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義|「隱性飢餓」在蠶食你的健康!新時代,糧食安全「量」與「質」如何取捨?

本期專家

張春義|“隱性飢餓”在蠶食你的健康!新時代,糧食安全“量”與“質”如何取捨?

張春義|“隱性飢餓”在蠶食你的健康!新時代,糧食安全“量”與“質”如何取捨?

張春義 研究員 博士生導師

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副所長,中國農業科學院協同創新行動及生物技術研究所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

張春義|“隱性飢餓”在蠶食你的健康!新時代,糧食安全“量”與“質”如何取捨?

“民以食為天”,作物營養強化則是從源頭入手,從農業的角度提出改善全民營養健康的解決方案。

你確定你吃飽了?

因必要的微量營養素攝入不均衡或缺乏,從而產生隱蔽性營養需求的飢餓症狀被稱為“隱性飢餓”。全世界有1/3人口與“隱性飢餓”相伴,我國也是世界上面臨“隱性飢餓”嚴峻挑戰的國家之一。

長期以來,我國糧食安全一直聚焦“量”的保障,而忽視了“質”的保障,農作物中的鐵、鋅、維生素等微量營養素含量顯著低於國際水平,由此導致的“隱性飢餓”問題尚未得到充分重視。

張春義|“隱性飢餓”在蠶食你的健康!新時代,糧食安全“量”與“質”如何取捨?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吃得有營養,制定實施國民營養計劃,開展食物營養功能評價研究,建立健全居民營養監測制度。

為更好發揮農業科技在解決我國人群“隱性飢餓”和營養失衡問題上的作用,抓住全球發展營養敏感型農業和我國推進建設健康中國的機遇,通過中國作物營養強化項目和我國科研人員的共同努力,中國的“隱性飢餓”和營養失衡問題逐步得到解決,居民的膳食將會更健康、更營養。

新時代,“健康中國”已成為一項國家戰略,對衛生、醫療、健康的重視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何為作物營養強化?

所謂作物營養強化就是通過育種手段提高現有農作物中能為人體吸收利用的微量營養元素的含量,減少和預防全球性的、尤其是發展中國家(貧困人口)普遍存在的人體營養不良和微量營養缺乏問題。

作物營養強化途徑直接從作物育種角度解決微量營養缺乏的問題,是防治和改善人群微量營養元素(鐵、鋅、維生素A原、葉酸等)缺乏及其相關疾病發生的比較簡便、經濟、有效的途徑。

為何營養強化技術把著眼點放在作物本身?

相比於其他的營養強化方式,作物營養強化是一種投入產出比很高的營養強化手段,儘管育種科學家需要花費數年培育營養強化的品種,但是一旦育成品種,除種植外後續就不再需要額外的投入。而從市場的角度來看,通過自然的農業生產方式獲得的營養強化產品更容易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張春義|“隱性飢餓”在蠶食你的健康!新時代,糧食安全“量”與“質”如何取捨?

作物營養強化與食物強化和服用營養素補充劑方法互為補充,人們不需要改變現有的飲食習慣、食物加工方式、食用方法,在每天不知不覺的飲食中完成了營養改善計劃。消費者食用作物營養強化食品既方便又安全,同時符合很多人的理念,即天然食物最安全,人們可以從天然食物中獲取所需要的營養。

通過哪些技術對作物進行營養強化?

農業、營養及健康三者密切關聯,但卻通常被人們孤立地看待。

中國作物營養強化項目研究團隊圍繞農業與營養健康這一主題,將遺傳學、基因組學、代謝組學、營養學以及人群公共衛生等多學科有機交叉融合,通過傳統育種技術、分子育種技術、營養科學相結合,篩選、培育、評價和推廣富含微量營養素(鐵、鋅、維生素A原、葉酸等)營養強化作物新品種。

張春義|“隱性飢餓”在蠶食你的健康!新時代,糧食安全“量”與“質”如何取捨?

作物營養強化產品培育開發和營養評價路線圖

作物營養強化有哪些科技創新?

12年間,這個致力於改善和解決“隱性飢餓”的項目在中國不斷推進,在新作物品種培育、人體營養實驗、科研成果發表和專利申請等方面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培育了18個富含微量營養素的作物新品種(品系)。高鋅中鐵小麥品種,已在5省市釋放種植;高β-胡蘿蔔素甘薯,β-胡蘿蔔素含量高達231.1ug/g鮮重。

張春義|“隱性飢餓”在蠶食你的健康!新時代,糧食安全“量”與“質”如何取捨?

甘薯營養強化研究小組在四川、重慶、江蘇、山東、福建、廣東等七個維生素A缺乏發生率高的地區已推廣種植10個高類胡蘿蔔素甘薯品種。

張春義|“隱性飢餓”在蠶食你的健康!新時代,糧食安全“量”與“質”如何取捨?

高維生素A原營養強化玉米新品種雜交種已在雲南29個縣測試,在雲南臨滄及昭通地區小規模試種1000畝,2016年獲得雲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批准第一個自行開展區域試驗、生產試驗的特殊用途玉米品種。

張春義|“隱性飢餓”在蠶食你的健康!新時代,糧食安全“量”與“質”如何取捨?

張春義|“隱性飢餓”在蠶食你的健康!新時代,糧食安全“量”與“質”如何取捨?

開發了甘薯糕、薯棗、薯脆、甘薯粉等營養強化產品,提升農作物的附加值,促進農戶增收。

張春義|“隱性飢餓”在蠶食你的健康!新時代,糧食安全“量”與“質”如何取捨?

張春義|“隱性飢餓”在蠶食你的健康!新時代,糧食安全“量”與“質”如何取捨?

張春義|“隱性飢餓”在蠶食你的健康!新時代,糧食安全“量”與“質”如何取捨?

張春義|“隱性飢餓”在蠶食你的健康!新時代,糧食安全“量”與“質”如何取捨?

12年重要歷程回顧

➤2004年3月,HarvestPlus項目創始人Howarth Bouis 博士和康奈爾大學雷新根教授專程來到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與範雲六院士座談。2004年11月15-16日,召開了中國作物營養強化項目(HarvestPlus-China,HPC)成立與啟動大會。

➤取得突出成績的“富含β-胡蘿蔔素甘薯新品種”課題於2005年啟動,以四川省蓬溪縣為目標區域,其目的就是培育、示範和推廣,逐步改善上述地區大約65萬農村人口維生素A缺乏的問題。

張春義|“隱性飢餓”在蠶食你的健康!新時代,糧食安全“量”與“質”如何取捨?

➤2007-2008年以四川省蓬溪縣的四所小學年齡在3~10歲166名小學生為對象,進行營養干預試驗。干預試驗結果表明,食用高β-胡蘿蔔素甘薯40天,實驗組的血清視黃醇濃度比食用當地甘薯品種對照組的有所提高,尤其對於血清視黃醇濃度小於30 µg/dl的小孩,提高特別明顯。

專家及團隊介紹

專家介紹:張春義研究員長期致力於植物微量營養素代謝調控及發育分子機制研究。主持多項國家級課題,包括“973 ”計劃、國家“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以及國際合作項目。獲2001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和2013年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近5年在The Plant Cell、Plant Physiology等國際知名學術刊物發表SCI論文20餘篇,獲國家授權專利3項;主編專著1部,參編3部;指導培養研究生35名,畢業27人。

2017年10月,張春義研究員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授予“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團隊名稱:作物代謝調控與營養強化團隊

團隊介紹: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作物代謝調控與營養強化團隊圍繞建設“健康中國”國家重大需求,以不斷增進和改善國民營養健康水平為目標,以玉米、水稻、番茄等主要農作物為對象,針對人體營養健康相關微量營養素及功能因子建立多組學研究方法和體系,提高農作物中目標營養素和功能因子的含量及生物有效性,為生物強化分子設計育種提供技術支撐和理論指導。

張春義|“隱性飢餓”在蠶食你的健康!新時代,糧食安全“量”與“質”如何取捨?

團隊主要業績:發表70多篇期刊文章,申請10個發明專利,獲得發明專利1項;編寫出版了《生物強化在中國》一書,應邀參加7次國際會議並做主題發言。

已舉辦9次項目國際研討會議,交流作物營養強化項目技術最新成果,隱性飢餓的危害和微量營養素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等方面進行了廣泛宣傳,提高公眾認知度。 2015年6月30日-7月1日,由張春義研究員申請並擔任執行主席,以“滿足健康需求的營養型農業” 為主題的第535次香山科學會議國際學術討論會在北京成功召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