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家族》:一個家庭的「荒野生存」,世界末治癒系用愛療傷

《生存家族》:一個家庭的“荒野生存”,世界末治癒系用愛療傷

文:田金雙

《生存家族》:一個家庭的“荒野生存”,世界末治癒系用愛療傷

日本有許多優秀的紀錄片大師,盛產經典之作。前者如黑澤久雄的《來自黑澤明的信息:美好的電影》,中者如小川紳介的《壓制的森林》和村松正浩的《冢本圖鑑》,後者如牛山純一的《文藝作品劇場》。

矢口史靖執導的這部《生存家族》並非紀錄片,但不失紀錄片的風格。或者,我們大可以如是說,喜劇故事片《生存家族》更多紀錄片的風格,喜劇、詼謔的外衣下,直指人性的細部和心靈的底部。要知道,人性的內心是相通的。

《生存家族》:一個家庭的“荒野生存”,世界末治癒系用愛療傷

不身境其境,不陷入困境,你永遠不知道所謂的文明和蠻荒之間僅僅一步之差,而斷電後缺電少水沒食物的狀態,讓人們迅速陷入瘋狂之境,有人變成狂躁不安,有人開始迷失人性。而之於鈴木一家,人性的弱點在逃亡之旅中也暴露無遺:忙於工作忽略家人的父親、被家務所困的母親,沉默寡言心事重重的弟弟,還有一個自私自利不在意別人的姐姐。當苦難降臨時,大家不自知地陷入指責和抱怨的情緒之中,而災難似乎又成為彼此瞭解他人的契機。

影片中有個尷尬的場景:老家寄來一條很大的魚,姐姐看到後做出噁心的表情,父親看到後視若無睹,媽媽拿起菜刀卻又不敢加工,而弟弟則面無表情坐在一旁看著,最後母親只好將魚扔進了冰箱。最後,這條壞掉的魚被丟進了垃圾站。由此觀之,不溝通不交流是這個家庭最大的痛點。而這一切,無形中被停電事件打破。

《生存家族》:一個家庭的“荒野生存”,世界末治癒系用愛療傷

相比世紀末的科幻大電影《東京沉沒》,這部即將上映的《生存家族》風格更加寫實,鈴木是一個普通的小職員,妻子是全職太太,一對兒女,性格乖張,日子過得倒也平靜。這樣的日子談不上快樂。總體來說,就像戰後的日本家庭一樣,過得有點兒拘謹,有點兒壓抑。忽然有一天,東京所有的電器全部無法運轉,車,自來水,電池,手機和電視等等都不能使用了,在東京生活的鈴木一家決定騎自行車去鄉下,逃離東京……

影片中有一個橋段記憶尤深:一家四口騎著自行車赴達另一個城市,城市空寂無人,滿目破敗。鈴木精神失控和兒女發飆,這時妻子不經意地說了一句“你們不知道他一直不在意別人嗎”,此語一出,鈴木頹然而坐。有時候,我們自認為自己很努力了,很在意家人的感覺,實際給予家人的恰恰是對方不需要的。這時,你在家人的眼裡就成了無用人。所以,當一家人排隊取餐無果時,內心自責的鈴木第一反應就是跪下來抱著對方的雙腿大哭。這一刻,也是鈴木自我懺悔內心轉變的開始。

《生存家族》:一個家庭的“荒野生存”,世界末治癒系用愛療傷

總體來說,《生存家族》冷靜而不動聲色,敘事風格樸素得有些壓抑,但並不妨礙這是一部快樂的電影,在隨後的劇情裡,一家人學會了苦中作樂,食不裹腹的他們可以在田野笨拙地捉豬,在鄉下老人的家裡吃燻豬肉時淚流滿面,也可以恢復“蠻荒時代”的田園生活。這一刻,這一家人彼彼擺脫了高入技產品給彼此溝通帶來的隔閡,在勞作中彼此得到了快樂。

《生存家族》:一個家庭的“荒野生存”,世界末治癒系用愛療傷

影片中,鈴木全家逃亡為了自保,揮別農村老伯去岳父家更多源於“愛”的表達。通過和老人的接觸,鈴木才知道過去自己錯得多少離譜,自己的岳父原來也很寂寞,更需要家人的陪伴。也正是鄉下生活的這段時光,鈴木心性覺醒,意識到愛的責任和生命的全部意義,面對老伯的挽留,還是對妻子說:“我想我們還是應該去爸爸家。”這也是全片中關鍵的人性亮點所在,也是人性的精神昇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