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首例宣判的成品油(柴油)非法經營案 被判刑五年十個月

近日,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公開審理了上訴人姜某某等人的成品油非法經營案件,依法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最高的刑期為五年十個月。這是浙江首例宣判的成品油(柴油)非法經營案。

成品油是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商品,關係到國民經濟的健康運行。成品油市場的混亂局面,不僅嚴重衝擊市場經濟秩序,造成國家稅收大量流失,影響大氣汙染治理,還嚴重危及社會公共安全。我省宣判的這例案件,給成品油非法經營者敲響了警鐘。

成品油市場亂象多

當心搬起石頭砸自己腳

據瞭解,自2015年底起,省政府統一部署國V車用汽柴油供應,浙江省守法經營單位均按照相關規定面向社會供應國V標準汽柴油。

然而,由於不同品質油品之間存在高額差價,非法經營獲利高,加上走私油氾濫、違法成本低,不少地方陸續出現大量非法流動加油車、無證站(點)和自建罐。

以金華為例,作為我省交通樞紐和外地貨車的最大集散地,這裡也是非法非標油的重災區。有的地方還出現了自建內部汽油供應點,自用的同時變相銷售,以及以甲醇汽油名義銷售汽油的苗頭和趨勢。

相關部門經過前期的摸排統計,光是在金華就發現非法站點40多個;非法流動加油車170餘輛,廂式貨車或麵包車等非法改裝車輛則一時難以查明,預計有近千輛。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從2015年底開始,姜某某(女)在沒有成品油經營許可的情況下,租賃場地,成立公司,並從溫州、台州等地購進柴油予以批發銷售。至案發時,共銷售柴油600多噸,涉案價值100萬元以上。

何某金和何某水同樣在沒有經營許可的情況下,註冊公司並冒充中石化員工,至案發時銷售柴油40萬元以上。

公安機關從姜某某、何某水等人處查獲的部分油品,經檢測硫含量等指標不符合柴油標準要求。2016年8月至9月,何某水、姜某某、何某金等被陸續抓獲歸案。

經法院判決,姜某某犯非法經營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十個月,並處罰金10萬元;何某金犯非法經營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三個月,並處罰金5萬元;何某水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九個月,並處罰金4萬元。

執法部門重拳出擊

建立市場監管長效機制是關鍵

非法經營成品油的危害不言而喻,利益驅動則是最主要的誘因。加上監管缺失、整治乏力,一些地方不法分子已經形成了非法油品進、銷、存的利益集團和鏈條。

這些非法經營成品油的不法分子,想方設法規避政府監管,儲油設施、加油設備簡陋;從業人員未經業務培訓,安全意識淡薄,有的甚至把家安在儲油罐上,就在床邊加油;有的油罐與附近住宅、工廠近在咫尺,一旦發生火災,後果不堪設想。

如永康最近查獲一個非法窩點的油品閃點經化驗僅為38℃,已接近汽油,稍有不慎,極易引發起火或爆炸事故,釀成悲劇。2017年7月28日,金華地區赤松附近一非法柴油窩點業主在抽壓柴油時發生爆炸,業主當場全身燒傷70%~80%,至今尚未脫離生命危險。

此外,由於非法銷售的成品油來源多種多樣,非標油、走私油、調和油大行其道,品質根本無法保證,直接影響環境質量,嚴重影響正常市場秩序。經對查獲的涉案柴油進行檢測,硫含量最高的超標幾百倍,大量使用不但嚴重汙染大氣,而且影響汽車等機械設備的壽命。國家環保法等相關法律明令嚴禁此類油品的銷售使用。

在浙江省金華、溫州等地,有的還打著新能源或者燃料油名義,在未取得成油品經營許可的情況下,私自銷售不符合標準的汽柴油,而且無法提供正規票據。

鑑於非法經營社會危害大、違法形式多樣、整治監管難度大、牽涉部門多等情況,浙江省各級人大和政協代表等通過多種途徑發聲,引起金華等地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金華公安部門開展了一系列專項集中整治活動,截至2017年底,金華全市共取締非法經營點39個,收繳非法油罐車93輛,油罐100只,各類油品1400多噸,有力打擊不法分子的囂張氣焰。

相關人士指出,要淨化成品油市場環境,讓違法分子無機可乘,關鍵是要建立各部門分工合作的市場監管機制,進行長效監管。

浙江首例宣判的成品油(柴油)非法經營案 被判刑五年十個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