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車企銷量座次變化多 但排名背後另有玄機

2018上半年銷量總額一出,各大車企紛紛一聲嘆息。

車企排名前十強之中,上半年只有5家車企完成率達到全年目標的45%以上,分別是上汽乘用車47.9%、吉利汽車48.5%、東風日產45.4%、一汽豐田48.4%、廣汽豐田51.8%。

上半年車企銷量座次變化多 但排名背後另有玄機

上半年車企銷量座次變化多 但排名背後另有玄機

據說75家汽車公司中,有37家上半年銷量同比在下滑,其中大部分是自主品牌,也不乏之前強勢的合資品牌。

曾經一度作為市場支柱的SUV,在長達5年的高速增長之後,6月居然出現了逆增長。要知道僅僅半年前它還維持著30%的漲幅。

上半年車企銷量座次變化多 但排名背後另有玄機

整個上半年SUV銷量漲幅回落到6.3%,這直接令部分依靠SUV市場的車企排名直線下滑。

前十名的排名變動自然是最引人關注的。

上半年車企銷量座次變化多 但排名背後另有玄機

上汽乘用車戰略逆襲

上汽乘用車藉著整個車市的低迷,卻實現了自己第十一名的逆襲。

上半年它的整體銷量337835輛,同比增長53.7%。在最為低迷的6月份,它更是以56273臺車的銷量實現了65.2%的大幅增長,列入十強之中。

上半年車企銷量座次變化多 但排名背後另有玄機

上汽乘用車是如何做到的?

去年開始,上汽乘用車將榮威和名爵分成兩個獨立的品牌事業部,除了生產和研發以外,其他包括品牌、銷售、市場公關和售後服務等,都全部分開。協同和競爭共同存在,形成了更加細分的市場。

其中名爵不可謂不是銷量主要增長的功臣。

上半年車企銷量座次變化多 但排名背後另有玄機

上半年名爵的銷量超過12萬輛,同比翻了一倍,市場佔有率增長兩倍。

從最開始開啟銷量神話的名爵6,到名爵ZS,和即將上市的名爵HS。年輕、動感的高顏值外表,主打智能科技的內飾配置,對於追求時尚文化的年輕消費者來說吸引力十足。

上半年車企銷量座次變化多 但排名背後另有玄機

在已然曝光的名爵HS內飾圖中,1.19㎡超大全景天窗、12.3英寸豪華科技全液晶虛擬儀表、豪華運動真皮座椅、豪華BOSE音響等等,都凸顯出時尚奢華的品質感,同時賽道基因“奔跑的荷爾蒙”、智能人機交互都是名爵主打的亮點所在。

上半年車企銷量座次變化多 但排名背後另有玄機

產品力的提升是一方面,營銷策略上上汽名爵花的工夫

才更令人感嘆。從去年上市的名爵6開始,為其量身定製的挑戰賽、各項特別的測試就接踵而來,珠海“全新名爵極速爭霸賽”開啟全民轎跑先河, “智能主動駕駛輔助系統”實車公開測試100%得分率佔據一眾媒體版面。

名爵的營銷策略幾乎是可以當案例來說。

上半年車企銷量座次變化多 但排名背後另有玄機

懂得如何做出符合時代的產品,並且懂得如何賣出去,這是上汽乘用車快速提升競爭力的方法所在。

長安汽車品牌力弊端

有向上逆襲的,自然就有滑下去的。

上半年長安汽車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為466723輛,同比下跌了10.8%;長城銷量為389531輛,同比小幅下滑了0.2%。

上半年車企銷量座次變化多 但排名背後另有玄機

長安汽車正處於轉型的陣痛期。去年宣佈進行“第三次創業”,今年4月公佈全新的品牌戰略,將旗下產品調整為“長安汽車”、“歐尚汽車”、“凱程汽車”和“中高端品牌”四大品牌,希望能集中更多資源,提升汽車品質。

過去某種程度上依靠合資品牌的做法早已弊端突顯,長安正在自主研發上試圖作出更多努力。

上半年車企銷量座次變化多 但排名背後另有玄機

雖然上半年整體銷量下滑,但長安汽車已經形成的CS35、CS55、CS75等SUV產品序列在市場中仍有一定的競爭力。6月份,長安CS35銷售11212輛,長安CS75銷售8630輛,CS55在6月份的銷量為9505輛,第二代逸動銷售10150輛。

長安的品牌規模仍有基礎,在此基礎上長安需要在技術創新上有更大的提升。畢竟這個時代,

產品力的進步已經不算新鮮事,品牌影響力的打出似乎更為重要。

上半年車企銷量座次變化多 但排名背後另有玄機

還有對於競爭格局的改變,長安汽車對於自身體制的弊端也急需做出正確的裁決。

這一點,也許流傳許久的“一汽東風長安合併重組”的消息,一定程度能讓我們看到國企對於優化體系的決心。

自主品牌路依然長

上半年車企銷量座次變化多 但排名背後另有玄機

其他諸如吉利這款“自主品牌之光”,上半年65億淨利潤的話題已經被熱議多時,它的整條產品線可謂是“每個都很能打”,之前我們也有分析過,在此不加贅述。

其他十強中我們看到了大幅版面依然還是最為熟知的幾款合資品牌,比如銷量霸主上汽大眾、一汽大眾。

上半年車企銷量座次變化多 但排名背後另有玄機

而長城汽車雖然整個上半年銷量勉強維持住了排名,但它6月份的排名是直接掉出了十強,單月降幅4.2%。聯繫到SUV市場的現狀,我們不得不聯想到,長城汽車僅僅依靠哈弗品牌SUV產品所創造的銷量神話,也許從現在開始已經危機初顯。

國產自主品牌的隊伍仍然路還很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