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家教中的官德教育思想及其啓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我國曆朝歷代家教文化都有深厚的積澱,挖掘其內涵,對於當今時代推進家教文化和家風建設意義重大。宋代家教中不僅鼓勵家族子弟勤奮學習謀求功名,而且也重視教育子弟登科及第、入仕當官後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官德,當好官,盡忠報國,這樣才能光宗耀祖,名垂後世。宋代家教中的官德教育內容豐富,主要有以民為本、清廉淡泊、立身唯正、慎於交友等四個方面。

  以民為本

宋代,隨著程朱理學的深入和發展,儒家的民本思想進一步發揚光大。許多士大夫在家教中都重視教導子弟為官應以民為本。如司馬光在《諭侄謙恭》中告誡子孫要奉公守法、體恤百姓,“倍須謙恭退讓,不得恃賴我聲勢,作不公不法,攪擾官司,侵陵小民,使為鄉人所厭苦”。陸游則要求子孫做官要善待百姓、盡職盡責:“判司比唐時,猶倖免笞箠。庭參亦何辱,負職乃可恥。”胡安國在《與子寅書》中告誡子孫做官要勤於政事,親民愛民:“汝在郡,當一日勤如一日,深求所以牧民共理之意。勉思其未至,不可忽也。”賈昌朝在《戒子孫》中說:“仕宦之法,清廉為最。聽訟務在詳審,用法必求寬恕。追呼決訊,不可不慎,”而且特別強調,如果傳喚一個證人,而使其家人“見吏持牒至門,涕泗不食”,這就是“傷和氣,損陰德”的擾民行為,應該儘量避免。

  清廉淡泊

宋代商品經濟空前發達,對官場風氣有較大的衝擊,許多官員為了發財致富、揮霍享受,利用手中的權力貪汙受賄,或者非法經營商業,唯利是圖。對此,一些有識之士在家教中注意對子弟進行為官須清廉淡泊的教育。如范仲淹在《告諸子及弟侄》中告誡子孫要為政清廉、不營私舞弊,“莫縱鄉親來部下興販,自家且一向清心做官,莫營私利”。歐陽修在《與十二侄》中也告誡侄子:“汝於官下宜守廉,何得買官下物?吾在官所,除飲食物外,不曾買一物,汝可安此為戒也。”不要在自己所管轄的地區購買貴重物品,這樣就不會給人可乘之機。陸游在《放翁家訓》中告誡子孫不要羨慕自己沒有的東西,這樣就不會產生貪求的慾望:“大抵人情慕其所無,厭其所有。但念此物若我有之,竟亦何用?使人歆豔,於我何補?如是思之,貪求自息。”賈昌朝在《戒子孫》中則勸誡子孫不要追求豪華奢侈,否則,就會招致身敗名裂的後果:“又見好奢侈者,服玩必華,飲食必珍,非有高資厚祿,則必巧為計劃,規取貨利,勉稱其所欲。一旦以貪汙獲罪,取終身之恥,其可救哉!”宋代還有一些官員把要求子孫為官須清廉作為祖訓,不得違背。如司馬光在《訓儉示康》中開篇就說:“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要求兒子必須遵承祖上清白的家風。包拯也將為官清廉作為家訓,並嚴厲告誡:“不從吾志,非吾子孫。”

  立身唯正

所謂立身惟正就是要求官員在當政時應堅持公心,忠於朝廷,剛正不阿,不徇私情。“官無大小,凡事只是一個公,若公時,做得來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風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來做去也只得個沒下梢。”士人無論優劣,都要盡忠報國,“出身事主,不以家事辭王事;為人臣,無以有己。吾說如此,更以大義,裁斷之”。官員處理政事,必須時時站在國家朝廷立場上,公正處斷。範質的侄子想借助他手中的權力升官,範質告誡說,“吾家本寒素,門第寡公侯”,之所以能夠做官,全是憑自己的努力。因此要知足:“爾得六品階,無乃太為優。如何志為滿,意欲凌霄遊?”做官只有加強自身的學習和修養,提高治國理事的能力,才會獲得升遷。范仲淹在《告諸子》中也指出,對功名地位的追求,要靠自己的努力:“惟勤學奉公,勿憂前路。慎勿作書求人薦拔,但自充實為妙。”陳執中的女婿欲求差遣,陳執中不僅拒絕,並且告訴他:“官職是國家的,非臥房籠篋中物,婿安得有之?”歐陽修則教育子侄為官要勤於政事,以公而忘私之心盡忠報國:“汝等並列官品,當思報效,偶此多事。如有差使,盡心向前,不得避事。至於臨難死節,亦是汝榮事。”

  慎於交友

宋代,許多家訓的作者認識到社會環境、朋友品行對子弟成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他們在家教中往往會給子孫一些交友的建議。其一,要注意選擇朋友。朱熹告誡其子“交遊之間,尤當審擇,雖是同學,亦不可無親疏之辨”,並提出交友的標準:“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過者,益友也;其諂諛輕薄,傲慢褻狎,導人為惡者,損友也。”葉夢得也主張:“擇交每務簡靜,無求於事,令則自然不入是非譭譽之境,所以遊者,皆善人端士,彼亦自愛己防患,則是非譭譽之言亦不到汝耳。”其二,交友要嚴己寬人。袁採在《袁氏世範》中說:“與人交遊,若常見其短,而不見其長,則時日不可同處;若常念其長,而不顧其短,雖終身與之交遊可也。”範純仁經常勸誡子弟以責己嚴待友寬的態度對待朋友:“爾曹但常以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聖賢地位。”其三,交友要平等相待。袁採強調無論朋友富貴貧賤,都要同樣對待:“見有資財有官職者,則禮恭而心敬,資財愈多,官職愈高,則恭敬又加焉。至視貧者賤者,則禮傲而心慢,曾不少顧恤。殊不知彼之富貴,非吾之榮,彼之貧賤,非我之辱,何用高下分別如此。”陸游也教導子孫,對待朋友,無論其地位貴賤,還是交情厚薄,都要謙遜有禮:“人士有於吾輩行同者,雖位有貴賤,交有厚薄,汝輩見之,當極恭遜。己雖高官,亦當力請居其下。”朱熹主張,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言談舉止、待人接物也要謙恭有禮:“居處須是居敬,不得倨肆惰慢。言語須要諦當,不得嘻笑喧譁。凡事謙恭,不得尚氣凌人,自取恥辱。”

綜觀宋代家教中的官德教育,確實對造就一批愛國恤民、清廉勤政、公正不阿的官員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由於時代的侷限,宋代官德教育思想不可避免地存在封建官場中的一些糟粕,如明哲保身、官官相護等。對此,應該客觀分析,辯證看待,汲取其精華,更好地發揚優良家風傳統,推進新時代家風建設。

首先,要堅持把家風建設作為黨員幹部的必修課。宋代明智的士大夫都通過言傳身教,對子孫提出明確要求,營造良好的家風。家風好,則族風好、民風好、國風好。領導幹部的家風對社會風氣有著重要影響,在一定程度上起著引導和示範作用。對領導幹部而言,良好家風既是砥礪品行的“磨刀石”,又是抵禦貪腐的無形“防火牆”。

其次,要始終把嚴於修身作為家庭教育的根本要求。宋代官德教育思想中非常強調修身律己、淡泊自持,慎於交友。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遵循這麼一條古訓:“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嚴於修身乃做人之本、從政之基、成功之道,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一貫要求,因此在家庭的官德教育中,必須把嚴於修身作為根本要求。

再次,要注重把職業道德教育作為子女教育的重要內容。宋代官德教育思想中突出強調為民、公正和清廉,不僅體現了封建士大夫的為官之道,也反映了他們對職業道德的理解。古語道,“才為德之資,德為才之帥”。德與才,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相比而言,才不夠,可以學;德不行,很難補。要做官,先做人;要立業,先立德。因此,在家庭教育中要樹立“以德為先”的培養理念,把職業道德的要求融入到家庭生活中去,著力營造重德、尚德、修德的家庭氛圍。(《光明日報》)

宋代家教中的官德教育思想及其啟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