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文人,卻以2萬大敗15萬,爲南宋續命百年,被譽千古一人

說起南宋,很多人會想到“孱弱”,一直被金國和蒙古欺負,從未強硬過。至於領軍武將,除了初期湧現出的岳飛、韓世忠等人,印象中好像再沒有優秀統帥。其實,還有一位文人,戰績絲毫不弱於武將,曾以少勝多大敗過金軍,他就是虞允文。

此人是文人,卻以2萬大敗15萬,為南宋續命百年,被譽千古一人

虞允文是四川眉山人,雖然進士出身,然而當時是奸相秦檜掌權,性格耿直的虞允文不被重用。直到秦檜死後,虞允文才真正走上南宋的政治舞臺。公元1160年,虞允文受命出使金國,沒想到這次外交之旅,竟成為拯救南宋的契機。虞允文觀察到金國正在調轉糧食和打造戰船,聽說新任皇帝完顏亮又嚮往中原的繁華,於是斷定金國很快會南侵。

此人是文人,卻以2萬大敗15萬,為南宋續命百年,被譽千古一人

回到臨安後,虞允文便彙報了這個情況,於是趙構下令打造戰船,加強防禦力量。果不其然,公元1161年,完顏亮發兵60萬南侵,從四路出兵,上路攻打巴蜀,中路進攻襄樊,下路直取淮西,水路直搗南宋都城臨安。在上路和中路,金軍接連失敗,水路更不是對手,完顏亮便將重心轉到下路,親自率兵一直打到了淮水,與南宋老將劉琦隔江對峙。

此人是文人,卻以2萬大敗15萬,為南宋續命百年,被譽千古一人

趙構得知金軍打到了採石磯,早就嚇破了膽,又用起幾十年前的老辦法:逃跑。大臣們連忙勸諫,上一次從江北撤到江南,金國也只是想搶點東西,而這一次卻不同,他們是想佔領,而我們已經無路可退,難道跑到海外去?趙構被勸住了,他連忙下了兩個命令,用李顯忠替換臥床不起的老將劉琦;再派虞允文到前線慰勞將士,提高士氣。

此人是文人,卻以2萬大敗15萬,為南宋續命百年,被譽千古一人

沒想到這個安排是趙構一生中少有的英明之作。虞允文到了採石磯後,發現情況很不樂觀,戰士們士氣低落,而對面的金兵隨時可能進攻。新任統帥還未到,虞允文就暫時代替主將之位,然後發起了極具感染力的戰前動員,本來毫無鬥志的士兵,頓時像打了雞血。憑著水軍之利,虞允文率領18000名士兵,兩次大敗15萬金兵。

此人是文人,卻以2萬大敗15萬,為南宋續命百年,被譽千古一人

此戰之後,金軍損失慘重,特別是三百多艘戰船被焚燬,死傷無數。不巧的是,金國後院起火了,留守東京的烏祿自立為帝。完顏亮騎虎難下,不知是回撤搶奪帝位,還是繼續南下,思考再三,完顏亮還是決定先滅南宋。並下令,三日之內全殲宋軍,否則格殺勿論。沒想到這樣卻激起了群憤,結果被部下殺死。隨後新皇帝完顏雍下令撤軍,與南宋再次議和。

此人是文人,卻以2萬大敗15萬,為南宋續命百年,被譽千古一人

採石磯之戰後,虞允文成了民族英雄,讓江南免遭戰火塗炭,而金國再無力南下,南宋得以續命百年。毛主席對虞允文做出過評價:偉哉虞公,千古一人。

參考文獻:《宋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