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沒胃口不吃飯?媽咪別慌,巧解寶貝節後「消化不良」有妙招!

每逢節假日,大人們是“胖三斤”,寶貝們則是“愛消化不良”。大人胖了可以減肥,寶貝消化不良,既苦了寶貝自己,又急壞了爸媽。由於孩子胃腸道功能尚不健全,飲食又缺乏自控能力,暴飲暴食之後很容易出現消化不良。那麼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有哪些?有哪些症狀?孩子出現消化不良後該怎麼辦呢?一起跟隨小編來聽聽兒科專家如何解答?

寶寶沒胃口不吃飯?媽咪別慌,巧解寶貝節後“消化不良”有妙招!

消化不良常見的原因有哪些?

兒童消化不良可由多種因素引起,如:飲食和環境、胃酸分泌、幽門螺桿菌感染、消化道運動功能異常、心理因素等。

引起兒童消化不良最常見飲食和環境原因有以下幾種:

1、進食太多新的食物:在讓嬰幼兒嘗試吃一種新的食物時,一次量不能給太多,要逐漸地增加,讓腸胃有個適應的過程。

2、吃了不易消化的食物:由於嬰幼兒的消化能力差,父母要針對孩子的年齡特點,給孩子吃能消化吸收、願意接受的食品。

寶寶沒胃口不吃飯?媽咪別慌,巧解寶貝節後“消化不良”有妙招!

3、掌握好添加輔食的原則:嬰兒6個月後,父母就需要給孩子添加輔食,在添加的過程中要注意,每次只添加1種新的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循序漸進;從一種富含鐵的泥糊狀食物開始,比如米粉、菜泥、果泥、肉泥、蛋黃泥,逐漸增加食物的種類,逐漸過渡到半固體或固體食物,如爛面、肉沫、碎菜、水果粒等。

每添加一種新的食物,連續喂3天,3天內密切觀察寶寶有無出現皮疹、腹瀉、便秘、嘔吐等過敏的不良反應,適應一種新的食物後再添加其它新的食物。在添加的過程中要注意營養平衡。讓孩子的飲食做到多品種,多樣化,避免偏食、挑食、食物過於單調。

在寶寶1歲之前,輔食中不要加鹽、糖及其它調味品。

4、吃得太雜:節日裡,家裡好吃的東西很多,這吃一口,那吃一塊,嘴是過癮了,可是胃卻受不了了,出現腹脹、腹痛、嘔吐等症狀,這就出現了消化不良。最大的特點就是腹痛,這是因為胃、腸承受不了這麼大的負擔,所以就蠕動異常,產生痙攣性腹痛。

寶寶沒胃口不吃飯?媽咪別慌,巧解寶貝節後“消化不良”有妙招!

5、作息時間改變:節日裡,一日三餐的時間都沒有了規律,孩子的進食規律被打亂,胃腸的工作節律也被打亂,孩子的消化功也出現了狀況。

6、吃得太多:兒童自控性差,不知飢飽,見著喜歡吃的就會大吃特吃,這種情況需要大人來幫他控制,否則,大量食物積在胃、腸裡,胃、腸就得超負荷運轉,消化不了,就容易出故障。

孩子消化不良的表現有哪些?

嘔吐、厭食:

嬰幼兒表現為溢奶;兒童可表現為食慾差,無論家長怎樣威逼利誘,孩子對食物都不感興趣。

腹脹、腹痛:

嬰幼兒會出現異常哭鬧,睡覺不安穩;兒童則表現為在吃過飯後喊肚子脹、肚子痛。

寶寶沒胃口不吃飯?媽咪別慌,巧解寶貝節後“消化不良”有妙招!

腹瀉、便秘:

嬰幼兒糞便中會含有奶瓣;兒童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性狀改變。如果孩子長期消化不良,就會出現腸道功能紊亂,進而會出現便秘。

營養不良:

長期消化不良的孩子,無法正常吸收足夠的熱能、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繼而會導致瘦弱,營養不良。

飲食調節:調整飲食結構,做到葷素搭配,粗細結合,多給孩子吃容易消化和纖維含量豐富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避免過多食用油膩難以消化的食物。

專家提醒:

消化不良的寶寶常常食慾不振、口臭、鼻樑兩側發青,舌苔白且厚,腸胃不適、晚上睡覺不踏實等。孩子出現了消化不良的症狀一定要經過專業醫師的診治,要注意規律飲食,一日三餐定時吃飯,可以適當加餐,營養也要均衡,當寶寶出現消化不良的狀況後,可以泡一些山楂片喝,有助於消化,還可以去藥店買一些健胃消食的藥,如果情況嚴重的,就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寶寶沒胃口不吃飯?媽咪別慌,巧解寶貝節後“消化不良”有妙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