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爲夏邑抗日付出了寶貴的生命,卻沒有人知道他真正的名字

他為夏邑抗日付出了寶貴的生命,卻沒有人知道他真正的名字

蘇綱,奉天人,1908年生。1929年考入瀋陽大學,九一八事變後,參加抗日義勇軍, 1937年編入八路軍第一一五師三四三旅六八五團。9月,隨團大戰平型關,給侵華日軍以沉重打擊, 此時他已成為共產黨員。

他為夏邑抗日付出了寶貴的生命,卻沒有人知道他真正的名字

1938年10月,六八五團改稱蘇魯豫支隊, 東進開闢蘇魯豫皖抗日根據地。翌年5月,蘇綱受中共蘇魯豫皖特委派遣, 先後到曹縣城裡曾家油坊及城西等地調査情況, 做地方自發武裝的爭取工作, 不久又奉命隨支隊進入芒碭山區參加整編,6月任支隊第七大隊政治處宣傳幹事。7月上旬,國共合作的夏邑縣抗戰政府建立,蘇綱受大隊政委郭影秋委派,作為中共代表到夏邑縣政府任民運科長。不久縣長、國民黨員邵雨橋不思抗戰,消極而去,整個政府工作由蘇綱主持。7月下旬之後,蘇魯豫支隊先後發起八里莊、太平集、陳崗戰鬥,夏邑人民積極支前,重創日偽軍,打開了夏邑抗日局面。同年10月中旬,支隊派楊道顯代理夏邑縣長,蘇綱全力配合其工作,以中國共產黨為領導的夏邑縣抗日民主政府正式形成。

1939年11月,夏邑縣抗日民主政權轉歸新四軍領導。不久,中共豫皖蘇邊區黨委以夏邑縣為基礎組建夏(邑)永(城)碭(山) 中心縣,蘇綱任中心縣民運科長兼中共夏邑縣六區區委書記。六區是國民黨區長冉昭德請求歸屬建制的一個區,情況比較複雜。蘇綱以黨的抗日方針、路線、政策為指導,教育鼓舞青年幹部,團結同志,理順關係,努力做好六區的工作,並依託二區,鞏固發展六區越來越好的形勢。主要是:

1.擴大抗日宣傳。他經常向人們講述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的艱苦生活、東北抗日將士的抗戰故事,還協助中心縣委創辦《夏聲報》,幫助解決一些具體困難,又親自為報社撰稿,代中心縣委部署、指導有關工作。

2.積極參與發行“夏邑流通券”,加強財政、金融管理。在發行過程中,嚴懲了貪汙“流通券”100餘元的庶務會計李鵬摶。

3.實施減租減息,推行合理負擔。儘量節約工作和個人生活開支,克服根據地的經濟困難,支援抗戰。他還率領精幹武裝,巡査集鎮、邊沿區的要道和路口,開展緝私,打擊資敵活動。

4.推廣豫皖蘇邊區黨委所總結的平原游擊戰爭經驗,動員群眾大挖“抗日溝”,利用其遲滯和阻擊敵人的進攻。這期間,新四軍第六支隊一總隊等部在夏邑縣境進行的抗擊日偽軍的戰鬥,有不少都是利用“抗日溝”取得勝利的。

蘇綱和戰士一樣,每天5分錢的菜金,每月5角零用錢,啃窩窩頭,吃紅薯、菜葉,寒冬臘月穿著很單薄的粗布衣裳,日夜辛勞地奔波在第一線。他的眼睛佈滿了血絲,還時常因工作而耽誤飯時。群眾從他身上得出了共產黨和新四軍真正抗日的結論,盛讚他是共產黨的好乾部。

1940年8月,夏永碭中心縣改稱夏永碭縣,蘇綱的職務不變。8月13日,蘇綱率部於李小樓、苗場一線迎敵,與日偽軍400餘人激戰競日。入夜又配合主力部隊一總隊,給予立足未穩的偽軍以極大殺傷。9月初,二區區部駐於高莊,7日拂曉遭敵突襲。蘇綱以弱敵強,臨危不懼,指揮區隊和幹部殺出重圍,轉危為安。

10月5日上午9時,太平集、小新莊偽軍400餘人竄犯忠恕鄉韓樓,搶糧拉戶 。10時,其特務營營長劉文耀和偽二區區隊長謝清波,分率偽軍南北夾擊張店村。蘇綱和二區區隊長劉思九指揮70餘名戰士,從張店東二里的何樓出擊,劉文耀部倉皇西竄。時謝清波率部趕來支援,劉部捲土重來,二區隊腹背受敵。蘇綱率10餘名戰士掩護區隊突圍,不幸中彈犧性,時年32歲。

蘇綱犧牲後,夏邑縣抗日民主政府安葬了他的遺體,《拂曉報》報道了他壯烈殉國的事蹟,彭雪楓、吳芝圃等豫皖蘇區根據地領導人著文表示沉痛哀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夏邑縣委、縣人民政府在蘇綱同志犧牲的地方建了墳墓,立了紀念碑(現位於孔莊鄉小孟樓村北)。只可惜因“蘇綱”僅是他參加革命時的化名,儘管黨史部門下了很大力氣,也未能査清他的籍貫和真實姓名,他成為佚名的著名英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