭,也可使用常規戰鬥部,能夠配備高超音速彈頭。在試射中,導彈共飛行1400公里,隨後釋放高超音速彈頭,彈頭再入大氣層後,在6萬米高空進行了一段高超音速滑翔機動動作。測試的東風-17彈道導彈取得了圓滿成功,成功擊中了位於中國西部的預定靶場,“落點距離目標只有幾米”,這顯然是極高的打擊精度,在此次試射中,東風-17及其高超音速彈頭花費了不到11分鐘就擊中目標,這標誌著中國向著“一小時打遍全球”的目標邁出了堅實一步。

中國逆襲成功!新武器外觀清晰可見,科研能力達世界前列!

高超音速武器的研發,是航天大國的專屬,不僅由於其研發耗資巨大,更主要的原因是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不具備相關的研發條件,換就話說,及時有錢也不一定能開展高超音速武器的研發。高超音速武器是指以高超音速飛行技術為基礎、飛行速度超過6倍音速的武器。高超音速在軍事上具有很重要的意義,高超音速武器航程遠、速度快、結構簡單、性能超卓,能夠快速打擊遠程目標,被軍事專家稱為繼螺旋槳、噴氣推進器之後航空史上的第三次革命性成果。研製高超音速飛行器可以大大提高打擊反導系統的導彈武器能力。高超音速飛行器原則上現今就可以在大氣層中以彈道導彈的速度飛行,但與後者不同的是它的飛行軌跡可以很複雜並難以預測。俄羅斯洲際彈道導彈上安裝的新一代核彈頭就屬於高超音速飛行器。據推測,原則上它們可以讓俄戰略核力量免受美國反導系統的威脅。

中國逆襲成功!新武器外觀清晰可見,科研能力達世界前列!

然而,高超音速武器在非核武器領域運用的潛力更大。這種武器實際上可保證在本土對世界任何地區實施瞬間和高精確打擊。沿複雜軌跡飛行的高超音速巡航導彈比彈道導彈更難以讓敵方反導系統攔截,同時前者還擁有更高的精確性。高超音速導彈在量產後也許比彈道導彈更廉價。中國同俄羅斯一樣,很有可能在為自己的彈道導彈製造新一代彈頭時將採用高超音速技術。鑑於美國有限的反導系統亦有可能給僅有小規模核武庫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造成很大威脅,因此研製應對敵方反導系統的手段就具有重大意義,而在這種條件下利用高超音速彈頭是最有效的。高超音速武器的研發需要大量高精尖的實驗設備,其中之一就是“超級風洞”。風洞一般稱之為風洞試驗。簡單地說,就是依據運動的相對性原理,將飛行器的模型或實物固定在地面人工環境中,人為製造氣流流過,以此模擬空中各種複雜的飛行狀態,獲取試驗數據。這是現代飛機、導彈、火箭等研製定型和生產的“綠色通道”。

中國逆襲成功!新武器外觀清晰可見,科研能力達世界前列!

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科研能力已躋身世界先進行列。記者日前在該中心科研試驗新區看到,數十座現代化風洞設備星羅棋佈,100餘項國家級重點科研項目全面鋪開,數十個關鍵氣動難題取得歷史性突破。“十二五”以來,該中心完成了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等一系列重點工程氣動試驗任務1500餘項,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創新研究成果,為新型航空航天器研製提供了可靠的氣動數據,在國產大飛機、風力發電機、動車組等民用產品氣動力學和氣動聲學性能設計與評估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國擁有豐富的“風洞”資源,位於川西山區的中國空氣動力發展與研究中心裝備有亞洲最大風洞群,已累計完成風洞試驗50餘萬次,該中心先後建成以低速風洞和亞、跨、超和高超聲速風洞52座,擁有8座“世界級”風洞設備。除上述幾個“風洞”外,還有一條特殊的風洞,它就是位於北京懷柔的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JF12激波風洞,JF12激波風洞是世界上持續試驗時間最長的激波風洞,相比而言,美國最大的風洞也只能進行30毫秒的實驗,日本只能進行區區3毫秒,而中國的JF12是世界上第一個達到130毫秒以上實驗時間得激波風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