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繁華」卻未必「風光無限」深圳「爛尾樓」的「重生之路」

如果說城市發展造就了房地產,那麼有些房子則註定是這座城市的死結:爛尾樓。在深圳樓市中,有許多爛尾樓閒置或荒廢了許久,它們因產權糾紛、定位難題而陷入是非之境,多年來“痛並糾結著”,有的終“鳳凰涅槃”,有的卻依然在等待時機。

深圳“爛尾樓”之殤

所謂爛尾樓,主要指那些已經辦理各項手續,但開工後因開發商資金問題或陷入債務糾紛、產權糾紛、工程質量不合格等等問題從而導致停工了一年以上的房地產項目。

“生於繁華”卻未必“風光無限”深圳“爛尾樓”的“重生之路”

曾經,豪都大廈、東門大廈、新世界大廈、正順廣場、邦達花園……等52個樓盤被列為“問題樓盤”。2004年,深圳市政府通過一系列優惠政策與方式,讓大部分爛尾終得好歸宿,曾認定的52座爛尾樓盤目前已基本消化殆盡。

在深圳遺留下來的爛尾樓,大部分是上世紀90年代房地產局部過熱的產物,也是房地產經濟增長過快和房地產市場發展初期不夠成熟和理性所付出的代價。其中,坐落於湖貝片區的“大金牙”,這座曾被業內戲稱為“奢侈黃金爛尾樓”的金色雙塔始建於1993年,當時由新世紀建設發展(深圳)有限公司開工建設,1994年改名為“新世紀廣場”,2000年10月因新世紀公司無力繼續投入成為爛尾樓。

“生於繁華”卻未必“風光無限”深圳“爛尾樓”的“重生之路”

2013年,新世紀廣場的開發主體由原新世紀建設開發有限公司變更為美洲聯冠,但依改變不了“爛尾”的命運。直到2015年5月萬科通過股權收購方式接過當時名為“正順廣場”的大樓,這座雙子座塔樓股權紛爭才被捋順,才有瞭如今的“萬科深南道68號”。

“生於繁華”卻未必“風光無限”深圳“爛尾樓”的“重生之路”

除了“大金牙”,羅湖蔡屋圍片區還有一座爛尾十多年的金利華商業廣場,後來被龍園實業收購,更名為“ONE39”。與萬科深南道68號和“ONE39”類似,目前深圳的多數爛尾樓最終都以商務公寓的形式“重生”。

寶安片區更有84棟爛尾別墅,從地鐵11號線碧海灣站步行10分鐘,穿過深圳寶安區海灣中學,就能看到這群矗立在高樓大廈間的別墅群。如果按照現在的房價走勢,這個“雙地鐵上蓋”的項目如今的身價恐怕早已超過了5萬元/平米。

深圳市規土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問題樓盤產生原因複雜,涉及主體較多,處理工作時有反覆。具體有三個難點,一是多家法院介入,司法程序較長,多種利益錯綜複雜,各種訴訟反覆,延緩工作進度;二是由於樓盤停工多年,原有設計已不適應市場需求,項目轉型難度較大;第三,利益主體期望偏高,各方利益很難平衡。

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旅遊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也表示,違法建築還能提供一些居住功能,但爛尾樓就是單純的空置,是完全的浪費土地資源。政府要對目前全市爛尾項目進行排查,將爛尾樓項目列入專項整治,協調其中權益關係,移交給司法機關,尤其是要有針對性,不論是市政府還是區政府層面最好能成立專項小組解決。

“爛尾樓”改造或是下一個行業新風口?

事實上,“問題樓盤”中的大多數樓盤生於繁華之地,佔據了較好的地段、方位,卻因自身種種原因而“爛尾”。隨著深圳城市建設的不斷髮展,深圳土地供應逐年減少,除去城市更新項目外,這些生於繁華之地,卻未必能風光無限的“問題樓盤”成了不少開發商的目標。

深圳官方對於爛尾樓操作分為“盤、收、賣、拆”四步,對於資金不足的樓盤和欠繳地價款的樓盤,可調動開發商或社會遊資注入資金盤活;對長期閒置、不能按期竣工的,依據有關法律法規收回土地使用權;對關係明確、產權明晰而又確實無法重新啟動的,可申請到市土地房產交易中心掛牌交易;對屬於違法建築的爛尾樓盤,可向法院申請依法強制拆除。

前幾年,曾有開發商欲借道收購爛尾樓搶食深圳樓市這塊“大蛋糕”,尤其部分爛尾樓地理位置極佳,一旦盤活,收益頗豐。

不少爛尾樓在當年轟動一時,繼而沉寂。接手這些項目,彰顯出的不單是勇氣,更是實力。房企通過這一過程,無形中輸出品牌文化,提高企業形象,更可能會一炮打響知名度。位於一線城市的“爛尾”項目,往往地處中心路段、繁華商圈,區位因素極佳,且價格相對較低,尤其是對於爛尾多年的項目而言,相當於只付出地皮價格,獲得了完整的建築樓。可如果推倒重新來過,成本會更高。

所以開發商都樂於將爛尾樓變成藝術倉庫,星級公寓、商辦物業和暢銷樓盤。以復活爛尾樓起家,併成長為舊改專家的佳兆業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案例。

2003年,佳兆業以4億元人民幣將深圳爛尾近十年的子悅臺收入囊中。佳兆業花費兩年多的時間,將該建築物從戶型、外立面、會所等方面重新包裝為高檔酒店式公寓深圳佳兆業中心。

“生於繁華”卻未必“風光無限”深圳“爛尾樓”的“重生之路”

2005年,佳兆業接手“中國第一爛尾樓”——中誠廣場項目,並於2008年初改造完畢開始對外租售。

但2014年以後,市場一度低迷,加之部分爛尾樓盤活過程錯綜複雜,開發商開始對爛尾樓望而卻步。

“深圳政府應該創新手段,採取多種多樣的方法來重建和盤活爛尾樓。”房地內參創始人半求指出,單純通過更換新老業主的方式對於盤活目前的爛尾樓已經行不通,必須通過整體的債務打包,然後進行整體拍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