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非你莫屬》到捨我其誰 趣店到底經歷了些什麼?

在中國的互聯網界有很多這樣的創業公司,他們御風而生殺伐紅海,在BAT的夾縫中艱難成長,踏著成千累萬失敗者的屍體成功突圍,敲鐘上市,一夜而為天下知。然而,上市的鐘聲可能是衝鋒的號角,也可能是敗退的徵兆。

近日,因赴美上市引發現金貸暴利爭議的趣店,因為旗下的“大白汽車”與映客達成1億元戰略合作,被再次推至浪尖。

從《非你莫屬》到捨我其誰 趣店到底經歷了些什麼?

紅海中的倖存者

當趣店因為上市的招股書引發現金貸爭議,成為媒體報道和社交網絡焦點的時候,很多人對羅敏的印象還停留在《非你莫屬》的節目中。彼時,趣店還叫“趣分期”,不僅在多如過江之卿的互聯網金融企業中毫無存在感,在《非你莫屬》的演播室混跡於一群中小企業中也並無違和感。

從《非你莫屬》到捨我其誰 趣店到底經歷了些什麼?

那時,即使在這個遠離互聯網金融領域和帶有娛樂屬性的求職節目中,趣分期激進的“地推”策略還是引發過一次不小的爭論,爭論的焦點是一位來自趣分期的前“地推”人員,這位求職者在節目中回憶了趣分期在“地推”過程中,承受過高工作強度和過低的薪資待遇的往事。在某種程度上,那期節目讓很多觀眾見識到互聯網金融行業競爭的慘烈,以及創業公司為求發展近乎“野蠻”的運營模式。

對於很多人來說,很難想象這樣的模式是可持續的,所以當聽說趣店上市的消息後,難免讓人感到意外,尤其是得知它的市值高達100億美元的時候。有媒體報道顯示,趣店IPO當日,股價大漲了40%,在隨後幾日,趣店市值更是一度高達113.31億美元,超過了先於它上市的宜人貸和信而富。

回首互聯網金融短短几年的發展史,不得不說,今天的趣店,是一位紅海中的“倖存者”,可惜,它沒有敗在九死一生的激烈競爭中,卻在行業大局將定四海承平的時候,遭遇了成立以來的最大威脅。

一個踏錯舞步的舞者

高利率、暴力催收等現金貸問題在趣店上市前就一直存在,趣店之所以被放在這場爭議的聚光燈下,可能跟其令人咂舌的營收增速和利潤率有關。招股書上一連串倍速遞增的數字,讓現金貸行業暴利的面目徹底暴露給了公眾。

從《非你莫屬》到捨我其誰 趣店到底經歷了些什麼?

趣店招股書數據顯示,趣店在2014年、2015年、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收入分別為2413.3萬元、2.35億元、14.32億元和18.33億元,每年的營業收入增長几乎是倍速的。

從《非你莫屬》到捨我其誰 趣店到底經歷了些什麼?

在淨利潤方面,趣店的表現同樣搶眼。招股書數據顯示,在2014年的時候,趣店不僅沒有盈利,還虧損了4077.5萬元;在2015年,其虧損額進一步加大,高達2.33億元,這樣的虧損額度和虧損增長速度,即使在先“燒錢”後“賺錢”的互聯網行業,也是罕見的。

不過,到了2016年,趣店不僅告別了虧損,還大幅盈利5.77億元。從虧損2.33億到盈利5.77億,沒人知道趣店在這一年到底經歷了什麼!在接下來的2017年上半年,其淨利潤繼續增長,達到了讓同行咂舌的9.74億元。此外,截至2017年 6 月,趣店的平均月活躍用戶 2608.9 萬人,活躍借款人 702.3 萬人,交易額達到 382 億人民幣。如此驚人和亮眼的數據,讓趣店足以傲視同行,大有捨我其誰的氣魄。

從《非你莫屬》到捨我其誰 趣店到底經歷了些什麼?

為了安撫公眾的情緒,羅敏先後多次發表聲明,然而就像是一位踏錯舞步的舞者,他每走一步,都伴隨著更多的指責和爭議。關於羅敏為什麼如此蹊蹺的踏錯了每一步,有人認為是他的反思不夠徹底,但真正的原因,恐怕是“現金貸”業務與生俱來的,被趣店用一串倍速增長的數字書寫出來“原罪”吧。

看到如此霸氣側漏的增長速度,聯想幾年前《非你莫屬》節目中的求職者講述趣分期嚴峻的“地推”工作強度,即便是不曾親身遭遇過這支“地推”團隊的人,腦海中也可以勾勒出其野蠻成長的路線圖。在不久前,面對洶湧的爭議和強監管,趣店宣佈轉型汽車分期,這一步,他能否踏中旋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