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你有一條未接來電……

5年前,你有一條未接來電……

還記得自己五年前的樣子嗎?

如果有機會給那時的自己打個電話,你會說些什麼呢?

Lens 找了7個處於不同年齡段的人,一起來完成這個有趣的“小遊戲”。

5年前,你有一條未接來電……

5年前,你有一條未接來電……

別為了“討好”別人

去做不願意做的事情

5年前,你有一條未接來電……

@Vincent

95後,學生,大四畢業

給你打電話不是來告訴你下屆世界盃買哪個隊能贏錢的,告訴了你也記不住,況且,作弊不是你最討厭的行為嗎?

快會考了,別總是把漫畫藏在作業本下面,偷偷摸摸瞅上幾眼,想知道結局的話,我告訴你得了,咱爹能盯你一時,盯不了你一輩子。

5年前,你有一條未接來電……

到了大學沒人“盯梢”,你還是得學習,別相信那些“高考完就解放了”的鬼話,他們騙你的。尤其是英語,你會越來越體會到它的重要性。

大學裡過集體生活,不要想著跟所有人都成為朋友,你沒那個能耐,也沒必要,更不要為了“討好”別人去做你不願意做的事情,他們在寢室開殺,讓他們玩去好了,你看你的電影。

5年前,你有一條未接來電……

也別在意別人的閒言碎語,“男生不喜歡打機就是娘”?這麼明顯的刻板印象就別往心裡去了,說這些話的人,通常說完就不記得了,你聽進去了還琢磨良久,那就是傻。世界上不同的人多了去了,沒有誰可以隨便 judge 誰。

總之,小夥子,開心一點。

5年前,你有一條未接來電……

不要因為一次意外的遭遇,

就覺得所有異性都是禽獸

5年前,你有一條未接來電……

@小雨

90後,小學老師,工作2年

小雨你好,我是五年後的你,這通電話有些冒犯,但希望你聽我說完。

五年前的寒假,你經歷了生命中最為晦暗的時刻,謝謝你當時的勇敢和奮力抵抗,不然,我可能不會有勇氣站在現在的他面前。

沒錯,你可能無法想象,我有男朋友了。

彆著急,他是我在教研活動中認識的,不是相親介紹的,媽媽沒有催著我成家,她把親戚們的那些閒言碎語都擋回去了。

5年前,你有一條未接來電……

你知道的,這些年,因為那件事,我一直很排斥跟異性接觸,連正常的學業、工作往來都讓我感到不自在。

前兩年,我和你一樣內向、孤僻。畢業聚餐的飯桌上,我甚至擋下了給我夾菜的男同學……他一臉尷尬地愣在那裡,室友們怪我壞了大家的氣氛,我知道,她們在心裡罵我“有病”。

這正是今天我想跟你說的:不要因為一次意外的遭遇,就覺得所有異性都是禽獸,能否控制得住慾望和性別無關,只和人本身有關。

5年前,你有一條未接來電……

我無法告訴你這塊傷口癒合需要多長時間,這取決於你自己的努力。請不要把自己封閉起來,也不要只和女生做朋友,男生們沒你想得那麼可怕,不是所有人都居心不良、圖謀不軌。

有時間多出去走走看看,別老悶在家裡,有時候書看得太多,並不能讓你活得更通透,多和人打交道,有些問題自然會迎刃而解。

5年前,你有一條未接來電……

放開去浪吧,

五年後你就浪不動了

5年前,你有一條未接來電……

@阿玲

90後,博士在讀

真羨慕你啊!23歲,正是敢愛敢恨的年紀,想到什麼就去做,得我真傳。

如你所願,我還在做學術......gap了一年,總算圓上了你當年誇下的海口。這是來自英國的越洋電話,跨越時間和距離,怎麼樣,驚喜嗎?

接下來,是潑冷水時間:讀博遠沒有你想象得那麼好,更不可能發明出什麼驚人的語言學理論,我不是喬姆斯基,每天光分析實驗數據,就要耗費80%的腦細胞,誰讓你那會兒不多補補腦子......

5年前,你有一條未接來電……

我不像你那樣精力充沛了。

記得嗎?當年在南丫島的沙灘上,你蹦得老高,還衝著大海呼喊自己的“雄心壯志”,連路過的人都被你吃了一驚……

別收斂你的張揚,也別試圖去理會旁人的眼光,這股不顧一切往前衝的勁兒,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消耗,所以,能保有多久就保有多久吧,你鼓的勁越足,堅持的時間也會相對延長。

放開去浪吧,過五年你就浪不動了。

5年前,你有一條未接來電……

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

可誰沒事會哭呢?

5年前,你有一條未接來電……

@阿文

80後,快遞員,摸爬滾打10年

三年前,我被離婚了,自己帶著兒子去了南方的一座二線城市。

我沒出軌,也沒賺大錢,我們這種出身的人,到哪都是討生活。比你那時安穩一點,心理負擔不那麼重了,我現在是個普通的快遞小哥,每天和大大小小的包裹打交道,還是體力活,一干就是一整天。

你可能會責怪我:離婚了,兒子豈不是又步了你的老路?

與其和一個錯誤的人互相消耗,不如讓孩子早點脫離這種環境,缺失的愛,我加倍補上。

5年前,你有一條未接來電……

那時你們總半夜三更吵架,本來就是出租屋,隔音效果不好,孩子那時小,一有點動靜就醒,哭哭啼啼的,她嫌你沒出息,賺不了大錢,是給人幹苦力的命。

你太想證明自己了,惦記著她的那些話。

外人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可誰沒事會哭呢?誰不是在外頂著壓力,拼命擠出一張笑臉,苦水全往肚裡咽?

5年前,你有一條未接來電……

想哭的時候就哭吧,別繃著,該傾訴的時候也說出來。說者有意,聽者無心,人啊,聽完就忘,並不會惦記與己無關的事兒。

出租屋隔壁的兩個打工仔,是頂好的人,他們平時挺幫襯你的,得空多和他們聊聊,戒備心可以放一放。同住一個屋簷下的緣分沒有幾年,轉眼各奔東西,這輩子都不知道能不能再相見。

說太多,你該嫌我囉嗦了。沒關係,這些有的沒的,生活都會慢慢教給你的。

5年前,你有一條未接來電……

沒碰到過坎兒,

可你得有點居安思危的意識啊!

5年前,你有一條未接來電……

@Frank

80後,金融從業者,工作6年

Frank,恕我直言,五年前的你,就是個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傻白甜”。

先別急著反駁我。

你從小到大家境優渥,一路名校讀上來,談戀愛也順風順水,幾乎沒碰到過什麼坎兒。

你頭頂的保護傘是爸爸媽媽付出十多年的心血撐起來的,不是原本就在那兒的,可你甚至沒想過為他們分擔一點……

5年前,你有一條未接來電……

英國回來之後,你要追逐自己的理想,去一線城市自謀生路,沒什麼不好,可你總得常回家看看吧?上海回南通就一個多小時的車程,你連這點時間都抽不出嗎?

寧願週六晚上去和朋友們泡吧唱K,也不願回去陪陪他們......你總覺得,爸爸的生意和你沒什麼關係,可你忘了,你之所以能接受這麼好的教育,是誰在後面給你拖的底。

有天晚上媽媽打來電話,說爸爸要動個小手術,問你有沒有什麼要說的,你以在加班為由掛斷了,之後也沒再打回去,這件事我至今不能原諒你。

5年前,你有一條未接來電……

之後的幾年你會嚐到苦果,你會嚐到那種即使找人託關係送錢也救不回至親的痛……這些我都替你品嚐了,我在酒桌上苦笑,在醫院裡流不出淚,我沒能留住爸爸。

Frank,你把電話給爸爸好嗎?告訴他我愛他……

5年前,你有一條未接來電……

死工資攢不下錢的,

得學會投資

5年前,你有一條未接來電……

@W

80後,Sales,工作7年

每個月拿著4k的薪水,週六日去輔導機構給學生們代課的日子我沒忘,你吃了不少苦,只為過上不再東奔西走的日子。

你的階段性目標我替你實現了:法資企業、工資稅後五位數、不打卡、雙休,順便補充一條,我現在帶領一個十多人的團隊,怎麼樣?先別急著“崇拜”我,這些是你應得的,可以上這些,並不構成我眼中“成功”的標準。

5年前,你有一條未接來電……

你著急掙錢,著急養活自己,著急用金錢“回饋”爸媽,但真正的財富從來不是靠攢的。你小心翼翼地控制開銷,拒絕了大部分邀約,看著銀行賬戶裡一點點變大的數字,心中充斥著滿足……

節儉沒什麼不好,但你更應該做的,是趁年輕多“投資”你自己。

說這些沒有要怪你的意思,職場的路還長,我也還在摸索。真要說有什麼不滿意的,還不是你那時不肯湊首付買房,你知道我現在還房貸還得有多苦嗎?

5年前,你有一條未接來電……

表面上獲得了“自由身”,

實際上卻越來越“不自由”了

5年前,你有一條未接來電……

@Tony

70後,創業,工作15年

嗨,Tony,還未嘗試過以這樣的方式跟你交流,文字工作者還是更習慣在字裡行間保持和過去的聯繫。

五年前,正職工作之外,你給多家平臺供稿,剛剛開始嘗試創業。可以向你“彙報”的是:五年過去了,你表面上獲得了“自由身”,實際上卻越來越“不自由”了。

5年前,你有一條未接來電……

來自用戶的反饋和投資人的要求會不斷 push 你向未知領域“進軍”,以前積累下的經驗能在關鍵時刻救急,但還遠遠不夠。一個不經意間,團隊裡小年輕們談論的東西,就會讓你目瞪口呆。

職場菜鳥那幾年,換過好幾家公司,在不那麼時興跳槽的年代,常被當作“異類”,現在想來是要感謝那些經歷的,像海綿吸水一樣,每進入一個領域,都在最短時間內掌握相應技能,過得不算富裕,倒是把自己“武裝”起來了

創業了的你沒有大富大貴,勉強算是中產階級吧,但是兒子大了,錢都投給他的教育了。有時候看著團隊裡的年輕人工資的一半都拿去“享樂”了,“一人吃飽,全家不愁”,唉?最近不是有個新詞叫“無產中產階級”嘛,有意思。

5年前,你有一條未接來電……

5年前,你有一條未接來電……

5年前,你有一條未接來電……

發起這個遊戲的初衷是:很多人都時不時會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如果當時......現在會不會不一樣?

假設得多了難免陷入對過去的回憶裡,那些做過的、錯過的、擁有的、失去的曾經......

電影《蝴蝶效應》中,男主人公伊萬一次次以當下的意識潛入童年的身體,想要彌補種種過失帶來的傷害,可這些跨越時空的“更改”最後招致的,卻是現實世界的無可救藥。

生活不會因為你我的一兩個舉動,就發生驚天動地的改變,相反,正是因為不完美和缺憾的存在,它才那麼真實可感,被人恨也被人愛。

5年前,你有一條未接來電……

你會和五年前的自己說些什麼?

五年後呢?

Lens旗下包括出版、新媒體、重逢島視頻、沙龍等業務,是一個致力於發現創造與美、探求生活價值、傳遞人性溫暖的文化傳播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