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债”——压垮中产阶层的最后一根稻草

点击关注我们,和优秀的人一起看到更远的未来!

“学债”——压垮中产阶层的最后一根稻草

正文共: 1697字 16图

预计阅读时间: 5分钟

世界杯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也不知真假,一时间全世界人民都成了球迷!

“学债”——压垮中产阶层的最后一根稻草

和往常一样,今晚街边的烧烤摊也挤满了看球的人群;那些人过中年的大男孩们也只有在这个日子里才能三五成群地欢聚一桌。

阿根廷和冰岛的比赛踢得让人糟心,后面一桌子某个大腹便便的男人,手机没完没了地响起,四周纷纷对他投去抱怨的眼神。

“怎么啦,我跟兄弟们在看球呢!”

“怎么又要报班?什么竞赛?”

“你问问孩子想不想上?再一个是这个月报了几个班了?”

“学校里的那些乱七八糟的费用,你算算,这又要一万多?”

“行行行,别抱怨了,等我回去再说好吧,我们看球呢。”

“你还有完没完了!我们半年才出来吃一顿饭,这才几个钱?一个辅导班够我吃半年烧烤了!”

“学债”——压垮中产阶层的最后一根稻草

男子说话声音越来越大,周围人也不断向他投去目光。

突然,男子从座位上暴起。

“没钱!”

随着一声歇斯底里的吼叫,手机也化作了一堆零件。

男子喘着粗气,骂了一句,转过身去晃晃悠悠地走向路边,坐了下来双手捧面……

他,累极了。

中产阶层幸福吗?

这个问题很难有一个标准答案。

中产阶级最大的压力是什么?房子?工资?生活开支?

都不是。

“学债”——压垮中产阶层的最后一根稻草

最近社科院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教育开支正在成为居民生活开支的主要组成部分,甚至在中等收入人群中,教育开支占据了主要开支地位,且呈上升趋势。

“学债”已经成为一个比“房贷”更可怕的杀手;谋杀着中产阶层的幸福感。

这个问题很难有一个标准答案。

“学债”——压垮中产阶层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个房子,就是我们的一切了”

一对来自海淀的小夫妻,每天奔波在国贸和四惠附近上班,人到中年却还是在拥挤的地铁里被人流冲击着。

“我们在朝阳其实有房子,这个是为了孩子能上人大附中才租的。”

一个月9500的租金,加上朝阳12000的房贷,让这对夫妇每天都生活的如履薄冰。

“学债”——压垮中产阶层的最后一根稻草

“没有休息,每天下班必须要去超市买打折菜。然后晚上要把第二天我们俩的饭准备好,接下来还要早起做早饭。”

“没有娱乐,没有互动,没有生活,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孩子,就是我们的一切,所以这套学区房也就是我们的一切了。”

他们很迷茫,因为租约快到了,房东可能会涨价。

他们累极了。

学区房,不知从何时起,在北京开始有了这个概念,继而全国开始热炒学区房。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对子女教育的重视。让原本普通的房子变得不再普通,让原本平凡的家庭变得不堪重负。

一套学区房,就可以谋杀一个中产阶层的家庭的所有幸福感。

“学债”——压垮中产阶层的最后一根稻草

“学债”——压垮中产阶层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很累,为什么我要去学这些?”

我的侄子才不过初一,从周五的晚上到周日,没有一秒是清闲的。每次见他,他都不快乐,吃饭的时候还在被催促“快点儿,一会儿还有课呢!”

“嫂子,我觉得你给他报的班太多了。”

“多?你可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跟你哥要是没通过高考,怎么能走到上海来?不学习以后就是没出息!你知道现在孩子压力多大吗!”

“可我很累,我为什么要学这些?有个屁用啊!”

“赶紧吃,你以后成材了就会感激我们了。”

哥哥嫂子很焦虑,小侄子也累极了!

“学债”——压垮中产阶层的最后一根稻草

中产阶层,这些通过收入改变了命运的人,对教育有种天生的焦虑感。他们坚信教育的力量,但却无法适应新教育的需求。

通过传统应试改变命运的人,在面对教育改革的时候,用应试的模式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培养。所谓的素质,不过是又一副枷锁。

中产阶层很焦虑,面对新的教育和日益增长的教育开支,他们需要一个人告诉他们未来的教育模式,究竟在哪里。孩子的命运到底该如何把握。

“学债”——压垮中产阶层的最后一根稻草

学习和教育,居然有一天成为了负担,成为了悬在每一个家长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成为了压垮中产阶层的最后一根稻草。

“学债”——压垮中产阶层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教育开支成为了一项债务的同时,教育资源也被炒作地让一般家庭望尘莫及。教育是公共产品,当它因为资源的稀缺性而被垄断,就不再有本身的意义。

当我们有一天发现接受良好的教育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教育的公益性就会被极大地破坏。

总有一天,中产家庭会呼吁公平。

麓遥说

互联网正在打破大学的藩篱,迟早有一天互联网共享教育会解决资源的不公。

到那时,教育将会返璞归真,学习也不再是家庭负担。中产阶层,终将会通过共享教育,拿回属于自己的幸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