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另一種方式看待肯定和得失

高考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各個考生也都在卯足了勁地衝刺拼搏,期望一朝高分,不論985還是211,都希望成功實現自己的理想。我們中國​的傳統學生教育意義裡,好像只有成功學,只有比別人強,考上名校才是出人頭地,而忽略了其實孩子過的快樂才是一種成功。

用另一種方式看待肯定和得失

加油高考

每年的高考階段,都會或多或少有一些關於孩子的抑鬱報道。在我們現在的社會中,父母長輩對孩子們唯一的希望就是,“只要你有出息,一定要刻苦努力”。從小比到大,一直活在“別人家孩子”的陰影之下。殊不知如果小時候父母長輩能多多鼓勵孩子,不要有長尊幼卑的自然教育,也不要對孩子的將來生活增加影響,要知道這種影響會導致孩子的心理發生偏差,而影響他的一輩子。

我們努力賺錢,拼命工作是想遇到好的城市,好的愛人,還有獲得美食、風景和精緻的生活,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尋找一個自我。找到那個真正能激發我們內心深處愉悅的開關點,並牢牢地把它握在手心裡,絕不放手。所以相對於高考來說,得到和失去實質上就是一次價值觀的短兵相接,壓力過了火就會逆反,自由過了頭就是放縱。高考只是對於學習時代的一次檢閱,而生活才是生命歷程的試卷。

用另一種方式看待肯定和得失

生命歷程

野火燒過了,小草依舊會恢復當初的生機,但心中的大火燒過了,廢墟之上會有全新的幼苗萌芽,被壓抑太久的自我會能如花兒一樣怒放嗎?我們每一個人的命運都不可預測,但每一個人都在努力前行。人生在世,沒有哪一種活法是唯一的標準。我們需要的是放棄固有的思維,讓新的認知在灰燼裡重建。

熙熙攘攘的社會里,總會有人和你不一樣,但是那又怎樣?人生從出生便開始了各種各樣的考試,活得太工整,就不會有驚喜。一種單一的價值觀會讓人故步自封,而太優越感就使自己變得可笑和狹隘。

用另一種方式看待肯定和得失

人生洗禮

當我們走出校門,邁入社會時,當我們去過足夠多的地方,看過足夠大的世界,才能知道什麼是生活的意義。當我們見過大天地,見過眾生,才有資格談接納和包容。所以用另一種方式看清高考的得失,放開胸懷,才能看見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